- 保护环境 -

0 0 0 0 0

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白鲟是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是中国的特有鱼类,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白鲟的灭绝给我们又敲响了一记警钟,保护环境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你我的行动。

01 《大灭绝时代》

一部反常的自然史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02 《最后的熊猫》

深入走进熊猫的世界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它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而更少有人知道,在它们孤独无望无言忍受的日子里,有着怎样的爱恨悲欢和生老死伤……作者曾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熊猫项目”。从1980年开始,在四川卧龙山区进行了长达4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了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他用诗人般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这一奇特世界的美丽和哀伤;并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及其内情。

03

《朱鹮的遗言

“对生命的慈爱”如何从现代日本消失?

Nipponia nippon,朱鹮的学名象征着日本。这种美丽的鸟,曾经遍布日本全境。到1930年代,只有新潟县的佐渡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当地爱鸟人士为保护最后的朱鹮不遗余力……据佐藤春雄的观察,日本的朱鹮每十年会迎来一次大的变化。昭和初年,日本政府将朱鹮指定为“天然纪念物”;昭和一十年代,朱鹮因战争而被人们淡忘;昭和二十年代,佐渡朱鹮爱护会为代表的保护组织成立,朱鹮重回人们视野。之后每十年,对朱鹮的保护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平成七年,昭和七十年(1995年)。春雄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所期待的日本产朱鹮将迎来的巨变,竟然是彻底的灭绝。

04 《寂静的春天》

“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

全书以寓言为开头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大量的事例,表明DDT(杀虫剂))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在美国的各地发生。从陆地到海洋,从浮游生物到鱼类、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都遭到了破坏。作者呼吁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代替化学物质对昆虫的控制。此书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吹响了全世界环境运动的号角。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戈尔评价此书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05 《遇见天堂鸟》

一段避不开的人类欲望史

150年前,华莱士在不为人知的阿鲁群岛原始森林中第一次见到天堂鸟,并深深为物种之奇异与美丽惊叹;150年后,一位年轻的音乐家在博物馆里与天堂鸟标本邂逅,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东西,此时,他知道自己必将想办法重返此地……

从博物学家华莱士的南美-马来群岛考察探险之旅,到地球上具有美丽羽毛的鸟类的命运,作者将各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博物馆盗窃案、进化论的发展史、濒危鸟类和飞蝇绑制痴迷者阴暗的地下世界串联在一起,用一场真实犯罪的探险之旅,讲述人与自然间矛盾复杂的关系,以及人类渴望占有自然之美的毁灭性本能。

06 《消失的动物》

灭绝生物的绝版图典

本书将还原从地球上消失和绝迹的动物!渡渡鸟:毛里求斯的图腾。由于海员肆无忌惮地屠杀可爱的渡渡鸟,毛里求斯岛便成了葡萄牙航海者的公共停泊地。1680年,在与人类相处了200年后,渡渡鸟从毛里求斯岛灭绝了。白足鼬狐猴:最低等的原始猴类。白足鼬狐猴会将自己排出的粪便再次吃下,在盲肠中吸收其养分。这种“盲肠吸收型”动物,在灵长类中极为少见,因而被称为灵长目中的异类。大地树懒:游走在冰川时期的怪兽。虽然大地树獭已离开人类300万年,但许多的生物学家和考古工作者都没有放弃对大地树獭的研究,甚至在冥冥中期待着与大地树獭在文明时代的相逢。

0 0 0 0 0

保护环境小贴士十条(不要等失去才会珍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