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府邸,每间房屋的名字颇有一番韵味。

美名配雅舍,悠哉又惬意

五进的杭府,早年在杭天醉手里时就都命过名的:

一进“生有居堂”,典出清桐城派大师戴名世《蓼庄图记》:“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有人以为戴名世因《南山集》文字狱案发被杀于市,故“生有居堂”不吉利。天醉却说,生有居堂有志有趣,上上佳也!此堂其实是个大客厅,说不吉利的人们依旧日夜穿梭其间。

原意:如今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柱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

意境理解:此篇本为戴名世读《桃花源记》时有感而发,体现了作者对桃源怡然自得那般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想着自己有居所,可以轻松愉悦的生活的美好场景。

此名用在此屋刚好合适!一大家人进进出出的客厅,安乐居所,生活欣欣向荣!

二进“花木深房”,典出唐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间是家主的屋子。

原意: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山林。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令人神清气爽。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作的声音。

意境理解:寂静幽深之处,繁花盛开草木茂密,使人心静。

家主,自然是需要清醒的头脑,强大的能力,抵抗压力,解决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顶天立地。居住在这样一间房中,清净,让自己更加理智思考。

三进“阿曼陀室”,专门用来珍藏家族数代的古玩珍宝,主要是珍藏那把曼生壶的。据说钱塘人陈曼生在溧阳县令任上,正兴致勃勃制作紫砂壶时,抬头见到了曼陀罗树,从此便用“阿曼陀室”作为自己的斋名,并将此四字刻于曼生壶底。家主在此进院中遍植山茶花。山茶花树据《聊斋》所言又为耐冬,它原是青岛崂山下清宫的千年古树成精,幻化人形,名叫绛雪。隆冬季节,冰封雪飘,绿树红花,红白相映,气傲霜雪,雪里开花到春晓,此树又与茶同科同属,故以此为院名,相合相契。两旁的厢房住着家里的姑娘们。

意境理解:1.首先是因为此屋收藏最贵重的茶壶与此名字深有渊源,这个从字面较易看出。

2.以山茶花树为喻,喻意家族耐得住“寒冬”,可以在困境中生存下来,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给家族带来无穷无尽的鼓舞与斗志。且家族目前从事茶叶生意,与山茶花同源,故得此名。

四进“甘露兄舍”,典出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露兄》。此文说的是崇祯六年(1633),有人开了间茶馆,玉带泉水兰雪茶,泉水现煮,茶具即洗,火候汤候,天衣无缝。张岱给这间茶馆起名叫“露兄”,典出宋代米芾的“饭白云留子,茶甘露有兄”之句。此屋留给了二儿子一家居住。

意境理解: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作此句,意思是,白色的米饭像白云的儿子,甘润的茶是甘露的哥哥。诗作思路清奇,仔细想想那副场面确有些相像,尽显茶的美味,和饮茶人的享受。(甘露,即甘甜的露水)

后来,明末张岱给朋友的茶馆命名为“露兄”。

体现出这一家族不仅仅是从事茶事业,还是打心底里的爱茶、爱品茶!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引用南朝刘子尚“此甘露也,何以茶茗”这一句评论,后来,“露兄”变成了茶的雅称。

第五进的“青塘别业”,其实就是家族的后花园,有亭有池有假山有小桥有戏台,还有几间厢房。它是陆羽晚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吴兴建的居所的名称。

意境理解:这个名称比较直白,崇敬茶圣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蒸蒸日上,不忘初心。

茶圣陆羽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留言,可以出一个专题讲述他哦!

雅舍名称摘自图书《望江南》,自己内心的体会感悟,如有不妥或不同意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自建房取名用词大全(大家族的房屋取名如此讲究)(1)

#以书之名##奇妙知识季##茶生活.春茶季##读书之美##感悟世界读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