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

即食银耳是怎么加工的(银耳段木银耳)(1)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是我国的传统食用菌。野生银耳长于深山老林的朽木上,产量稀少。天然品相好的银耳在古时候只能是皇帝和达官显贵养生益寿的名贵补品,更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新中国成立以后,银耳人工栽培技术成功,才逐渐使银耳走向了千家万户。

新鲜的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由于鲜银耳含有卟啉类光感物质,有可能引发皮炎,出现瘙痒、水肿、疼痛等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银耳通常是以干货的形式出售。

即食银耳是怎么加工的(银耳段木银耳)(2)

银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10多种氨基酸,相比燕窝等高昂的价格,性价比更高的银耳一直是大家喜爱的保健食品。但是市场上流通的银耳,不论是销售渠道、品相、价格等都相差巨大,了解一点银耳知识真的很有必要!

银耳的栽培方式 vs 种类

银耳常见的栽培方式有段木栽培、代料栽培两种(代料栽培还可以分为瓶栽和袋栽,常见的是袋栽),对应生长出来的银耳被称为“段木银耳”和“代料银耳”。四川通江、河南等地产的银耳多属于段木银耳,福建以及其他的大部分产区银耳多属于代料银耳。

段木银耳——代表:四川“通江银耳”

即食银耳是怎么加工的(银耳段木银耳)(3)

四川通江是银耳的发源地。银耳本身是一种真菌,最开始是在野生环境下的树干上生长的。通江常年云雾围绕,气候湿润,给了银耳生长适合的气候。由于野生银耳数量极少,在清朝光绪年间,通江当地的农民就研发出了半人工半野生的培植方式,将菌株种植在七年树龄的青冈树上,一年才结一次,这样方式培养的银耳就叫做段木银耳。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飘渺,御膳房》论通江银耳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另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通江银耳的人工培育成功,是在清光绪六、七年间(1880-1881年),而陈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它的发祥地。段木银耳对生长环境要求高,生长周期长,一年出产一次,品质较佳,但产量低,价格高。

代料银耳——代表:福建“古田银耳“

即食银耳是怎么加工的(银耳段木银耳)(4)

单靠传统野生方式生产的银耳,到了现代社会,产量肯定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向来有经商头脑的福建古田人,发明了代料银耳技术。所谓代料银耳,就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来工业化地培植银耳。除了生产银耳,还出产其他的菌类,原理都差不多是如此。这样的银耳生长周期短(大约四十天左右),一年四季都可以出产,产量大,价格便宜。

这一对比起来,一个天然自然生长,一个是工业化快速培育,自然就能分出高下。段木银耳由于每年产量有限,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银耳其实绝大多数还是代料银耳,所以说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段木银耳。如果更讲究一些,可以选择通江银耳,毕竟生长环境对这类食材的营养价值还是有着挺大影响的。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实际的帮助,请多多点赞、转发在看,让身边更多人知道~ 【关注一下】 下一篇文章你也会用得上~你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关注我们~

持续为你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