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简化汉字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其实不然,如果追溯历史就会发现汉字的简化古已有之,并不是当代专家们闭门造车的结果。早在两汉、西晋时期平民社会就流传着一种通俗的简体字。这些字被称为“俗体字”,登不了大雅之堂,甚至被许多文人视为鄙俗。但它们在民间应用极广,人们在记账、契约、书信,甚至书法里常常会写俗体字。例如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
其实不只是王羲之《兰亭序集》中有简体字,在汉碑里就出现了不少简体字。比如“网”字,繁体字应为“網”。又如“于”字,繁体字为“於”或“扵”。之所以王羲之《兰亭序集》中出现了简体字,主要是晋代以前就有人用简体字了,他只是沿袭了古人的写法而已。另外,有的简体字也可能是王羲之根据字的意思造出来的。
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雲”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加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 根据张书岩等人所编著的《简化字溯源》中的数据(在《简化字总表》的第一、二表选取388字进行研究)得知,真正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出现的新简化字只有1个字,只占0.26%,而先秦时期占12.63%,秦汉占15.98%,魏晋南北朝时期占6.18%,隋唐时期占7.99%,宋时期占7.47%,元时期占18.56%,明清时期占19.07%,民国时期占11.86%。从这可以得知,汉字的简化在诞生后一直在进行而且不是单个汉字进行简化。从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中以隶书为分界点,隶书以后的字体成为表意字,隶书以前的为象形字。这种演变的根源是新的字体具有压倒性优势,从甲骨文出现到金文,再到篆书这段漫长时期可以很明显得看出象形文字在不断地简化和规范化,直到被更简化和规范化的隶书所取代,整个的发展趋势是降低汉字的书写难度和复杂性。
上世纪三十年代,语言学家、北大教授王理嘉正在上海上小学。对着字帖描字模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每天一笔一画地写那些少则十几画,多则三十多画的汉字,真是一件苦差事。那时,王理嘉经常会在店铺的招牌上,家人的书信中,甚至老师私下的便条中看到这些俗体字。他想,如果在作业中,也能写这些字就好了。有一次,他在作文中把“費”字写成了俗体“费”,结果受到老师严厉地批评。时隔70余年,王理嘉至今记忆犹新,“在老师的眼中,写俗体字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虽然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但俗体字的发展已势不可挡。上世纪二十年代,当人们开始着手简化汉字时,这些已被公认的俗体字成为首选。
1935年8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选定了在民间流传最广的324个俗体字,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并准备从次年7月起把它们编入小学课本。但这区区324个简体字,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尤为愤慨,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要求取消推行简体字,甚至称推行简体字是比亡国灭种还可怕的事。在一干遗老的反对下,1936年2月公布还不到半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了。
虽然,这次由政府出面的简化字运动夭折了,但是它树立的“述而不作”的原则成为日后人们进行汉字简化的指导思想。
所以汉字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两种势力在相互斗争的:从便于区别字义看,汉字需要繁华,结构复杂些,笔画多些,这样多一些区别特征;从有利用人们日常学习使用看,汉字需要简化,笔画结构简单一些为好。在这两种势力的斗争中,简化取得了最后胜利,因为人们创造汉字是为了使用,当然必须顺应民心,适当简化,于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就产生了简化字,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简化字,是汉字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天不简,明天一定要简,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今天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汉字历史发展的要求,把民间流行的简体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而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人们大众使用汉字。当然,文字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我们使用汉字,必须注意规范,个人不能随意简化,而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现代的简体字改革汲取近代简体字运动的经验,于1950年在教育部牵头下开展简体字的研究,并于1952年成立文字改革研究会,进行专门研究。在教育部召开的座谈会上通过简体字简化4项原则,并于1950年在历代资料文献的帮助下编辑成《常用汉字登记表》,在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团体的意见后根据“述而不作”的精神缩减原有通用简体字规模,并把异体字和互通的汉字尽量合并后再次调研,于1951年变成《第一批简体字表》。1954年在《第一批简体字表》基础上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整理编辑成《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并于1956年由国务院颁布多次修改后的《简化汉字方案》。而1977年草率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因为不够合理、意义的混淆、形近的混淆、简化字的过于简化和片面追求减少笔画的因素下于1986年停止使用。
部分二简字前后对照
部分二简字
预防肠道传染病
使用二简字的人民日报
儿童电影展览
二简字的影响
相比于《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失败,《第一次简化汉字方案》遵循科学并且循序渐进、尊重传统客观求实、汲取汉字演变历史中历代的成果和经验、经过长时间准备研究和征求意见,被社会各界广泛的承认和使用。而在新世纪针对人名生僻字滥用和不规范使用规范字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和公安部建立人名用字字库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教育部牵头下开始研究《人名用字表》,并且列入“十五”国家规划。
综上,中国的汉字是自诞生以来不断的在演进,不断的发展简化,向着普世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