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22日从兰大一院获悉,经过140多个小时的不懈努力,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通过实施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成功抢救了一名体重仅2.9千克的危重新生儿。目前,婴儿已成功撤离ECMO和呼吸机,转危为安,生命体征稳定。这是甘肃省第一例新生儿ECMO成功实施案例,标志着兰大一院危重新生儿抢救达国内先进水平。

甘肃慢特病认定(兰大一院实施ECMO救治2.9千克危重新生儿)(1)

1月13日,兰大一院NICU病房里一名刚刚出生不到24小时的新生儿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患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胎粪吸入,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经一系列综合抢救治疗后,患儿病情仍在进展,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如若得不到及时缓解,等待患儿的将是因各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甘肃慢特病认定(兰大一院实施ECMO救治2.9千克危重新生儿)(2)

儿科立即组织全科危重病例讨论。经过讨论,专家认为,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是该患儿存活的唯一希望。主管医生姜莉向患儿家长解释情况后,与兰大一院副院长白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卢安东主任带领的ECMO团队、心外科祁泉副主任医师会诊。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于当日13时在NICU、CCU、心外科、放射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医护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了新生儿的颈部动静脉置管,并成功连接了ECMO。

甘肃慢特病认定(兰大一院实施ECMO救治2.9千克危重新生儿)(3)

兰大一院儿科主任李宇宁介绍,机器转起来的那一刻,只见患儿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在数秒钟之内从50%上升到了100%,并维持良好状态。待患儿的危急情况缓解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甘肃慢特病认定(兰大一院实施ECMO救治2.9千克危重新生儿)(4)

据悉,对常规呼吸支持技术无效的新生儿来说,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手段。ECMO的成功上机为该患儿的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1月19日11时30分,主管医生为患儿撤离ECMO,并于1月21日上午9时30分成功撤除呼吸机。目前患儿意识清楚,鼻导管吸氧下呼吸平稳,心率血压正常,经口喂养,病情好转。该患儿也因此成为甘肃省内实施ECMO治疗并获得成功救治的最小体重病例。

图片由兰大一院提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来源: 兰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