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商报报道 近日,铜陵实验小学一位老师的期末评语在网上爆火。四字一句,六句一首,对仗工整,内涵隽永,她将班里55位学生的姓名、特点、爱好融进诗词评语里,表达了对于学生的关切和期待。网友们直呼:“怎么我没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好羡慕啊!”

学生古诗打卡教师点评(铜陵一小学老师醉心传统文化)(1)

构思三个月以名入诗

这位老师叫韦晓云,是实验小学404班的班主任,也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给孩子写诗的念头在韦晓云心中盘桓已久。这学期开学,她就发现孩子们通过低年级的阅读积累,对古文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班级里还有孩子自发地创作“打油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想要借此机会向他们更加深入的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他们爱上这样的文化瑰宝。

“文则内涵,浩而宽广。王家长子,未来可期,一步一印,千里之行。”

“雅而正也,楠则坚固。曹家碧玉,不忘心初。以文化人,手不释书。”

……

为了写这些小诗,韦晓云构思了三个多月,学期最后一周每晚都伏案六七个小时,“虽然花了不少精力,但是想着孩子们的笑脸,不觉得累。”韦晓云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孩子们拿到评语后不仅兴高采烈,还在一起相互传阅彼此的评语,家长们也感叹:“这是值得保存的珍贵礼物。”

醉心中国传统文化

二十四字一首的小诗引用了《诗经》《论语》等很多传统文化名著,这和韦晓云从教三十多年所积累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分不开关系。可能是常年和语文打交道的缘故,韦晓云说话温和有礼,很有古典气息。

“我非常喜欢孩子,我真切地希望自己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改变。”当问及为什么会当一名语文老师时,韦晓云这样回答。她也确实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冯涛后来还考了市理科高考状元,他不仅成绩好,性格也特别阳光,高考完那年还特地回来看望老师。”韦晓云表示,还有很多懂事的学生,虽然已离校多年,但逢年过节都会给她发送祝福短信,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和老师聊聊天。”

以真心换真心,正是因为韦晓云对学生们关怀备至,学生们即使毕业多年,心中也都惦念着她。

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

“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孩子们和我的关系都特别好。”韦晓云上课时是威严的老师,下课时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说说笑笑。孩子们在心里把韦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教师节时很多学生给韦晓云送自己制作的画和贺卡。还有孩子在信封上贴了谜语,要韦老师解答出来才能看信封里的东西。

除了节日,平时孩子们也偶尔会给韦晓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一天下课了之后,班上的一位小姑娘突然跑到我面前,神秘兮兮地说要送我一个宝贝,我打开一看是块石头。”原来,小姑娘认为这块石头会发光,夜里可以给她照明。

“有一次拍集体照时,孩子们本来都在抢C位,等到我来了,就说要把C位留给我。”韦晓云想到学生们的稚嫩行为忍俊不禁,“能够当他们的老师真的非常幸福。”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实习生 胡康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