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当官》第二部,主要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李卫下江南查八爷党的江南贪墨案,另一个就是西北平叛年羹尧借此机会,拥兵自重,避敌不战,要官要权,营造自己的西北小朝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李卫对付年羹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李卫对付年羹尧(助力年羹尧平叛)

李卫对付年羹尧

《李卫当官》第二部,主要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李卫下江南查八爷党的江南贪墨案,另一个就是西北平叛。年羹尧借此机会,拥兵自重,避敌不战,要官要权,营造自己的西北小朝廷。

后边这段是怎么了解的?电视剧里头这么交代的:江南贪墨案李卫办得太出色,断了八爷的财路,也查出了拥兵自重,雍正都要让三分的年羹尧的兄弟年希尧也参与其中,为了自己的江山着想,雍正放了年希尧,降了李卫的官儿,年羹尧跟李卫交情好,就把他要过来做了个闲职军前襄办。十三爷嘴遁功夫了得,李卫放下委屈,再立奇功,偷了年羹尧的调军令牌,会同副帅岳钟琪剿灭了叛军,完事儿雍正就把年羹尧给办了。

历史上那会儿西北叛乱不假,年羹尧,岳钟琪奉命出兵平叛也确有其事,不过这里头可没李卫什么事儿。

雍正元年,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胁迫青海蒙古各部贵族于察罕托罗海会盟,发动武装割据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话说怎么就找上老年了呢?原来他这方面有经验。

康熙爷在位的时候就很赏识年羹尧,没到三十岁,就让年羹尧做了四川巡抚,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厚望,在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战争中,为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显示出卓越才干。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升为川陕总督,这年九月,青海郭罗克地方叛乱,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年羹尧又利用当地部落土司之间的矛盾,辅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

自己上任罗卜藏丹津不给面子又搞骚乱,雍正不找老年找谁去?于是下旨,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这两人合力剿灭了叛军,李卫并没有参与其中。

不过没参与,不代表他不想参与。据《小仓山房文集》记载,李卫体魄雄健,自幼喜好习武,武艺精湛,做官后,训练手下,教导武艺,每次外出捕盗时,自己就身披铠甲,亲自指挥,过把瘾。

听说西北发生叛乱,李卫就多次向雍正主动请缨,要上战场冲锋陷阵,但是雍正对他的武人形象很不以为然,脸一黑,不屑的说:你不是这块料,别吵吵。雍正不领情可能是因为知道他身体不好,李卫曾于雍正年间多次吐血,到了雍正九年则又出现了脾胃失调的毛病,雍正对此颇为关系,令名医多方延治。

电视剧里头,查八爷党江南贪墨案的时候,为了抢夺江南官员的犯罪证据七家论语,李卫一剑杀了臬台程一山。虽说夸张了点,但是他脾气暴躁,犯浑也是家常便饭。

那时候年羹尧,隆科多,李卫,田文镜,鄂尔泰几个大臣很受雍正宠信,但是这几个人里头多数私底下关系不大好。

李卫和田文镜、鄂尔泰彼此不和,据说田文镜曾经弹劾李卫,而李卫则弹劾了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所以三方势同水火。

李卫的母亲去世后,田文镜故作高姿态,特意派人去吊唁,并且赠以厚礼,李卫得知后大骂:我老母虽死,但我也不饮小人一勺水也,命令手下把田文镜送来的东西丢进了猪圈,以示不齿与此人结交。

李卫非科举出身,受到重用,主要还是跟雍正的选材标准有关。康熙晚年选官,最注重官员的操守,才干是其次的,结果一时间遍地“清官”,却没几个做实事的。雍正用人,首先在才干,至于什么资格出身之类,不怎么关注,而李卫的谥号敏达,既反映了他的为官之道,也说明了雍正的选官标准,受到重用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