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写给出轨丈夫的诗(给妻子写了首诗)(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如果问,元朝最著名的艺术家是谁,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此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其中,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

在绘画上,明人王世贞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意思是说苏东坡开创出了文人画派,但到赵孟頫这才算发展到一个高峰。

后人也称赵孟頫的画风为“元人冠冕”。

书法方面,赵孟頫善篆、隶、真、行、草书,其楷、行书最为堪夸。自创的“赵体”楷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从山野走上朝堂。

赵孟頫从一个山野村民摇身变成皇帝红人,难免迷失自我,心里的花花肠子活泛开了。他看着同僚一个个妻妾成群,也想着先从纳妾做起,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可是,赵孟頫寒贫时娶了湖州吴兴(今浙江吴兴)才女管道升,两人夫唱妇随,一起走过了多年风雨,要纳妾,可得考虑一下妻子管道升的感受呀。

大才子赵孟頫善诗,信手写了首诗,让婢女交给妻子。

诗是这样写的:

妻子写给出轨丈夫的诗(给妻子写了首诗)(2)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诗的意思很明显:我为学士,你是夫人。陶学士娶了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学士也有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姬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

在一妻多妾合法化的封建社会,而且女人饱受“三从四德”的理念灌施,赵孟頫写这首诗给妻子,目的不是打申请报告,而是从尊重的角度进行通报。所以,写了诗,就开始喜孜孜地着手张罗好事了。

妻子写给出轨丈夫的诗(给妻子写了首诗)(3)

哪料,也就半壶茶的功夫,婢女就拿着妻子管道升回复的字笺回来了。

字笺上写的也是一首诗,云: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拿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然后,将咱们两个一起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一首诗没读完,赵孟頫已经泪崩,想着这些年来的同甘共苦、相濡如沫,再也控制不住,大呼一声:“罢罢罢!”拔腿走向内室,紧紧抱住妻子,再也不提纳妾之事。

也就是从这天起,两人的感情更增进许多,时不时想起曾经经过的这件事,反引为笑语,彼此之间再无间隙。

妻子写给出轨丈夫的诗(给妻子写了首诗)(4)

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册封赵孟頫为魏国公,妻子管道升也因此得册封为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

管道升才情不在赵孟頫之下,她的书法成就堪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相媲美,后人将她们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

管道升认为宋为元所灭,而丈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在元朝为官,不免为后人所笑,专门就填写了两首《渔父词》,劝告丈夫归隐故里。

其一曰:

遥想山堂数枝梅,凌寒玉蕊发南枝。

山明昭,晓风吹,只有清香苦欲归。

其二云: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赵孟頫心有所动,听从妻子的劝告,托病回归浙江故里,一任元朝皇帝征召,再未出山。

妻子写给出轨丈夫的诗(给妻子写了首诗)(5)

管道升相夫教子,不但是丈夫的贤内助,在子女教育上,也非常成功。

管道升写一首《题画竹》,记述自己对儿子赵雍(字仲穆)的殷切期望。

诗云:

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

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

儿子赵雍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大画家;孙子赵麟在祖母的教育下,也同样是大画家。

赵孟頫与儿子赵雍、孙子赵麟都作《人马图》,称《三世人马图》,传为画坛佳话。可惜,现在这三幅画都流传至美国,由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赵孟頫一家书画传承,墨香溢院。

妻子写给出轨丈夫的诗(给妻子写了首诗)(6)

元仁宗取赵孟頫、管道升及其子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眉开眼笑地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

但赵孟頫和管道升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那一句:“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延祐五年(1318年),58岁的管道升病逝;三年后,赵孟頫追随而去,两人合葬于浙江德清县千秋乡,用生命的最后归宿应验了这句诗。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拟古四十首》诗中对赵孟頫和管道升的感情深表羡慕,说 “吾怜赵松雪,……亦有同心人,闺中金兰契。书画掩文章,文章掩经济。得此良已足,风流渺谁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