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1)

记者 李金钟

新校址意味着更多的想象和发展的空间……

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67年发展历程中,2003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学院由市区整体搬迁至北戴河海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学院抓住机遇,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荣誉。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翘楚,学院的文明建设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学院秉承“崇德尚能、 求真创优”校训精神,开展了“星级文明寝室” “暑期女交警”“马永刚志愿者服务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比于说教,这样的活动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学院打开了一扇文明创建之门。

“星级寝室”提高个人素养

每天上课之前,来自河北沧州的大一新生吕芳莹,都要按照“星级文明寝室”的标准,把宿舍桌面收拾干净,个人物品收纳好、摆放整齐,才离开宿舍。

最近3年,学院对寝室的要求,被提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2016年起,学院开展了“星级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之前并不算严格的要求,被近乎苛刻的寝室标准所取代,小到物品摆放,大到寝室布置,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学院学生处王福全主任说,“目前,学生宿舍达到文明寝室标准的达90%以上,接近半数以上的寝室达到五星标准。新生从一入学,就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来不得半点儿马虎,不达标有相应的处罚标准。”

惩罚当然不是目的,学院的初衷是以寝室为切入点,培养广大同学良好卫生习惯及创建自觉性。学院通过专题动员、公约征集等形式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进行定期、不定期全员联查督导,开展“寝室创意文化设计大赛”“星级文明寝室创五佳”及“星级文明寝室创建成果展示活动” 等活动巩固取得的成果。

对此,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耀龙说:“学院要给学生们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还要给学生们画一张图,一张人生规划图,引领着他们走出迷茫,找到正确人生方向。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起他们的信仰,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而‘星级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不仅仅是学生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学生们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发展的第二课堂。”

“暑期女交警”美丽风景线

2018年旅游旺季,学生李紫欣经过层层选拔,有幸成为大学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团的一员。军姿一站就是半小时,指挥手势练得胳膊酸痛,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李紫欣成了一名“暑期女交警”。

炎炎夏日,李紫欣和其他39名女同学,在北戴河重要交通路口指挥交通,以飒爽英姿迎接各地游客,成为北戴河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现在才明白,社会生活远比想象的艰苦,当‘女警’的体验,就像一笔无形的财富,鼓舞我永远前进。”经过一个暑期的锻炼,李紫欣深有感触地说。

女子交警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11年,已经开展了8个年头,圆满完成了协助北戴河交警疏导、维护交通秩序的任务,女生参与人数达300多人,累计志愿服务近20万小时。通过每年暑期的北戴河交通警务志愿服务,学院丰富了青年学生的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给了她们初步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学院团委副书记玉昆说:“女子交警志愿服务团,已经成为被社会高度认可的志愿品牌,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也在慢慢发酵、慢慢放大,起到了一种精神引领和标杆作用。而且,女子交警志愿服务也助推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马永刚小分队”传递爱心

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活跃着一支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志愿者组织——“马永刚志愿服务小分队”。

马永刚是在秦皇岛光明爱心孤儿院长大的孩子,考上了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为了回报社会,2012年,马永刚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带领同学们走进孤儿院、敬老院,走上街头,做些哪怕是端盆热水、擦擦玻璃、捡捡垃圾这样的小事。

2014年,马永刚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但“马永刚志愿服务小分队”并没有因此而解散,反而不断壮大,一如既往地开展着活动。王世雨是小分队第五届队长,他的最大心愿是,把志愿者的队伍扩大到全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金枝说:“如今,小分队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支拥有50多名成员的志愿服务团队,以爱心、信心、责任心的姿态开始新的生活、学习。小分队用他们的热情、爱心与活力书写着大学生的风采,在志愿服务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在校园内营造了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所职业教育学院,对“技”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学校在“德”的培养上找对方法,下足功夫,走出了一条“德”“ 技”并修之路。

短评:

在对学生开展文明教育的多条“路径”中,实践教育可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也可能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学校开展非常具有教育和培养意义的活动,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一种变化,这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素养提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李志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