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逢雨季,到超市、便利店买把雨伞应急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但最近有市民发现,在便利店买雨伞竟然有了一些“套路”的味道。

一把不标价的小雨伞

近日,社交网络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被雨伞“扎心”的经历。7月5日,一位网友提到,因为突然下雨,就到距离最近的便利店买把雨伞应急,发现店里的雨伞价格从30元到50元不等,觉得有点贵。于是挑了一把没有标注价格的雨伞,结账时才知道这把雨伞竟然要88元

7月11日,记者根据网友的反映走访了多家连锁便利店,发现这样的情况还不少。

以崇文门商圈的一家便利店为例,一进门便能瞧见一个小小的货架上插满了雨伞,有的标注了价格,有的则没有。挨着手边最好拿的雨伞价格为68元。在众多雨伞当中,记者顺手挑了一把个头最小的,这把雨伞没有标价,扫码结账时一看,其价格竟为79元。

雪糕刺客为什么被叫成刺客(不仅雪糕刺客)(1)

货架上的雨伞未明码标价,扫码后才发现挺贵。

记者向店员询问其他未标价雨伞的价格时,工作人员善意告知:“价格我也记不太清楚,您要哪把伞我帮您扫,看贵您可以不要。”店员表示,店里最便宜的伞价格为30元。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多家便利店,发现各店最便宜的雨伞大多都在30元左右。

很多市民反映,他们所质疑的并不是价位,也不是这些伞的品质,而是不规范明码标价的现象。同时呼吁便利店能否提供更多便利,卖点低价的雨伞或者是一次性雨衣,在特殊的季节满足更多人群的临时应急需求。

一个挤不下的小货架

记者走访多个便利店发现,很多店的雨伞“挤”在一个半人来高的小货架上,这种货架大多摆在一进门或特别显眼的地方,看似是方便挑选,实际不然。

7月10日,市民赵先生到双井的一家便利店买雨伞,小货架上的雨伞挤得满满当当,伞套上也没有标注价格。每层货架上贴了1到3个价签,不过,每个价签到底对应的是哪几把雨伞,实在让人看着糊涂。

赵先生说,价签上写了雨伞的规格,但字体特别小,甚至有的已经磨损看不清了,拿起一把雨伞看着小字去对型号很费劲。于是他看遍了货架上的价签,在货架的倒数第二层,发现了一个标注着14.9元的价签。拿起雨伞去结账,扫码才发现这把伞的实际价格为45元

雪糕刺客为什么被叫成刺客(不仅雪糕刺客)(2)

货架上标注的14.9元其实指的是拖鞋而非雨伞。

根据赵先生的讲述,记者在这家便利店也找到了标注着14.9元的价签。价签的商品名称上贴了一张半透明的红纸,透过红纸仔细辨认,被遮挡的物品名称实际为拖鞋。这个货架上确实有拖鞋,位置在最底层,不蹲下来几乎很难看到。

扫码才知价格

算“明码标价”吗?

在走访期间,记者向多名店员询问为何不明码标价时,有店员告诉记者便利店采取自助扫码的方式结账,扫码时屏幕上就会显示价格,这就是明码标价;还有店员称,货架上的商品频繁挪动,价签却是贴死的,有时会出现不对位的情况,但不能算不明码标价,顾客结账时绝不会因为价签没对上位就多收钱。

怎么做才算是明码标价?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向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发布了《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在认真落实明码标价制度这一条当中,明确了详细内容要求,要切实做到价签价目齐全,标价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如果雨伞的标价方式能按照以上要求落实,“雨伞刺客”在消费者面前也就无处遁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