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纲即将公布,8月27日,木木分享了:第一篇22考纲可能会变,这些问题不会变!微观经济学的这些基本问题你要早知道!(←戳此处查看)。今天分享第二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经济学重点复习(这些问题不会变)(1)

第二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的教材,大家会发现,几乎每本书都会有大篇幅的图形,有图形自然也离不开数学公式。

领略到经济学教材的这个特点,考研学生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觉得背诵的压力小了;忧愁的人则是担心会像学数学一样,学不明白。不管是什么心态,只要你决定了要考经济学,或者想学好经济学,那你还是应尽早适应这种风格,尽早了解,用模型分析问题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教材难易程度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模型的难度不尽相同,但是掌握了模型的基本分析逻辑,对于大家复习任何一本教材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经济学利用模型分析的思路基本上是:做出假定——建立模型——进行检验和预测——改进模型。也就是说对现实经济生活进行观测,建立理论模型进行解释,然后再将理论模型运用于经济现实来检验和修正已经建立的模型,正是这种设定和试错的过程中,加深了我们对人类经济活动的认识,经济学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

(1)所谓“假定”就是设计一个适合分析问题的实验环境。比如当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时,研究一种商品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往往假定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不变,这样,才有可能确定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是由该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的。

(2)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综合考虑模型的假定,建立分析工具。继续上面的例子,分析的是两种商品的消费,因此可以用一般性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组合;假定收入不变,那我们也可以引入预算线分析消费者的最优的消费组合。

经济学重点复习(这些问题不会变)(2)

(3)检验和预测的过程,其实就是考虑,当收入不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预算线会随着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旋转,用变动的预算线和新的无差异曲线观察均衡的消费组合的变化。如下图,就是考虑两种商品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并且考虑商品1的价格下降情形下对该商品价格如何影响需求进行的检验和预测。结果表明,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这与实际生活的中的现象还是很符合的。至此,这个模型已经发挥了非常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作用了。可是这个结论是一定正确的吗?可能有些同学就会想,不一定,毕竟有时候价格下降,反而会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够买,此时就需要考虑是否要对模型进行改进了。

经济学重点复习(这些问题不会变)(3)

(4)改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适应更广范围的分析,比如,上述模型在分析的时候没有考虑商品是什么性质的商品,得出来的结论其实主要适用于一般商品的情形。但是,有没有可能预算线向外旋转的时候,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的位置在原均衡点左边,这样,结论就是相反的了。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少,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也是存在的。

经济学重点复习(这些问题不会变)(4)

以上是以价格与需求量的分析为例给大家梳理了模型的分析问题的过程,希望能为大家轻轻敲开一扇门,能够意识到,每一个经济模型的分析都是有意义的,学会了这个分析过程,相信以后的学习过程,也会轻松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