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鹳 雀 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知识网络图(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古诗)(1)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知识网络图(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古诗)(2)

重点词语解释

鹳雀楼:唐代名胜,旧址在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当常有鹳雀栖息而得名,今已不存。

白日:将要落山的夕阳,受彩的笼罩,颜色有些淡。

依:傍,靠着,挨着。

尽:沉没,失。

穷:穷尽,在此有看得极远的意思。

更:再。

文章翻译

太阳依傍着群山渐渐下沉,黄河日夜不息向着大海奔流。要想到更远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知识网络图(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古诗)(3)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这两句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人笔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而我们在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这两句诗,既别有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全诗表面上看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实际上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饱含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知识网络图(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古诗)(4)

拓展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此诗描写诗人登楼远眺,眼前展现一幅辽阔的图景:落日西沉,黄河奔腾,诗人不禁咏出富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梦溪笔谈》中还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