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二三事(个人原创)有时安静下来听听音乐也不错尤其钢琴曲,很舒坦,很愉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收藏八年的音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收藏八年的音乐(音乐二三事)

收藏八年的音乐

音乐二三事(个人原创)

有时安静下来。听听音乐也不错。尤其钢琴曲,很舒坦,很愉悦。

一说音乐,范围就大了。其实没那么专业,就是旋律,节奏伍的,感觉往心里碰就对了。

对的曲调,会让内心温暖。好的旋律,常让人莫名的感动。觉得心弦被撩拨了,那曲调似曾相识,就像从自己内心发出的。无论欢乐与忧伤,说的就是自己的心事:整个人就痴迷了,感动得一塌糊涂。

其实,音乐也有悟性。五音不全,只能说骨子里少点天分。一张嘴就跑调,大概就跟音律,节奏什么的无缘了。

好在还算有点悟性,关键是喜欢,好的音乐一听,就欢喜得不行,真的是挡也挡不住。甚至是上初中那会儿,就买了平生第一把吉他。八几年吧,也没人教,吉他刚从东瀛传过来,当时正是日本的电影电视大行其道的时候,好多背景音乐都是美丽的吉他曲,甫一听到,立马喜欢的不行,觉得真是天籁之音。于是去买了本书,自己硬学,硬弹,手指头都磨出老茧来了,终于也能未成曲调先有情了,其实不过会几个和弦,几个节奏型,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哈哈。

可也不算什么坏事,音乐很能陶冶人,也养人,感情变得充沛,又丰富,反过来也养文字,字里行间的音韵,语调的铿锵,到后来的朗朗上口,都与乐感有莫大的关系,彼此涵养与促进,自有他的道理。

因着弹琴,会了几个和弦,就要唱歌。那先得学歌。学歌可是辛苦,白天黑夜的学,一盘磁带,从头学到尾,一首歌,反过来,正过去,反复倒带,什么时候学会了,才肯罢休。那可真是下了功夫。到后来,一盘磁带,从A面到B面,每一首歌都能唱得顺畅自如,连歌词都一字不差,青春岁月,有歌作伴,是怎样五彩的年华呢。

当年的流行,都是港台歌曲。学得最多的是齐秦。会的第一首是《大约在冬季》。曲调简约,却感人至深。后来像什么《窗外》,《狼》,《花祭》,等等,很多很多。那时只是纯粹的模仿,很久很久以后,才体味出齐秦嗓音里的悠远与沧桑,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纯粹的精神世界。

当然其他歌手的也学,像童安格的《花瓣雨》,姜育恒的《再回首》,张学友的《吻别》,王杰的《英雄泪》,耳熟能详的曲子,都会些。只是到了现在,也都忘了差不多了。除非哪天三五好友小酌,喝高了,又恰巧揪在一起去KTV发疯,大概记忆的闸门会打开,疯疯癫癫的,能做一晚的麦霸,哈哈!

喜欢些什么,有个爱好,是受益终生的事。起码闲暇时不落寞。即便不好意思哼唱,也可闭目倾听,养养心神,陶醉在娴静舒缓的乐章里,也很受用。尤其钢琴曲,最是心头所好。推荐soothing relaxation.很安静,很唯美。会让心底一下沉静起来。像鸟儿栖息在枝头一样。那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刻,仿佛有微风轻抚耳畔,又像河畔的垂柳,轻轻摇曳,这时心底会很清澈,就像听见天使在耳畔呢喃着。

久不操琴,只能追寻记忆里的碎片,好多的过往在旋律中湮灭。忽然想起那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个黄昏的时候,大概是上初中的光景,小院里操琴,和好友一起合唱《红蜻蜓》:

晚霞中的红蜻蜓

请你告诉我

童年时代遇到你

那是哪一天

拿起小篮来到山上,

来到桑田里

采到桑果放进小篮

难道是梦影?

晚霞中的红蜻蜓

你在哪里呦

停歇在那竹竿尖上

是那红蜻蜓

......................

那种纯真的岁月,真的一去不复返,很是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