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隐秘盛开》:凭吊一个传奇

长篇小说《隐秘盛开》是当代作家蒋韵的作品,小说讲述了潘红霞、米小米和拓女子等几个女子各自不同的爱情故事。她们几个人身份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对爱的追求也不同,但是其中都有自己的坚守和执着。

该书作者蒋韵曾经说过,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听到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她感动的温暖,古典的爱情故事,以及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是现代少有的关于爱的传奇。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

蒋韵有个邻居,一个中年女人,没有明艳的外貌,却有难以言说的沉静气质,那是一个单身的女人,为了一个她喜欢却不能在一起的男人,一直独身,那种深沉的、欲罢不能的爱恋让人震惊,也正是这种感觉促使蒋韵写出了这部小说。所以这是一部关于爱的思考的小说,对精神之爱进行了细腻深入的描写。

小说中有三个主要人物,潘红霞,拓女子和米小米,她们对爱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为此她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潘红霞的故事最让人震撼,拓女子的故事却让人心酸,而米小米的经历则是一波三折。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2)

潘红霞,一生都在喜欢着一个人,但是却没有让那个人知道,她确信虚构的人生永远比真实的人生值得信赖,所以她只能像空谷幽兰一样,独自绽放,偷偷去他长大的城市,感受他感受过的一切,17年不见一面,却执意把爱藏在心底,她坚强又决绝。

拓女子,本是生长在穷乡僻壤、善良单纯的农家女子,如果没有遇到那些知青,给她进行爱的启蒙,拓女子完全可以和村子里其他普通的姑娘们一样,结婚嫁人,生儿育女,懵懂而无畏却不失平静地过完一生,但那些知青为拓女子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让她心里生出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为此却也让她痛苦了一生。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3)

米小米的出生是个意外,她成长的过程中背负着母亲的期待,在困境中,她也有自己的底线,后来为了母亲,无奈她突破了自己的底线,却加速了母亲的死亡,直到后来脱胎换骨,有了新的人生,谁知道又患了病。

蒋韵在书的扉页上写道:凭吊一个传奇。这个传奇是关于爱的传奇,这几个女子虽然对爱的理解和方式不同,但是她们都是对理想中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坚守,虽然生活艰苦,日子艰难,她们执着于自己爱的信仰,以她们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自己在精神世界的爱恋,即使没有回应,即使不知道目标在哪,她们仍然不放弃。

柏拉图式的爱看似是无望和无力的,但是这几个女子用她们独特的方式捍卫了自己坚守和追求的爱,在外人看来,她们的经历、她们的爱带着悲剧色彩,但是身处其中的她们却并不觉得,这或许是一种执念,也是一种坚持,作为旁观者,无法评价她们是对还是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4)

02潘红霞:乌托邦式的暗恋震撼坚决又无望

潘红霞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子,普通的小城女孩,家境一般,家中有姐姐弟弟,是家里被忽略的孩子,她的长相也一般,不好不坏,但是她并不自卑,她开朗活泼,结实健壮,进进出出哼着歌儿,少年时代的她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和热情。

她的第一次单恋是喜欢上一个爱吹箫的姑娘,她叫她“竖笛姐姐”,这无关性别,无关其他,只是一个少女细腻的心思,竖笛姐姐像仙女一样用手中的魔笛指引着她,让她从懵懂少年的玩耍到打开了一扇好奇的窗户。

年长她几岁的竖笛姐姐教她音乐知识,借给她书看,那些书携带着与当时时代格格不入的气质和精神,秘密地完成着对这个孩子的启迪和塑造。这时候,竖笛姐姐成为了潘红霞精神和心灵的寄托。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5)

“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这样痴迷一个人,或许,以后也没有,那是她开天辟地的痴迷,那是比爱情还深的痴迷。”

竖笛姐姐对她的启蒙和信任让潘红霞深深依恋着她,作为家里不受重视的孩子,是缺爱的,突然有这么一陌生人对她这么好,她理所当然把她当做精神的依赖。

可是竖笛姐姐有一天却不辞而别,家里人都说她回家过年了,小红霞却一下子慌了,天天去门口等她,备受煎熬,直到一段时间后,竖笛姐姐回来,小红霞激动地去找她,竖笛姐姐却云淡风轻地说回家过年了,这个态度让小红霞很受伤,原来她只是把她当成了普通的孩子,只是蜻蜓点水一样对待她,而不像她一样,全心全意,肝胆相照。明白了真相的小红霞大病了一场,竖笛姐姐还去看了她,但是小红霞知道,自己狂热的爱结束了,过去了。

后来潘红霞上了大学,她喜欢上了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刘思扬,他们俩经常聊天,但是刘思扬有女朋友,叫陈果,潘红霞就这样一直隐藏着自己的感情,她甚至和陈果也成了好朋友,听她讲述她和刘思扬的点点滴滴。

潘红霞对刘思扬的爱深藏心底,她攒钱利用暑假去了刘思扬的家乡北京,一个人买了地图,到处寻找他曾经有意无意提到过的地方,她在这个城市里游荡了十多天,想寻到关于刘思扬的蛛丝马迹,但是并没有。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6)

潘红霞给家里人都买了小礼物,回到家,她就开始忙活起来,跑遍大街小巷,查资料,去图书馆待上一整天,写了一份关于她自己家乡的街名考证,开学的时候交给刘思扬,而这只是因为之前两个人聊天的时候,刘思扬问她小城的街名,还说你们女的根本不关心这些,因着他随口说的一句话,潘红霞就记在心里了,并且努力找到答案。

临近毕业,刘思扬和陈果分手了,刘思扬爱上了班里最活泼、年轻最小的小玲珑,潘红霞很震惊,而刘思扬也向潘红霞诉说了他爱上小玲珑的感受,潘红霞在一次次的倾听中越发喜欢刘思扬,但是他只是把她作为一个让人感动的倾听者而已。

毕业后,潘红霞成为同学中唯一一个留校的人,而她也守着对刘思扬无望的暗恋。毕业三年后同学聚会,她见过刘思扬一次,他给她一个无关爱情的吻。三个月后,潘红霞闪电般地结了婚,半年后又离了婚。

多年以后,独身一人的潘红霞患乳腺癌去世,去世之前她在旅行中遇到了米小米,给她讲了自己的故事,小米鼓励她去见刘思扬最后一面,她没有勇气,最终鼓足勇气去寻找刘思扬时,阴差阳错却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带着遗憾逝去。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7)

潘红霞知道刘思扬并不爱她,她宁可一个人守着这个秘密,她告诉米小米:

“爱他,是我生命的全部,那是比‘爱情’要大的爱……爱,也许,从来都和被爱者无关,爱永远是一个人的事……”

这就是潘红霞关于爱的故事,她是个温暖而敏感的人,大家都把她当作朋友,却没有人真正爱上她,刘思扬可以把心底的话告诉她,却只拿当知己,即使最后生命即将终结,她也不想去告诉刘思扬自己一直以来对他炙热的感情,她的爱超脱了世俗,成为了一种信仰。

潘红霞也曾在现实中妥协,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可是却依然骗不了自己,她对刘思扬的爱深沉而热烈,但是她却沉默着,情不自禁,却又无能为力。她就像童话中的人鱼公主一样,看着王子幸福地跟别人一起,自己却独自忍受着疼痛。

蒋韵称潘红霞是一个爱的天才,世事纷争,容不下她纯粹饱满而又持久的爱恋方式,很少有人能用这种完美的方式爱一个人,不打扰、不争取、不求拥有,只是一味地坚守着自己的爱。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8)

03拓女子:追寻精神爱情的悲情人生

如果说潘红霞追求的爱情还是有具象和寄托,那就是刘思扬,而拓女子心目中的爱情只是一个理想,没有寄托的人,而她殊死抵抗的世俗婚姻让她痛苦一生,她的人生比潘红霞更具悲剧性。

拓女子是一个乡村长大的单纯的女子,五大三粗,非常健壮,在女知青的启蒙下,学写字,外表粗犷的拓女子学起习来很是聪慧灵秀,学会了拼音和查字典。知青们还给她讲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安娜卡列尼娜、冬妮娅、《家》中的梅表姐、投湖自尽的鸣凤等等,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打乱了拓女子的平静生活。

本来,她只跟其他乡野女子一般,在家里的安排下,和一个差不多家境的男子结婚,生儿育女,但是她偏偏想寻自己的爱情,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这与她的处境格格不入。拓女子挣扎,跟父母争吵,不想嫁给父母定下来的亲事,但是无济于事,她很痛苦,只得寻死。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9)

“她想,我还没有爱过一个人呢!这个‘爱’字,让她又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她多么想爱啊,爱一个人,和他,过有爱情的日子。她只要这样的日子,别的日子,她不要。她笑了笑,她想,没有爱情的日子,生不如死。然后,她纵身一跃,像只黑色的飞鸟一样,扑向安静的、安然的崖底。”

寻死的拓女子没有死成,全家人给她下跪,哀求她嫁给别人,以此来换亲,而跳崖让她摔断了腿,最后,她埋葬了自己的作业本和课本,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去过那种她用死都抵抗不了的生活。

拓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比潘红霞更加决绝,潘红霞喜欢的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但是拓女子只是受了知青的影响,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想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而这个人什么样,在哪里,是谁,都没有,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所以拓女子的爱情理想更为悲壮,她在幻想着一种虚无的感情,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在现实残酷的生活面前,她不得不埋葬自己的理想,过着痛不欲生的日子。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0)

启蒙拓女子的知青们后来陆续回城,她们给她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她看到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却堵死了她的门,在她遇到现实冲击的时候,她们已经离开村子回城,她们没能帮她找到理想的自救之路。

拓女子的悲剧在于无望地寻求自己的理想,而这理想的爱情是虚无缥缈的,现实社会、家庭环境不允许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她只能屈从现实。

拓女子和潘红霞相同的是她们对爱情的执着,一个守望着不能爱的人,内心里备受煎熬却不得不忍着,另一个为了想要寻找理想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最终只能把理想深藏心底,过一种自己厌恶的生活。

04米小米:与现实妥协,最终获得真爱

米小米是潘红霞在旅行中认识的朋友,由于两个人都得了病,都有故事,在一个特殊的场合里,更容易彼此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对方听。

米小米还是拓女子的女儿,是拓女子寄托了自己爱情和生活理想的孩子,她凭着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家境贫寒的她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让家里有太重的负担和压力,只好去酒吧坐台,她有自己的原则,只卖笑不卖身。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1)

没想到后来她的母亲拓女子重病,需要一大笔钱治病,母亲想要放弃治疗,万般无奈之下,米小米只得卖掉自己宝贵的贞操,用赚来的钱给母亲治病,但是却被母亲看穿,赶出家门。

回到学校小米酒吧坐台的事情东窗事发,被学校开除的她只好被人包养,而那个人后来让她重新读书,给她自由,删除了一切联系方式,从此,米小米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有了新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

正当她的人生展开新的一页时,这时候她得病了,在旅行中,她认识了对他一见钟情的人,那个人不计较她的过去,也知道她得了病,但是特别希望跟她携手之后的人生,米小米接受了这个人的表白。

米小米本身是个清醒的女孩,她努力、上进,但是遇到残酷的现实的时候,不得不妥协,她是坚强的,有时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她最终还是幸运的,她的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她也得到了自己的真爱。米小米最终替潘红霞拥抱了刘思扬,她曾被这个大姐的故事深深震撼,替她实现了愿望。

米小米的故事一波三折,她有自己的坚持,但是也有自己的妥协,最终她还是幸运地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2)

05爱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除了女子的爱情,《隐秘盛开》中还写了另一个暗恋的故事,小玲珑的语文老师爱上了活泼的小玲珑,但是他也一直藏在心底,直到病重时见了小玲珑最后一面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去世后让人给小玲珑捎去了一封炽烈的情书。

信中这样写道:

“在你的这一生中,曾经被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样奋不顾身刻骨铭心地爱过,爱了一辈子,他人卑微,可他的爱并不卑微——他是一个爱的天才……我这一生一无所有、碌碌无为,只成就过一件大事:爱你,这件事,我做得很完美。”

这个只教过小玲珑两个月的老师却爱了小玲珑一生,直到生命的结束,这种爱跟潘红霞一样,也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无望的爱,小说中写尽了爱情中的真挚、克制中的绝望和无望中的尊严。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3)

到底爱的真谛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

徐志摩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写出这样诗句的徐志摩抛弃发妻,深情付诸于林徽因无果后,却找了陆小曼,他只是个多情的诗人,爱情来得快,也并不唯一。

钱钟书和杨绛被称为夫妻中的楷模,他们俩相互成就,恩爱一生。钱钟书曾说:“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娶了她,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可是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幸运,很难遇到两情相悦的人,所以有时候爱就成了一个理想,一种信念,小说中的几个人物都是如此。

总是有这样的人,他们把爱当作一个理想,当作一种信仰,他们孜孜以求,不忍亵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爱,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最美的那份情感,他们也渴求一份真爱,如若遇到那个懂他们的人时,他们是幸运的,但是更多的人很难遇到相知相爱的人,单恋或者暗恋成为他们的盔甲,成为他们最执着的坚守。

潘红霞和那个语文老师的爱情都是悲壮的,我爱你,但是一旦说出来就亵渎了那份爱,所以他们宁愿守着那份无望的爱一辈子,至死不渝;拓女子的爱虽然没有特定的爱人,但是对爱的向往和追求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信仰。

电视剧《大宅门》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那就是白家小姐白玉婷,因为自小迷恋喜剧名角万筱菊,甚至到婚嫁年龄,与万筱菊的照片成亲,后来万筱菊有机会跟她接触,她却放弃了与万筱菊一诉衷肠的机会,别人都不理解,但是对白玉婷来说,她爱的就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她怕跟现实中的万筱菊接触破坏了她多年来心中最美的形象,这也是一种爱,说到底,白玉婷爱的只是她想象中最美好的万筱菊的形象。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4)

金代诗人元好问曾发出 “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疑问,而在《隐秘盛开》中,我们看到了“让人生死坚守的纯情”,作为女性作家的蒋韵善于描写人物细腻的情感,把小说中几个人物对爱的坚守和理想写得悲壮而震撼,而这些隐秘的、热烈的、不伤及他人的情感让她们的爱恋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这种爱,这样的追求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是很少见到的。

蒋韵曾经评价主人公潘红霞,说她像一个传说,一种星光,当仰望星空时才能看见,而我们永远不能再人群中看见她。从潘红霞始终如一的精神单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无奈和痛苦,而是一种坚贞、高贵和尊严,她对美好的追求,对所爱之人的遥望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读了《隐秘盛开》让人禁不住思考,到底怎样的才是爱?爱可以是轰轰烈烈的,也可以是隐忍沉静的;爱可以是相互的,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坚守和执着;爱可以是世俗的柴米油盐,也可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之爱。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觉得值得,只要你能够从中有自己的坚持和收获,那就无可指摘。

《隐秘盛开》塑造了一种乌托邦似的精神之爱,是带着一种温暖气息的古典爱情,这种爱是在童话或者寓言中才有的纯粹和极端,与这个世俗社会的污浊和人们面对的粗糙而现实的爱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对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永不失联的爱表达了什么情感(隐秘盛开中女子们对爱的坚守和精神追求)(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