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智能健康领域,睡眠监测功能可谓屡见不鲜了。对于常年在半睡半醒之间挣扎的人来说,一款睡眠追踪器,可能很有帮助(自己骗自己)。

睡眠追踪器有多种形式:智能床、可穿戴设备,甚至是智能音箱的睡眠感应功能。尽管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通过类似功能的组合进行操作:用于跟踪运动的加速度计、用于跟踪心跳的心率传感器,有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下面就几种主流的睡眠追踪器,综合介绍分析一下。

第一大家族,智能手环手表

关键字:运动、心率、算法

优点:便宜、技术成熟

睡眠监测仪是监测哪些方面(不同的睡眠监测设备)(1)

常见的智能手表睡眠追踪

最常见的一类,活动记录或跟踪手腕运动(使用 IMU惯性传感器)和测量睡眠期间的心率(光学传感器)。算法将分析运动和心率数据,并计算出佩戴手表的人是处于深度睡眠、轻度睡眠还是快速眼动睡眠。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所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该算法分析不同的变量并提供睡眠分数。

睡眠监测仪是监测哪些方面(不同的睡眠监测设备)(2)

用于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睡眠追踪器

还有一些可穿戴设备专为睡眠跟踪而设计,它们测量血氧饱和度 (SpO2),类似于脉搏血氧计。

手环手表带有睡眠监测功能也是标配了,其实发展了这么多年,算法也比较成熟了。

第二类,无接触式睡眠监测

关键字:雷达、心率

优点:不受束缚

比如,一些智能音箱。

睡眠监测仪是监测哪些方面(不同的睡眠监测设备)(3)

Nest Hub 睡眠监测

这种无接触的工作方式略有不同。心脏本身就是一块肌肉,每次跳动都会通过身体发出冲击波。即使在平静的情况下,这些波浪也可以通过合适的设备检测到。比如,Nest Hub 的睡眠感应功能使用了 Soli,这是一种微型雷达传感器,可以捕捉到体内甚至亚厘米以下的运动。这种低频雷达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跟踪睡眠——这对不喜欢可穿戴设备的人来说是一个好处。

Soli 甚至可以穿过衣服或厚厚的被子!!

这个,有点意思了,一开始Soli做宣传的时候,只是在讲精细识别的隔空手势控制,没想到soli最终给用到了做心率监测上。

还有一些使用麦克风监测睡眠声音(例如打鼾)和其他环境噪音,以评估每晚的睡眠情况。

第三类,智能床垫

关键字:心率、以及…… 昂贵

优点:能调节,闭环式体验

睡眠监测仪是监测哪些方面(不同的睡眠监测设备)(4)

智能床垫无疑是价格最高的,那么优势在哪里?

前面两种只能监测,然后给你一个建议和报告,(当然,上面提到的Nest Hub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控,是可以调节空调什么的)而智能床垫可以直接调节,比如调节床温,再牛掰一点,可以实现自有调整角度。当然,价格也是不菲。

睡眠监测仪是监测哪些方面(不同的睡眠监测设备)(5)

智能床垫监测心率

传感器有光纤的,有压电薄膜(压阻传感器)的,有MEMS传感器(主要是加速度传感器),还有雷达波的。说起来和上面两种技术无差别,都是获取心率的数据

睡眠监测功能有多准?

并非每个睡眠跟踪器都使用相同的算法,因此准确性可能会有所不同。还必须考虑人为因素;即使使用医疗级多导睡眠图技术,准确率只有 95% 左右。个人之间的差异占了 5% 的差距。

Nest 检测系统的睡眠-觉醒检测准确率为 87%

而专业的品牌,即使Fitbit,号称分析了超过 40 亿晚的 Fitbit 睡眠数据来测试其设备, 平均准确率也只有约为 70% 至 80%

至于床垫,这个没有官方的数据,目测不会太准,毕竟干扰因素太多了。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以为是手环手表的更准一些,居然是无接触的睡眠监测赢了,也可能是谷歌家的技术厉害,因为毕竟Soli是从2015年就开始宣传了。

总结:睡眠监测哪家强?

终极大法,少看手机,就这样。港真,睡眠报告我都懒得看,睡眠?随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