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共享经济再出一匹黑马,那就是披上AI外衣的无人商超项目,有人更是预测它将成为继共享单车的下一个风口,无他,无人商超是一个可以给投资人讲出动听故事的好项目,中国的投资机构不是缺钱,而是缺会讲故事的项目。

马云无人超市成功吗(马云的无人超市)(1)

于是乎,无人商超悄然开花:今年6月初,大润发孵化的无人收银便利店登陆上海,号称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7月3日,其宣布完成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GGV纪源资本,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机构跟投;与此同时,7-11、罗森要推自己的无人便利店……

6月底,娃哈哈宣布和阿里巴巴扶持的深兰科技,一起合作搞TakeGo无人智能零售店,首个尝试项目为“淘咖啡”;马云更是和宗庆后联手宣布: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开展10万家无人超市!

紧接着京东CEO刘强东也正式宣布:要在全国开设50万家京东便利店、以及大量京东无人超市!

扯远了。虽然概念来了,但真正火起来的还是马云,无他,因为它是马云,相较于其他无人超市的玩家而言,马云代表着足够多的数据,也有足够多的工具。媒体这样形容它:从概念到落地,速度快到让人猝不及防;这将是一场波及全中国零售行业的大风暴,高成本的便利店、超市未来的生存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无利可图。当然,也有媒体说,不顾民生和当前情况,一味的求发展创新,就是耍流氓;虚拟经济害死人,购物大大方便的同时,假货也充斥着人民的生活……

现实究竟如何?!以某乎上用户晒出的淘咖啡商品中的RFID标签为例,该用户称这个无人超市是人脸识别 RFID技术,而据点赞数最多的RFID介绍:该技术的问题在于它是个自扰系统,一个扫描平面上每多一个Tag(标签)正确率就降低一个数量级。意味着,你的商品堆叠数每增加1,你就要增加1个数量级的扫描器个数和扫描时间来维持相同的错误率。

马云无人超市成功吗(马云的无人超市)(2)

无独有偶,华尔街日报曾报道,AmazonGo店铺同时容纳超过20名消费者,就会影响摄影头的识别系统。

显然有技术含量的,能够真正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的用户自助检测和跟踪识别系统,是这一版的RFID并不具备的。

显然,假若AmazonGo的数据权威,短时间内无人超市很难大规模出现,毕竟哪个超市也不可能一天只接待20名消费者。

与此同时,更有人提出来这样的疑问:这种无人超市的出现,究竟是测试诚信还是考验人性?比如说有谁进去,口渴拧开了一杯水喝了两口又放回去,谁来监管、谁又知道?!要知道,现阶段这种事情几乎无法避免。另外,超市还需要理货,货架上的东西弄的乱七八糟怎么处理呢?虽然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占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而且,这种心态会传染,当一个人得益以后没有惩罚,时间长了,观望的人也会加入行列。

其三,两年前芝麻信用在北京、杭州试验了两家无人超市,没有收银员,购物付款全部自助,真实付款率达到了82%,也就是说另外有18%的人没付款,如果再加上无人超市并不低的改造费用,单从这一点上来讲,商家未运营就要先两方面亏损。

另外,据网易新闻报道,位于上海的“缤果盒子”曾多次出现机器识别错误问题,一名女士在购买盒装王老吉凉茶时,系统将其中一盒识别成了瓶装冰红茶。另有一名男士在结账时没有注意到有一件商品未识别出,出门时就响起了警报,而当他折返回去重新支付时,系统一直出现错误,已支付过的商品又会被重新计入总额中。显然,这样问题的出现,代表着系统优化并不会100%保证零差错率。

马云无人超市成功吗(马云的无人超市)(3)

当然,更有用户在社交网络上这样奚落无人超市:店内的工作人员都快比购物者多,还必须按照指定的动作进行操作,这也能算是无人超市?难怪有人这样调侃:这不能叫无人超市,最多只能算是无人沟通超市吧?!买东西,如果不是很着急,我还是喜欢有人对我服务,无论是服务员的语言、表情,还是对客户积极的情绪,都能丰富我的购物体验,而且能更大程度的达成成交。

即便技术上没能让业内人士信服,即便初衷上没达到大家预期,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造声势上,马云显然收获不小,现在知道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无人超市的网民没有80%,也有60%。无人超市概念更是在马云的带领下瞬间大火,不得不让人感慨榜样的力量。只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无人超市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无人超市的真正运营还需要依赖信用体系的完善,不知道在芝麻信用体系的支撑下,马云爸爸的无人超市最后会做得怎么样?!

说到这里,想起了亚马逊当年推出的无人超市AmazonGo,不同于AmazonGo的仅仅是谨慎测试但尚未向公众开放,中国的无人商超已经开始试水,而阿里之所如此仓促推出无人超市更加耐人寻味。原因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快速布局,抢占入口,最深层次的个人以为还是在于现在的线上流量贵、获客成本高(现在线上获取一位用户的成本可能会超过500元),导致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获客方式开始转向线下(毕竟线下的付费用户随处可见)。中国经济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传统零售行业环境已发生剧变,特别在消费需求、营销模式等重要方面。伴随着智能硬件、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革新以及智能互联网的深度渗透,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正成为市场新风口。传统零售业亟需转型创新,拥抱智能互联网,这是零售行业的共识。

所以今年才出现相继出现了迷你KTV、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以及最新的热点无人商超,而这个风口恰恰反应了一个趋势——向线下要用户,要增长。在这方面,深圳益佰年早已先行先试,以保千里集团平台型智能云屏等智能硬件为核心载体,基于对消费人群的大数据统计与云计算分析,以互联网工具,以文化娱乐为IP内容,打通渠道、媒体、电商、物流等相关环节,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跨界全营销平台,助力传统便利店在零售O2O的转型道路上快速升级,打造一个连接消费者、广告主、客户共生共赢的良性新零售生态。最新消息显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大综艺·墙来啦!》、《分秒必争·大兵小将》、深圳卫视《饭没了秀》著名节目主持人强子及其团队亲临益佰年总部,对益佰年模式高度赞扬,不免让人猜测其接下来的大动作是否和儿童产业链(毕竟儿童才是未来的希望所在)有关之外,也更加确定益佰年新模式的可行,难怪有媒体这样形容:为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零售发展开拓了一片全新领域。

只是两者的区别在于阿里的优势是足够多的数据,益佰年背靠的是保千里的智能硬件,一软一硬,方法不同而已。当然,最后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且看潮退后谁还在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