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友称其在某水果店以促销价(约10元/斤)买了一个约10斤重的榴莲,本以为实惠划算,但回家剥开后发现,近10斤的榴莲却只剥出了1斤左右的果肉,而且有一房果肉生涩。随后立即联系商家,工作人员回复:买榴莲就像买,也是看运气的事情。顾客不接受商家的说辞,随后媒体介入调解,商家称:该顾客所购榴莲为促销商品,且由顾客自己挑选,而且对于榴莲这种水果,出肉率不能保证。最后经过多番调节,店家送了果品给顾客作为补偿。

关于生鲜商品的消费纠纷常有发生,起因也多种多样,上述纠纷起因在于果品较低的出肉率,水果店虽非有意为之,但在品质把控、售后服务方面有待提升。同时,这也又一次印证了榴莲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其实,榴莲的出肉率并非完全“未知”,我们可以从商品的外部特征中,对榴莲的鲜度和成熟度进行预估判断。关于辨别榴莲品质、熟度的方法我们曾多次分享过,列举几种实用的方法:

榴莲的成熟度怎么辨别(买榴莲近乎买了个壳)(1)

(图文无关)

一、基础观察法,即观察榴莲的整体情况,表皮有无烂刺,果刺是否丰满,榴莲是否开口等。

二、手感辨别法,即轻晃感受榴莲果肉与果皮之间的空隙感,成熟度较好的榴莲,果皮与果肉之间有一定的分离感。

三、按压法:即按压表皮(果刺与果刺之间的空隙),如果可按压程度较大,则表明其成熟度较高,周转期较短,最好1天之内售出;如果可按压程度适中(能按压得动,但幅度不大),这种榴莲成熟度适中,品质较好;如果表皮按压不动,则表明该榴莲品质存在问题。

四、按捏法:即按捏相邻果刺,如果果刺有可捏得动的韧性,表明成熟度较好,如果按捏果刺费力,有生硬的手感,一般表明其成熟度较差。

其次,促销商品虽然在价格方面给出了折扣,但品质不能大打折扣,促销商品可以适当降低规格等,从而争取给出相对较低的促销价格,即使是促销商品也不能选择低质量的商品,如上述新闻中与正常出肉率偏差较大的榴莲。如果门店需要做榴莲商品促销时,可以选择开口榴莲,其价格比正常品质的榴莲要低,如果能保证周转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选其作为促销引流商品,但这种榴莲极易损耗,一定要确保周转速度,做到日清。

最后,那么对于榴莲这种容易出现客诉的单品,应重点关注其品质的变化及日常保鲜操作等。如果不慎出现了关于品质问题的投诉,如出肉率极低等,商家应耐心处理,依情况做出退换、赔偿等处理,这样才能高效解决问题,赚取良好的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