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芷江最好看的地方:寻一段远去的时光(1)

(每当晴日,芷江古城的居民喜欢到龙津风雨桥下的码头洗衣服。通讯员 杨志东 摄)

翘角、批檐、吊葫芦……古朴的侗元素,在色彩斑斓的夜幕里,温柔绽放!

氵舞水依依,鼓楼唱和,风雨桥影落清波。

这里,是芷江。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出土文物证明,远在旧石器时期,氵舞水沿岸已有原始人类活动。商周属楚黔中地,秦为黔中郡地。西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 年) 置无阳县,为芷江建县之始。1945 年8 月,中国抗战胜利洽降在芷江举行,芷江因此声名远播,成为抗战历史名城。

走过漫长的烽火岁月,这座名城,在发展,在壮大。

斑斓夜色,最美芷江!时下,“去芷江看夜景”成为周边游玩的新风尚。

然而,你所不知道的芷江,有安静的小巷,有千年的四合院老屋,还有无声的青石板路。早春时节,我们走进芷江老城,触摸老屋,与老者交谈,去聆听一座古城不一样的交响。

伞巷生活:明清时期的富人区盼春来

阳光下的被褥,散发着太阳味道。闲暇的老人,靠着门槛,眠在温暖的阳光里。2 月26 日,记者在芷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工作人员蒋国经的陪同下,来到北街老人巷沈从文的故居。

“坐吧,随便看。就是家里乱了点。”女主人李福莲赶忙将记者迎了进去。“这里是老房子,公租房,房管所再三叮嘱我们,注意用火,不能随意破坏房屋。”李福莲说,在这个房子里,她住了20 多年。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栋三间房的老屋,一直都是老样子。而门口悬挂的“沈从文旧居”几个字,也让她的房子颇受欢迎,经常会迎来一些参观的游客。“政府说了,是文物。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们一家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房屋。”李福莲笑着说。

湖南芷江最好看的地方:寻一段远去的时光(2)

(沈从文旧居,李福莲在门口晾满了床单。本报记者 史琴 摄)

历史的镜头停留在1919 年,第二次从军的沈从文随母亲举家搬迁来到芷江,投奔时任芷江县警察局长的五舅,沈从文就在警察局谋了一份差事,他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抄写违警处罚条子。当时,芷江是沅水上游一个大码头,即西门码头。加之芷江自古以来又是官道,每天要宰杀数十头猪、牛,当时每天猪征税640 文,牛征税2000 文。

为防止宰杀猪、牛漏税,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常常跑遍了索子街的每一个屠宰摊点。由于从事征税工作要与各式人物交往,沈从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尤其是那些屠户。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我当时的职业,到容易去和那些专诸、要离后人厮混。如喜欢喝一杯,差不多每一张屠桌边都可以蹲下去,受他们欢迎……”

1922 年,沈从文在芷江最可投靠的这位警察局长因患肺病去世,随之沈从文也失去了依靠,他的生活和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后来,沈从文在新书报的影响下,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依依离开了芷江,沿着侗乡吊脚楼下的沅水,孤帆远影,穿过那茫茫无际的洞庭,只身北上,开始寻求真正的人生。

而今,走进沈从文的旧居,古色古香的棱角仍在,安静的阳光里,依稀可见历史里的人来人往……

“走,咱们去伞巷看看。”蒋国经告诉记者,芷江的古城生活,主要聚集在伞巷片区。

从北街往右,我们随便钻进一条巷子,外面的喧闹瞬间被隔断,恍如隔世。在这里,青石板细语呢喃。巷子的两旁,封闭式的围墙和风火墙,经历无数个春秋的风雨洗礼,低矮,斑驳。

湖南芷江最好看的地方:寻一段远去的时光(3)

(阳光洒在伞巷,安静美好。本报记者 史琴 摄)

巷子里,89 岁的彭月莲搬着小板凳,静静地梳着那头白发,一只猫,守候在侧。隔壁邻居张绍萍老人来串门,两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长里短,阳光,将老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走进彭月莲的房子,虽然简陋,却整洁干净。“伞巷是我们芷江的文物呢,好多人都来这里参观。”彭月莲骄傲地告诉记者,在她孩提时,老人们就告诉她,伞巷为明清时期富商的聚集区,那个时期,清灵的芷江女人出门,裹一把油纸伞,颜色鲜亮地游走在江南的雨巷。“大概,这便是伞巷名字的由来吧。”

“我喜欢这里,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和老邻居聊聊天,一天就这样简单地过去了。”彭月莲说,这样的小巷子,很适合老人居住。而在热闹的伞巷里,大家都互帮互助,很有人情味。

蒋国经告诉记者,伞巷老房子的产权,都归政府所有。现在,居住在伞巷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或者做小本经营的市民,或者进城务工的农民。在这方天地里,他们早出晚归,夜幕降临的时候,每个院子里都热闹非常,人们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诉说一天的见闻。

在宽宽窄窄的巷子里游走,每到一处,住户总会很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诉说着在这里生活的酸甜苦辣。“热闹、温暖”是所有人的感受。然而,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巷子里的老民居也面临着电力线路老化、火灾频发、房屋渐成危房等尴尬的现实。

“老房子啊,还是不要拆的好。但是政府还是要改造好啊,毕竟谁都希望住的温馨一点。”彭月莲喃喃地说道。“是啊,尊重原样,进行改造,让我们住得更好一点。”一旁的邻居,凑过来纷纷表示。

春天来了,那么伞巷的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湖南芷江最好看的地方:寻一段远去的时光(4)

(陶家大院内,居住在此的市民正在忙碌。本报记者 史琴 摄)

黄甲街:古驿道上处处是故事

伞巷在北。越过氵舞水向东,有一条古老的巷子,在芷江城的历史里,与伞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便是黄甲街。

明末清初,这里曾是沅州通往大西南的古驿道,同时,也是沅州府当时繁华区。而今,繁华远去,黄甲街里,只剩下写满历史的青石板路,代代相传。

关于黄甲街名字的由来,芷江文物所所长杨健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芷江,古称沅州。从公元606年实行科举考试以后的五百多年中,沅州没有一人考中进士。直至北宋宣和六年(1124 年),沅州籍同榜进士一下就中了五人,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朝廷开科取士的名单用黄纸书写,称之为黄榜,也称金榜,中进士又称甲第。于是,沅州人便用“黄甲”二字命名了这条街道,以示永久纪念。

“如果说伞巷是历史上的富人聚集区,那黄甲街,就是曾经最繁华的街区。”杨健说,据史料记载,黄甲街不仅是绸缎布市,纺织印染等作坊也会集于此。而且,黄甲街还设有武保馆,并兼办学堂等,为沅州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这里还建有许家大祠堂和宝庆等会馆,是湘西边陲十分活跃的集散地。

从风雨桥越过氵舞水河,穿过标有“黄甲街”三字的一座牌坊,便到了上黄甲街了。一眼过去,棉絮加工店、小吃店是这条街的主角。街角也有一桌麻将,全是80 多岁的老人,用来打发时间。抬头,高高的电线杆上,叉着两块腊肉,在阳光下晾晒。

正是午饭时间,酸萝卜和各色泡菜的味道,就这样在黄甲街里,肆无忌惮地挑逗着我们的味蕾!窄窄的青石板路上,居住与此的市民,端一碗饭菜,便在街上吃了开来。只见满满一大碗饭里,有香味四溢的芷江鸭,也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农家腊肉……

“我带你去看看,有好些电视剧,都在我们黄甲街拍摄的。”黄甲街的居民江水英很是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黄甲街的改造力度,不但重新改造铺设了青石板路,下黄甲街的一侧,还修建了仿古建筑群,力求和老建筑的风格一致。

一路过去,有“红军第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也有“宝庆会馆”。这些文物保护单位,而今,都是炊烟袅袅,普通人家居住于此,过着简单的市井生活。

“这里,一片废弃的地方,看到没有?就是因为发生了一次大的火灾,好好的房子全部烧掉了。”江水英说,老房子最怕的就是消防安全。2014 年,因为用电疏忽,黄甲街17号烧成灰烬。“可惜了这么好的房子了。”江水英说,现在,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宣传消防,确保不再发生类似大的火灾。

而更让江水英欣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芷江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黄甲街走一走,看看古迹,寻找历史。“游客多起来,这样,我就可以在这里做点小生意了。”这个朴实的乡下女人告诉记者,她的老公在芷江城里打工,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她多希望在家门口的旅游旺起来,这样,她就可以谋一份生计,帮老公减轻负担。

古城之恋:为人居老屋,找一条更美的出路

两天的时间,我在芷江当地人的陪同下,走过老人巷、伞巷、黄甲街,也在氵舞水旁的吊脚楼闲坐,还去了文庙、天后宫……每到一处,那里都承载着历史,写照着文明。

而在芷江文物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更是在氵舞水河东岸的黄公堤,去寻觅了新近发现的千年古城墙。走在古城墙的脚下,我捡起了散落四处的一块城砖的残骸,虽然历经漫长的岁月,这坚硬的碎片上似乎仍留有磨蚀不去的力量和烽烟痕迹。

是的,这一座,虽历经风雨,虽逐渐长大,却无处不历史。

湖南芷江最好看的地方:寻一段远去的时光(5)

(芷江县城的居民保存的老式木床。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为保留城市的经典记忆,芷江投资8000 万元新建了明清古建筑群、侗族吊脚楼群等文化建筑,对索子街、黄甲街等古街古巷进行了改造,对沈从文、熊希龄等名人名居进行了维修保护。”杨健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芷江文物所致力于全县文物的保护工作。在他们看来,改造黄甲街、伞巷这些老旧居住地,势在必行。然后,改造的前提,还是要尊重历史,加大保护力度。

据介绍, 在芷江城市规划里,主要是在提炼芷江地方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古城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单个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立古城保护框架规划,明确保护内容、等级与范围。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城市与自然共生等城市规划生态思维观,完整保护古城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重构地方风貌。

2015 年10 月,芷江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对县城伞巷、黄甲街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民居、文物古建等保存及基础设施状况进行了一一排查,初步制定了整治修缮措施。

如同这春日里明媚的阳光,伞巷、黄甲街这些古城区的发展之路,越来越明朗。相信届时,老人彭月莲的微笑,会更加灿烂。

时光远去,而历史,从未走远。

古城的青石板路,沉淀过往,为我们留下的,还有充满人情味的温馨生活。(本报记者 史琴 通讯员 龚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