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较真,于是发明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种话。

用来表达自己虽然卑微,但决不容别人小瞧的骨气。

要我说,十分不必。

越不拿自己当回事儿的人,活得越好。

说不定还能借此破了我执,得大自在。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不拿豆包当干粮”的人物

就是济公。

01

南怀瑾讲终日吃饭未曾嚼一粒米(别拿豆包当干粮)(1)

天台山国清寺

济公原本还真是块“干粮”,可能还是属于“精米”一类的细粮。

不同于后世演绎的丐帮帮主形象,济公出身官宦世家。

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爸爸曾经跟着宋太祖赵匡胤一起打江山。

灵隐寺的济公故事壁画

济公的本名叫李修缘,也有说叫李心元和李修元的,但不重要,都是老李家的后人。更何况,古话说,僧不问姓,道不问岁。

李家自祖上以来就有积善信佛的传统。

家族里不仅出了许多将才、名士,更有许多人本身就是带发修行者,在禅宗临济宗是挂了号的。

所以,济公从小便对佛法耳濡目染,也避免了纨绔子弟的习气。

济公的父亲在四十岁的年纪才有了他,在平均寿命不长的年代,早早地撒手人寰,母亲也未能长寿。

十八九岁的济公在双亲亡故,守孝期满后,毅然决定逃婚出家。

第一站便是国清寺,在这里得了道济的法名。

国清寺本为天台宗祖庭,在当时已位列禅宗五山十刹。

背着“罗汉转世”这个大IP的济公一来,便成了国清寺的“红人”。

“你不是罗汉嘛,那你表演个神通给大家看看。”

“罗汉还逃婚啊,我看是六根不净。”

佛门净土也不得安生。

久而久之,少年济公便对这里也升起了出离之心。

03

南怀瑾讲终日吃饭未曾嚼一粒米(别拿豆包当干粮)(2)

此后的几年里,济公一边参悟佛法,一边参访寺庙。

二十岁那年便参透了性空一本。

然而,心中却渐渐升起苦闷来。

苦闷在于,依照佛的戒律,得了道有了神通,但如果要用神通便是犯戒,可如果不用,眼睁睁看人受苦,便是更大的罪过。

于是,济公便走上了一条装疯卖傻、喝酒吃肉的非主流之路。

有一次,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

仆人贪吃,路上偷吃了一只鸡翅。以为能瞒天过海。

结果济公吃光鸽子后说:“你是不是路上偷了嘴?”

仆人不承认。

于是,济公笑眯眯走到他面前,一呕,吐出了两只活蹦乱跳的鸽子,其中一只少了一个翅膀。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记录了这则故事。

自欺欺人这种事,就算没有济公点破,也是万万做不得的。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如果你也能像济公一样,吃过酒肉后能吐出完整的活鸽子,那也便有了破戒的底气。

04

南怀瑾讲终日吃饭未曾嚼一粒米(别拿豆包当干粮)(3)

事实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后,还有两句。

叫做:“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可惜人们都选择性地遗忘,给混不吝找了完美借口。

全然忘记,济公是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

不过,他的种种行为在当时也并不都能为人所理解。

可能并没有后世文学作品中那样夸张,但在恪守戒律的人眼中,也算严重犯规。

比如,他曾面对西湖美景时,口出狂言:“愿化西湖作酒池,一浪来时吞一口。”

又比如,他在别人指责自己吃肉的时候,怼了一首偈言过去: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这世上本没有小鞋穿,怼的人多了,也便懒得脱下来。

济公在灵隐寺修行的时候,方丈瞎堂慧远法师对他信任有加。

当一众僧人跑到方丈跟前告状时,慧远法师却义正言辞地说:

“禅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

从此,济公就有了济癫的外号。

05

南怀瑾讲终日吃饭未曾嚼一粒米(别拿豆包当干粮)(4)

虎跑寺的济公塔

济癫一癫就是六十多年。

佛说众生平等,皆有佛性。

这佛性体现在,哪怕是最普通的凡人,佛性也不会减少一点点,再伟大的圣人,佛性也不会增加一点点。

然而,凡夫常被烦恼覆盖,佛性不能显现,便需要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众生示现。

这也便是济公的使命。

千百年来,济公都在以行动和传说告诫众人: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而且,还必须经过长时间地、持续性地考察和磨练,才能真正接近真相和永恒。

南宋嘉定二年(1209)初,虚龄81岁的济公画了一幅画,画上有一行诗: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是年五月十四日,济公在净慈寺圆寂,临终前,济公也留有一则遗偈: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最后,济公火化于虎跑寺,舍利如雨。

弟子在寺内建塔供奉。

为了纪念济公,灵隐寺还在罗汉堂单独塑了一尊济公像。

相传有求必应,但必须带酒。

于是有人在酒杯里供酒,早上倒下去,下午就没有了。

后来一个方丈对着济癫像大骂:你活着不正经,现在还不正经,从今以后要守戒,不准喝酒!”

从此便不给济公供酒了,不置可否,以为笑谈。


【万能鹿闲谈】

阿罗汉的一种译法叫破贼。

这贼不是梁上君子,而是烦恼。

破贼,就是破烦恼。

作为阿罗汉转世的济公,破掉了自己的烦恼,也解了千百年来,凡夫俗子的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