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 磊


内容摘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双基能力、三维目标、综合素质等的聚焦强化版和升级转型版。本文将美术校考纳入面向2035年国家文化战略需要、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美术与设计类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中,并以核心素养贯穿其中,旨在通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核心素养考试的内容改革等,以期美术校考能走出应试美术的羁绊,更能契合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符合美术人才成长规律,更好地满足未来国家对高水平文化艺术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 美术校考 双基艺术类高校 文化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全面吹响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角。作为全国艺术类高等院校,尤其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0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和18所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高校,如何将高水平文化艺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供给,转化为充分满足面向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人才战略需求,是一项关键而又紧迫的任务。

美术与设计类(以下简称“美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是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拔、培养美术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17年在新课标修订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育人的本质和针对性更加明确。反映到美术校考上,从“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到“核心素养”,使考试标准的形态从作品呈现标准(双基)、作品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考生成就标准(核心素养),即以考生应该达到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作为美术校考标准的纲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核心素养考试的内容和标准等就成为我们反思校考改革的重要话题。

一、建构美术校考核心素养的背景和意义

面向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不仅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在全球确立中国的文化与价值地位、全面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国家宏观层面与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相协同的总体战略架构,这是“基于高度凝练中国文明认同型国家文化比较优势而提出的‘十四五’及未来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和政策路径的基本策略”〔1〕。

国家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硬实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软实力。未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培育和推广,将有力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主要体现在:第一,美术推动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深入互动。美术对文化的创造,既包括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包括对新文化或流行文化的产生提供精神营养和借鉴,这就需要具备创意实践以及美术表现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第二,美术推动经济与文化的深入互动。文化品性与美术手段是提高经济、产业和产品感知质量和文化品格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和审美,文化可以让产品超越流水线,赋魅人的灵性,塑造具有文化触动力、经济持久力和价值渗透力的形象资产,这需要具备文化理解与审美判断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第三,美术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入互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颠覆性科技创新及其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普及应用,在改变艺术生态、催生新兴艺术业态、变革艺术生产方式、引发艺术消费革命等方面影响深远,这更需要具备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信息媒介与科学素养等的支撑。第四,美术推动本民族文化与域外异质文化深入互动。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上重建21世纪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系统和文化象征符号系统,提高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能力和效果,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以及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应当说,核心素养是连接国家宏观文化战略、培养目标与考试招生的粘合剂和连接线。确立面向2035年美术校考的核心素养,既要回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文化艺术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更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这是基于素养驱动下美术校考政策制定的核心。在确定面向2035美术校考核心素养架构时,既要与时俱进,丰富和充实造型、技巧、色彩等通用维度素养的内涵;也需要适时引入诸如审美素养、信息素养、创意实践等职业维度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更要重视批判性思维、感知质量、文化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非具体的行为素养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考虑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元认知与可迁移、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等跨领域的战略素养,以满足国家战略所需。

美术类艺术联考院校介绍(基于素养的视角)(1)

不同国际组织、国家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二、美术校考中知识、技能、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2〕。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便能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为此,他们基于对未来公民素养的追问,提出了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21世纪核心素养(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关键素养(Key Competences,欧盟)、综合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澳大利亚)、共通能力(Generic Skills,中国香港)、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ies,中国)等理念。这些理念甚至成为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的基础而普遍受到重视。

怎样理解美术校考中知识、技能、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以素描为例,形式美法则是知识,点线面体是技能。知识、技能要变成能力需要有真实的情境,而省级统考检验的重点应是知识、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水平,这就是能力。

有了能力不一定有素养。什么是美术核心素养?个人认为,写实造型就是关键能力,感知质量就是必备品性,同理心或共情意识就是价值观念。如在中国传统造物艺术中,要表现道,就需要器,形成器又必须通过技,拥有技又必须从法,要运用好法则必须把握好度。这也是道与器(素养)、器与技(能力)、技与法(技能)、法与度(知识或经验)的相互关系。因此,美术核心素养是靠学生自己在自然、生活、社会、经历等体验中感悟出来的,不单纯是靠教师教的。教师教的美术知识、技能或能力是学习的阶段性目标,是通向美术核心素养的手段,其本身并非校考的最终目的。

现在艺术类考试越来越严格,考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也越来越强。但美术核心素养依旧不是人人都具有。比如,如何表现一串葡萄?只要用写实的手法或真实的色彩描绘出“水果意义”上的静止纯洁、晶莹剔透就很成功。如果是具有创造性或批判性思维素养的人,他就可能“画知不画见”,把美丽的葡萄画成具有“动物意义”上跋扈恣睢、凶残贪婪的形象。因为作为水果的葡萄,一旦被压榨变成酒后,便有了动物的生命和冲动。再如,造型法则没有告诉你在疫情肆虐的生活中如何实现自救和保持自信,这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美术素养底蕴的。如果是具有同理心或共情价值观的人,会通过观察、参与和感受他人,了解他们的经历和动机,从而洞察更多所关注领域的有益信息,使自己深入沉浸到他人所面对的问题环境中,以便抛开自己的偏见,“跳出框框思考”,为创建的问题找到创作或设计的解决方案;而缺乏美术核心素养的人、没有同理心等价值观的人,就会陷入言听计从、我行我素的行事泥潭。所以,素养不是不要知识,也不是不要技能和能力,但是知识多不一定有素养,能力强也不一定有素养。这就是校考中美术素养跟美术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区别,也是与省级统考最大的不同。

美术类艺术联考院校介绍(基于素养的视角)(2)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图像分析与创作技法课程作业

三、美术校考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分类

近些年,无论是统考还是校考,我们的“应试美术”也培养了一些素养,如死记硬背(记忆)的素养、画见不画知(重复性技术)的素养、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素养等,应试美术的速成化和教条化使之成为压抑学生的工具,“由此便出现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3〕。在构建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素养都是低端素养,既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无法满足“为国选才”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相对于分数至上的“应试美术”,面向2035年美术校考的核心素养,归纳起来,应着重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应站在“需要成为什么”“怎样成为什么”的行为层面,运用形式、造型、结构、材料、概念、媒体和各种美术技巧进行制作的美术表现素养;第二,应站在“还能联系什么”“还能发展什么”“还能改变什么”的心理层面,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从多视角、多层面联结融汇、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多个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的创意实践素养;第三,应站在“期待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必须成为什么”的物态层面,把握所创作的视觉形(意)象能对他人、社会、环境产生共情牵引和集体反应的审美感知素养;第四,应站在“通过什么”“依托什么”“接受什么”的媒介层面,识别、解读、评价和有效利用作品、图像等视觉符号的内容、形式、意义、技术、风格以及文化价值的综合图像信息素养;第五,应站在“为什么是这样”“优势是什么”“还能发扬什么”的人文层面,通过对中国造型造物观念运用、美术跨学科互动和美术现象分析,形成对社会、文化、历史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国家认同和全球意识。

美术类艺术联考院校介绍(基于素养的视角)(3)

美术校考中“认知型”与“认识型”评价要素的对照图

四、对美术校考素养转向的思考

核心素养之于美术校考意义深远,这里主要结合校考内容改革谈三点。

第一,构建我国素养本位的考试评价、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体系。理顺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的关系,打通选拔、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边界赌点,解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课标失范的难点,消除单一化、片面化、机械化、功利化应试痛点,各艺术类高校尽快建立基于培养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标准和基于校考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标准两大系统,实现“招培就”三位一体“素养化”全覆盖。

第二,将核心素养的内容纳入美术校考,实现“认知”型考试与“认识”型考试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画见又画知”核心素养评价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应试美术不仅简化和剥离了俄国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西方现代绘画认知性、自主性,而且长期忽视对中国造型艺术“画见又画知”传统准则的学习运用,产生一批批缺少灵魂、缺少感悟、缺少个性、缺少创造的“社会水泥”〔4〕。如画面过于偏重理性、依赖度量、偏爱形式的确定性和完整性,极力追求线条清晰和造型准确的写实风格,甚至极尽精细、繁缛与雕琢之能事,这种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完法和定法,而忽视“写形”与“传神”、“立象”与“尽意”、“观变”与“穷理”、“生疑”与“尽性”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也等同于僵法、死法,不仅肢解美术校考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而且也极易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的残缺不全。

第三,核心素养体现的是“关键素养”“跨学科素养”“创造性素养”和“价值观素养”,实现知识、技能、能力从学科逻辑转向素养逻辑,是美术校考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的重要依据。传统上,我们习惯以学科知识结构及其知识发展逻辑为依托确定美术校考内容和考试方式,虽然路径相对明确,但学习和考试内容越选越多,所选内容无非是追求对自然样态的描摹或表象的相似,欠缺“以形写神”“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等透过物的表象认识物的本质,以此创造出复合之象并提升为主体情感意象的核心素养。这对未来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几乎没有保障。只有将美术校考内容和方式的确定依据从知识、技能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技能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亦即把美术表现、图符解析、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置于一个综合的本体层面上,赋能关键能力,去捍卫知识、艺术、精神和人的价值,才是组织美术校考的真正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面向2035年的美术校考,不同于以往围绕“双基”和“三维目标”开展的美术类省级统考或校考,而是将校考纳入国家文化战略需要、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美术类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中,并以核心素养贯穿其中,使得美术校考更能契合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符合美术人才成长规律,更好满足未来国家对高水平文化艺术人才的需要。(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创新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1ZD25)

注释:

〔1〕傅才武《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设计》,人民论坛网,2020年11月13日。

〔2〕[东汉] 班固《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是中国最早提出“素养”与“报效国家”之间重要关系的论述。

〔3〕[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4〕[德] T. W. 阿多诺等著《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孙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策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2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