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不动产过户手续,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当天就能全部搞定,最快1个小时出证”市中心城区某房产公司业务人员余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快捷背后是信息串门的无形推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深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深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改革风劲逐浪高)

深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现在办不动产过户手续,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当天就能全部搞定,最快1个小时出证。”市中心城区某房产公司业务人员余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快捷背后是信息串门的无形推手。

让改革红利“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眼下,像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服务改革这样的故事不断在南阳各个领域发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行动导向,切实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改革破坚冰、拆壁垒、解痛点、疏堵点,为加快南阳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动力、添活力、提效力、聚合力。

动能转换蓄实力

改革愈深,活力愈足,动力愈强。

过去一年,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发展活力十足、动力强劲: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5家、居全省第一;

全市新入库“四上”企业567家、稳居全省第二,新增市场主体26.2万户、累计达92.9万户,总量居全省第二;

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50亿元,南阳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全国105个跨境综试区的考核评估中位于第二档;

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620户次40.79亿元,累计办理制造业缓税1.43万户12.17亿元……

我市聚焦“5 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育链行动,实施大企业集体培育“头雁”计划,制定《关于加强工业企业(项目)培育壮大工业企业群体的意见》,有序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达效率均居全省前列。

科技创新培育改革“动力源”。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宛人才强市战略,全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71家、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构建“1 1 20”人才政策体系,成立1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才贷”“人才险”,完善“全职 柔性”引才机制,新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8800余人,其中博士290人、硕士689人。

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成立减税退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推进税费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发展增活力提信心。南阳市“河南省财税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查询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开创了非税收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新局面。优化整合我市存量基金,设好用好增量基金。市财政向市人才集团拨付3000万元,设立南阳市人才发展基金,向市产投集团、南阳豫资公司分别注入资本金3000万元,用于分期分批设立省产业投资基金南阳子基金和城市更新发展基金。

改革与开放结伴同行、相互促进。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增量、促转型的关键举措,成立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组建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中部地区“五大战区”招商专班,着力招大引强、招先引优、招新引特,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85个,投资总额7020亿元。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行“管委会 公司”管理模式,积极推动“三化三制”改革,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生态底色好,发展动力才能持续强。编制完成《南阳市2030年前碳达峰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白河流域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EOD试点,成功跻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成为我国长江以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年完成森林抚育70万亩、造林78万亩,面积全省第一。

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把握扩大开放、科技、人才、投融资等新常态大逻辑,孕育新动力;文化体制改革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软实力;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致力管好“关键少数”,向深层次挺进……

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举措的稳步实施,持续推动南阳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赢得了主动和优势。

优化环境强“磁场”

多个部门办理业务,如今只需“一窗办”;拿一堆证明材料办事,现在只要一张身份证……随着我市“放管服效”改革的持续深入,不用多头跑、来回跑,企业的怨声少了;结果立等可取,群众的笑声多了。

“现在开办企业越来越省心了,咱这种企业开办一窗通的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办事时间。”日前,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一位新开办企业负责人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公司印章、银行账户预审表,喜上眉梢,连连感慨企业开办的便捷。

逐梦路上,敢为人先者进,改革创新者胜!

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整治,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出3.0版提升方案,强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我市以“用户思维”改进政务服务,加快行政审批服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四减一造两提”,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

政务效能持续提升。推广应用“宛快办”APP,实现66项民生事项“秒批秒办”、397项民生事项“一证通办”、2085个事项“一窗通办”、104个主题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达到98.7%、99.3%,打造政务服务“极简极优”品牌和“无证明城市”。

同时,建立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包联帮扶市直营商环境重点单位机制,逐项对标找差、整改提升。每月5日召开政务服务效能评价和营商环境讲评会,颁发“骏马奖”“蜗牛奖”,授红旗、发黑旗,激励各级各部门比学赶超、加压奋进。

“万人助万企”活动助企纾困解难。进一步扩大包联干部范围,推动市场主体全覆盖,全市包联干部达到51630人,累计收集问题14780件,解决14774件,办结率99%。认真落实“企业家节”“企业服务日”“亲清政商日”等工作机制,召开企业家表彰大会,成立企业家学院,设立“企业生产安静日”,建立挂牌服务企业制度,持续完善企业服务中心、兴企网功能,连续举办6期企业家“畅聊早餐会”,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让改革举措升华为制度成果、转化为改革红利。我市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催生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红包”。

改革红利惠民生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我市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衣食住行教医保”,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发布,南阳市的宜居度排名全省第一。

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开展课后服务示范区、示范校创建活动,评选出课后服务示范区2个、示范校30所。开展“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心城区完全学校已建成17所,高考成绩实现“十二连增”,一本上线人数、增长绝对值、增长率均居全省第一。

“五医联动”深入推进。市中医院与望京医院合作共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正式挂牌、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成立18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覆盖215家乡镇卫生院、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能,受到省考评组充分肯定,新野县经验做法被评为“全国55个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2)”之一。

养老服务逐步完善。高标准建成1个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4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4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4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9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市182.5万老年人全部纳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居家养老“六专六好”南阳模式全省推广。

基层治理持续向好。全市平安村(社区)创建率为82.88%、平安企事业单位创建率为98.87%。全市共划分基础网格555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1.6万名。探索建立社区居民积分评议制度、志愿服务积分评议制度等,初步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南阳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

改革潮涌风帆劲,扬帆搏浪正当时。放眼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画卷正在南阳徐徐铺展。随着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改革的推进,将汇聚起磅礴力量,推动南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媒体记者 陈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