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兵肩披白布,一群群的从树林中冲出来,他们应该是冻僵了,移动都很缓慢,我们的火力对他们扫射,他们就一排排倒下,但是树林中又不断冲出更多人,我们的火力无法阻拦他们,枪管都打红了,他们仍然在继续前进,那天晚上我被这个场面惊呆了,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役。
上面这段文字,来自朝鲜战场长津湖之战后一位美国士兵的回忆。
作为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役,长津湖一直都是志愿军历史上最不愿提起的一个名字。
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一战歼灭美军13916人,俘虏美军1031人,并且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取得了惨烈的胜利。
而随着近日电影的上映,长津湖战役再一次被搬上荧幕,几十年前志愿军保卫国家、浴血沙场的故事再一次被人们传颂。
今天,我们就从头来回忆一下这场令人无法忘怀的战役。
朝鲜半岛,自出现文明以来,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臣属国。直到近代被日本帝国主义染指,朝鲜半岛局势才复杂起来。
朝鲜和韩国以“三八线”为界南北而治的局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才出现的。1945年8月9日,日本投降前夕,美苏两大盟国开始在朝鲜划分势力范围,经过协商后,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南北各占一部分。
而随着冷战时代的到来,美苏两大阵营开始转为对立,“三八线”也就成了两大阵营对抗的最前线,也是可以影响世界局势的火药库。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三八线”附近一共发生2000多起冲突,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战争全面爆发。
当时朝鲜人民军的主力,是刚刚参加完中国解放战争的朝鲜部队,这些士兵出身东北野战军,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四野转战全中国,经历了多年战争洗礼,战斗力十分强悍。
战争爆发后仅仅三天,南韩首都汉城就宣告失守。此后,朝鲜人民军继续高歌猛进,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把对手赶下大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美国牵头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8月6日美国名将麦克·阿瑟亲自挂帅,在东京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商讨仁川登陆计划。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亲自指挥,在强大的海陆空军的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
然后部队凭借装备优势迅速展开,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朝鲜人民军不得不后撤。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作为一代名将,其战略眼光十分独到,仁川登陆后的美军就像是一颗钉子,死死的掐住了朝鲜人民军的七寸,将朝鲜军截成了两段。
至此,朝鲜人民军败局已定,这场仗打下去,美军就会占领朝鲜半岛全境。
而就在这时,金日成向中国发出了请求支援的信号。
其实早在1950年5月底,金日成就曾派密使至北京会见毛泽东。当时毛主席认为,一旦金日成发动进攻,美国一定会参战。
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高歌猛进之时,毛主席多次提醒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指出仁川将会是美国登陆地点,一定要严加防备 。
但最终美军还是成功登陆仁川,一举扭转了战局。
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管。
因此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央便从河南省抽调精锐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增强边境防御。当时根据中央安排,东北边防军必须在8月底完成作战准备,在9月上旬能够出动至朝鲜参战。
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金日成节节败退,中国政府多次警告美军,不要将战火烧到朝鲜境内,只要美国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
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此时,麦克阿瑟的吉普车已经踩下了油门,“三八线”早已经被他甩在身后。
麦克阿瑟
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虽然当时国内经过多年战争,百废待兴,人民希望安居乐业,但帝国主义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就不能继续忍受。
任何国家都绝对不要低估中国人民保卫新中国的决心和力量。
此时由第十三兵团组建的东北边防军已经陈兵于中朝边界鸭绿江畔,随时可以入朝。9月24日中央军委又电令华东第九兵团从东南沿海向山东泰安、兖州集结整训,准备北上。
按照朝鲜金日成传递的战场信息,中央军委的先期部署是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需在元山和平壤以南构筑防线。
但是金日成大大的低估了联合国军的推进速度,待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时,原本制定的防线位置都已经被联合国军占领。
先期入朝的彭德怀司令员果断于10月25日,发起了“阻敌进攻站稳脚跟”的西线作战,也就是第一次战役。
在志愿军强大的攻势下,联合国军开始向南败退。但是在东线,美军第10军所属的陆战一师和美步兵第7师正加紧向鸭绿江岸挺进,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已经形成了对我西线志愿军的压力。
为了彻底解决西线战场的后顾之忧和阻止东线美军的进攻,中央军委紧急电令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结束整训和等待补充,迅速入朝进入预定作战位置”。
九兵团司令宋时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是1949年2月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各一部组成的,当时下辖第20、27、30、33军4个军,司令员宋时轮。
这支部队是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历经多年洗礼,战斗力强悍,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
当时,华野九兵团作为渡海攻台的主力,已经开赴东南沿海,正在海上展开训练。
但朝鲜战争爆发后,攻台计划暂时搁置,8月,九兵团被中央军委紧急调回山东作为二线部队,原计划先到东北沈阳适应性训练2个月,等来年开春后再入朝。
而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推进速度超出预期,也打乱了军委的原有部署。就这样,九兵团直接从东南沿海,一路北上,来到了朝鲜。
在第九兵团入朝前,为了保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总后勤部向各大军区传达了需要完成的冬装任务。
根据当时总后勤部的安排,全国各战区将筹集的军需物品集中到东北,然后所有参战部队都到东北军区进行补给。
按照原有安排,第一批入朝的部队,领取了近26万套冬装,第九兵团休整期间剩余的冬装也可以备齐,但是战场的瞬息万变彻底打乱了原有的节奏,不得已之下,中央军委向第九兵团下达了提前入朝作战的命令。
要知道冬季作战本就是兵家大忌,历史上多少次大战最后都是败在寒冷的天气之下。
当第九兵团到达东北后,刺骨的寒风袭来,马上就让这些士兵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寒冷,这时候很多士兵还穿着单衣。
当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在沈阳火车站看到先期到达的第20军士兵身上的棉衣后,大吃一惊喊道:
“穿这样的棉衣上朝鲜战场,非冻死不可!”
贺晋年命人抓紧时间从军区各大仓库搜集了不到3万件大衣,然后脱下自己和600多位后勤战士的棉衣一起脱下来都交给了20军。
但这些冬装依旧是杯水车薪,而且时间仓促,很多衣服还没送上火车,就一声汽笛,风驰电掣的向朝鲜驶去了。
当时身为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为此他多次就这个问题联系高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变也变出来这么多的冬装。
最后宋时轮准备向中央军委打电话汇报,被高岗拦下说:“毛主席和军委的领导都很忙,还是不要打扰的好。”最终,宋时轮没有打出这个电话。
但此时相比较于冬装的短缺,更为要命的是士兵和指挥官对于冬季作战经验的缺失。
不同于先期入朝作战的十三兵团,隶属于华野的九兵团,这十几年来都是战斗在冀鲁豫华东地区。
士兵们的家乡基本都是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很多来自南方的士兵甚至都没有见过雪,更不可能知道在北方冬季作战需要注意的各种情况。
不只是士兵如此,指挥官也是如此,在战斗打响之前,20军58师炮团因为不了解极寒环境下如何救治冻伤士兵的基本常识,眼看很多士兵手脚冻得发黑,便盲目地将士兵的手脚泡在热水里面,结果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伤害,很多士兵失去了手脚,炮团也失去了战斗力。
但即便是如此,那个时候的将士们并没有觉得苦,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硬是克服了这样的环境恶劣的困境。
第9兵团入朝后,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挥,迎战即将到来的美军陆战一师和陆军第八师。
根据长津湖狭长的地形,宋时轮决心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
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穿着单薄的衣服,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
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1950年的长津湖,是近几十年来最冷的一年,在志愿军行军的过程中,天空降下了几十年未见的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40度,很多战士是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雪,他们没有一点御寒的经验。
志愿军老战士刘伯清回忆说:“在朝鲜能冷到什么程度?现在讲了你可能都不敢信,一些战士的耳朵露在外面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就掉了,但是自己却一点都没知觉。”
为了隐蔽行军,伪装接敌,志愿军将士一路不能生火,不能做熟食,战士们一把炒面一口雪,长途奔袭十昼夜,终于在11月26日到达长津湖战斗位置。
当时进攻江界的美军是美陆战一师和美兵第七师。
这里我们必须要介绍一下美陆战一师,这支两栖部队,虽然是1941年刚刚组建,但却是一支经过血和火考验的部队。
整个二战期间,陆战一师历经瓜岛战役、冲绳岛战役,是从血水中拼杀出来的,先后三次获得总统嘉奖,是美军王牌中的王牌。
自仁川登陆后,陆战一师携二次大战之余威,一路北上,轻松攻至长津湖,准备一举拿下朝鲜临时政府所在地江界市。
在当时的美国人眼里,陆战一师就是美军的象征,这齐装满员的队伍是任何人都不可战胜的,他们狂妄地说道:
“陆战1师有着最典型的美国军队的最好的品质,如果谁能打败这支军队,那么他就可以赢得朝鲜战争甚至全世界的战争,因为他们是我们军队中最精锐、最优秀的。”
因此当1950年11月2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在长津湖畔向西北眺望的时候,鸭绿江畔已经尽在眼前,收起望远镜后的史密斯会心一笑,在他眼中,剩下的距离只是一片坦途而已。
此时根据美军的情报显示,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准备围歼陆战一师,史密斯看后淡然一下,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将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他知道自己手中部队的战斗力,对于拿下江界,他有十足的把握。但是让史密斯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的不远处,十余万志愿军早已经潜伏在那里,扎好了一个口袋,静等陆战一师入笼。
和志愿军糟糕的补给状况不同的是,美军强大的后勤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1950年11月23日,是美国传统的感恩节,为了让士兵们在战场上也能庆祝节日,正在向鸭绿江挺进的美陆战1师,在小路边安营扎寨。
当天士兵的伙食非常丰富,不但有烤火鸡,还有各种各样的甜点,甚至还能喝上几杯红酒,每个人都是欢声笑语,完全没有战争的感觉。
美军士兵清一色的羊毛内衣,外面是厚厚的防雨防寒服,身上的装备也都是适应严寒作战而专门定做的,可谓是保护到了牙齿。
对于这些装备,我们的官兵别说见过了,听都没听说过,即便是后勤保障做到如此完善的美军,在长津湖战场上也有数千人冻伤,可想而知我们的士兵是什么情况。
而在食物方面,更没办法比较,入朝的时候,很多志愿军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思路,认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给送吃的。为了携带更多的弹药,志愿军每人只携带了三天的干粮,炒面或土豆。
而美军则是为了冬季作战特制的口粮,不仅携带方便,只要稍微加热就可以食用。而我们的战士只能吃着硬邦邦的干粮,喝着雪水。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饿着肚子,顶着风寒,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着美军的到来。
就在陆战一师以为一切都会进行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却不知他们已经进入了第九兵团的包围圈。
11月27日下午4点,总攻正式打响,一时间满天都是志愿军的信号弹,四周到处都是志愿军踩着雪的沙沙声。
至此美军士兵这才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居然一直埋伏着这么多的志愿军。只见无数的中国军人穿着单衣单裤,端着轻武器,一跃而起,发了疯一样的冲向美军强大火力网。
但是,随后他们发现,这些士兵的行动异常的缓慢,就像是在地面上蠕动一样,而志愿军战士也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被冻僵了,他们看着眼前的敌人,想要冲上去,但却怎么也迈不开腿。
在美军强大的火力网之下,志愿军战士们一片片的倒下,但紧接着下一批战士又冲了上来。
至此,史密斯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陆战一师已经被分割包围,毫无进攻机会,防守撤退才是唯一的选择。
但陆战一师毕竟不是一般的部队,此时虽然进了志愿军的包围圈被分割包围,但看清局势后,陆战一师马上调整战略,由进攻状态切换到防守状态。
他们将所有坦克等重武器围在外围,构成环形工事,然后用强大的火力与志愿军对抗,各部之间相互掩护,伺机突围。
但志愿军怎么可能让这只到嘴的鸭子轻易飞走呢?
即便是身体已经冻僵,志愿军将士们仍然对美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在这个过程中,美国28任总统亲自授予的“北极熊团”——美军第7师第31团,两任团长被击毙,全团整建制被志愿军歼灭,团旗被缴获。
不可一世的美军再一次见识到了志愿军的强大。
但此时美军已经没心思去管什么“北极熊团”了,他们满脑子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将美陆战一师撤出。
在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掩护下,美陆战一师开始调转方向向南突围,眼看美军要跑,我军开始围追堵截,虽然美军是机械化部队,而志愿军战士靠的是两条冻僵的腿,但依旧将美军打的狼狈不堪。
战士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对陆战一师进行穷追猛打,美军甚至在一天之内仅仅撤退了500米,却扔下了上千具尸体。
随着美陆战一师的节节败退,逐渐地靠近了位于长津湖古土里以南6公里处的水门桥。水门桥跨度8.8米,桥的两侧是悬崖,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除了这一座桥之外,周围再没有重型装备绕行的道路,因此这也成了陆战一师撤退的必经之路。
而美军一旦过了水门大桥,然后翻过黄土岭,前面就是一片平原。在这样的地形之下,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可以迅速展开,然后由守转攻,配合海陆空火力重新扭转战局。
所以,水门大桥就成了两军争夺的焦点。
在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类似的情景曾经多次上演,因而早在长津湖战役开始之前,志愿军司令部就制定了策略,想办法炸掉水门大桥,从而彻底的切断美军的后路。
而美军也知道水门桥是自己的命脉,因此派出重兵把守,防止志愿军来偷袭,为了一座大桥,两军展开了拉锯战,志愿军前后三次炸掉大桥,却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成功,每次刚刚炸掉,美军强大的工兵营就会很快的将桥梁修复。
最后一次,为了彻底的摧毁水门大桥,27军80师派出两个连队担任“敢死队”,200多名官兵人人背负炸药,一次性将水门大桥的桥基都统统炸毁。
断裂的水门桥
短短的5天时间里,志愿军三次炸断了水门大桥,这一次似乎看到了希望。
而美陆战一师则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看着两边的万丈深渊,陆战一师的机械化装备和士兵的退路被完全堵死。
此时前方是万丈深渊,后面是志愿军的全力追击,陆战一师已经走到了绝路。
美陆战一师被围的消息传回美国后,引起白宫极大震动。
自从二战以来,陆战一师便是美军的图腾,此次一旦被志愿军全歼,对美军的打击是空前的,甚至足以影响整场战争的走向。
为此白宫下令,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必须要将陆战一师营救出来。
随后,近代战争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一幕出现了,志愿军也再一次见识到了美军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为了营救陆战一师,美军直接从日本三菱重工连夜定制了M2型标准桥梁,为以防万一,一下子订购了8套。
然后连夜用8架C119运输机奔袭上千公里,用巨型降落伞直接投放到美军阵地,经过工兵营一夜的紧张施工,陆战一师居然在原来桥梁的废墟上终于架起了一座可以通行重型装备的大型桥梁。
至此,我军虽然三次成功炸掉水门桥,但还是输给了美国强大的后勤保障,没有能够全歼美军陆战一师。
而水门大桥的残骸上,也承载了太多志愿军战士的伤痛和无奈。
美军士兵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提前在桥对岸埋伏队伍,以逸待劳,拦截美军呢?
对此,九兵团早有安排,20军60师180团一营二连的一百多名士兵, 早已经驻守在水门桥对面的山头上。以防美国万一渡过水门大桥,好出其不意,给予致命一击。
那为什么这支部队没有发挥出作用呢?
这一点不仅志愿军司令部想到了,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也早已经料到。因此在过桥前,他特意派出小分队前去侦察。
当美军偷偷摸到水门桥对面山顶时,立即被看到的景象震撼了:
在冰天雪地里,一百多名志愿军成战斗队形,每个人都手持武器目视前方,全部冻死在那里,化作了晶莹的冰雕......
此时,美军已经明白,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面对着这些成为冰雕的士兵,美军脱帽致敬。
晚上6点,美陆战一师1万多名士兵和1千多辆装备在接应部队掩护下,终于走出了长津湖地区的高山。
冰雕连士兵
在长津湖一战中,一共诞生了三个冰雕连,他们成建制的全员冻死在阵地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离开战场,他们的番号是:
20军59师177团二营六连、20军60师180团一营二连、27军80师242团二营五连。
这些连队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英雄。
对于这次空前惨烈的战役,我们无论用多少文字,都不能还原其一角。
在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打扫战场时,在一名上海籍的战士宋阿毛的口袋里,发现一首绝命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宋阿毛绝命诗
这名叫做宋阿毛的小战士,在最后时刻,用自己的生命向冰雪宣战,虽然他最后失去了生命,但他没有屈服。
纸张上皱皱巴巴的字迹,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我们的灵魂。
同样牺牲在长津湖的还有跟随部队一同入朝作战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杨根思。
长津湖之战中,杨根思奉命率本连第3排战士执行攻占小高岭阵地的任务。小高岭虽然只是一处小高地,但却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守的要地。
面对美军疯狂的攻势,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弟兄一共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美军第8次进攻结束的时候全排只剩下杨根思和一位受伤的士兵,杨根思下达命令让那位受伤的士兵拿着机枪撤离。
随后,杨根思独自来到小高岭之巅,捡起地上可用的枪支和1包炸药放在身旁,然后静静地等待敌人的到来。
这时,美军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9次攻击。在敌军蜂拥而上接近山顶之际,杨根思突然窜出,抱着仅有的1包炸药,拉燃导火索。
一声巨响过后,杨根思与四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进攻,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而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很多人对于宋时轮此次的指挥褒贬不一,特别是让士兵没有冬装的情况下投入战斗,导致士兵冻伤减员比战斗减员还要多。
但后勤保障本就不是宋时轮能左右的,归根结底还是当时战局发展突然,而我们的国力又跟不上,难以保障部队的后勤,才导致了如此大规模的冻伤减员,这一点,宋时轮将军应该是无辜的。
但是,恰如前文所讲,第九兵团战士们严重缺乏在极寒天气下作战和防治经验,这样的重大责任绝对应该由九兵团各级军事主官来承担。
尤其是在国内集结整训期间,没有针对低温环境下的作战和救护进行重点的训练,导致错误频出,出现了如此大面积的冻伤现象,甚至影响了整个作战计划的实施。
宋时轮作为沙场宿将,带领第九兵团入朝前,对作战的区域气候环境、军事态势、地理环境和敌军军力情况做了深入了解,为此他还专门在北京找到有关将领和专家做了详细的咨询。
但是为什么没有类似寒训手册之类的读物发到士兵们手中,其中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而对第九兵团所蒙受的巨大损失,自宋时轮往上到党中央都是极为痛心的。《毛泽东军事文集》收录的一份毛泽东发与九兵团的电报中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而这一战,也让宋时轮这历经百战的宿将终身难以忘怀,当朝鲜战争结束,宋时轮即将归国,他站在鸭绿江边,面向长津湖的方向三鞠躬,泪流满面。
宋时轮晚年,曾和秘书谈到关于朝鲜战场上“冰雕连”一事,依旧是老泪纵横,他对秘书说道:
“我把他们带出国抗美援朝,都是20岁的娃娃,可他们却永久的留在了这里,回不去了,我对不起他们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长津湖畔的烈士陵园
如今,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士兵还活着的已经没有几人,每每回忆起那个令人无法忘怀的冰天雪地,这些活下来的志愿军们,常提及的一个词就是“遗憾”。
遗憾自己没有能够拯救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们,遗憾他们没有能够看到现在的和平。
在那个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时代,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克服了一切困难,让不可一世的美军在我们的面前低下了头。
为了保卫新中国,他们没有任何的后悔和恐惧。
恰如作家魏巍在他《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写到的那样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如今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地去缅怀这段历史,铭记他们为我们带来的尊严和骄傲。
有这样的部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幸事,但我真的永远不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永远不想看到任何一个人为战争而死亡,永远不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