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云雾绕心头唯有清风解吾忧(不知今夕是何年)(1)

【译文】

薄太后的父亲是吴国(今江苏苏州)人,姓薄氏,秦朝时与故魏王宗族中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

到诸侯反抗秦朝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把薄姬送进了宫里。有一次魏媪带着薄姬到许负那里相面,许负说薄姬将来一定会生一位天子。……魏豹很快与项羽联合起来。后来,刘邦派曹参打败并俘虏了魏豹,把魏国变成了他所属的一个郡,薄姬也被送到了刘邦属下的织锦室。魏豹死后,刘邦偶然进了织锦室,发现薄姬颇有姿色,下诏把她召进后宫,可是薄姬一年多也没有得到宠幸。当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很亲密,三人立下誓约说:“将来谁先富贵了不能忘记别人。”后来管夫人、赵子儿都得到汉王宠幸。有一天刘邦在河南的成皋台上闲坐,管、赵两个美人谈起她们当初与薄姬的约定,相互戏笑。刘邦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就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刘邦听后很可怜薄姬,当天就召见临幸了薄姬。薄姬对刘邦说:“昨天夜里妾梦见一条苍龙盘踞在我腹上。”刘邦说:“这是显贵的征兆,今天我就成全了你吧。”一次同宿就生了男孩,这就是后来的代王刘恒。但从此以后薄姬很难见到刘邦了。

刘邦驾崩后,那些被刘邦宠幸过的嫔妃如戚夫人等,都被怒火中烧的吕后囚禁起来,不准她们出宫。而薄姬一直很少见到高祖,得以出宫,跟随她的儿子刘恒去了代国,成为代王太后。……

代王即位十七年,吕后驾崩。大臣们商议着立新君,他们痛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都称赞薄氏仁德善良,所以决定迎代王入朝,立为孝文皇帝,薄太后改称号为皇太后。

……

薄太后是在孝文帝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孝景帝前元二年驾崩的,安葬在南陵。

小识

西汉后宫争宠夺爱的手段,阴冷而惨烈,稍有不慎就会搭上身家性命。薄姬如同一只小小的荧火虫,在不起眼的角落,散发着几乎没人看见的微光。史记中留了一笔,或许是她生了孝文皇帝刘恒。“母以子贵”此之谓乎?可能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薄姬是不幸的,虽被诏内后宫,却只被刘邦“幸”了一次,而仅这一次,也是因为汉王怜之。其后则“希见高祖”。可就这一“幸”,薄姬便生了刘恒,看来天亦怜薄姬。唐朝宰相牛僧孺曾写诗道:“香风引上大罗天,月地花宫拜洞仙。具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说出了薄姬凄惨的命运。

然而她又是幸运的。高祖死后,那些曾经受到宠幸的嫔妃,被妒火中烧的吕后囚禁起来,不许出宫,只有薄姬因为一直受冷落,才能跟随刘恒去了代地,成为代王太后。司马迁说:“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当大臣们商议立新君时,都称赞薄氏仁德善良,决定迎代王入朝,立为孝文皇帝。如果说薄姬“母以子贵”是后来的故事,那么刘恒能顺利登基,无疑是“子以母显”。

薄姬是仁德善良的。仁德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结局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民间谚语是对薄姬一生最准确的结论。(玄承东)

淡淡云雾绕心头唯有清风解吾忧(不知今夕是何年)(2)

桑叶

桑叶:多皱缩,破碎。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