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1)

明朝初年的大移民

又称洪武大移民

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我们熟悉的瓦屑坝、山西洪洞

它们一南一北构成了

明朝初年巨大的移民集散地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2)

(明初移民图,制图@上骑艺林,参考《中国移民史》)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3)

(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摄影师@太白雪)

安徽地跨南北

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地

从移民来源上看

淮河两岸地区

主要来自北方的移民

皖江地区则主要来自

江西和本省皖南地区的移民

我们先看一张明朝洪武京师移民图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4)

(明朝洪武京师移民图,制图@上骑艺林,参考《中国移民史》)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明朝安徽地区各府的移民情况

明朝时期

安徽隶属于南直隶(南京)

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安徽境内有徐州的砀山和萧县两县,凤阳、庐州、安庆、池州、宁国、太平、徽州六府以及滁州、和州、广德三个直隶州。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5)

(明南京地图,制图@上骑艺林/安徽人文地理)

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中

对南直隶各府州移民数据进行了一个统计

我们对今属于安徽各府州的数据

进行重新制表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6)

(安徽移民户籍表,制图@上骑艺林,参考《中国移民史》)

为何在明初会出现大移民?

江淮地区自南宋开始

就成为南北政权的对峙区

直到元灭南宋

这一期间

江淮地区饱受战争摧残

土地荒芜,饿殍千里

人们四处逃难,远离家乡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7)

(金、南宋对峙图,制图@上骑艺林,底图@中国史稿地图)

蒙元统一中国以后

并不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元初统治者认为:

“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这样使得大批的肥沃农田变为牧场

大批的农民或死或逃

元朝末年

淮河地区又是农民的起义区

战争让本就处于崩溃边缘的人民

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

天灾人祸

人间战火连天,朝廷统治腐败

然而此时正逢我国气候大变

十三世纪末到十四世纪初

我国气候转向严寒

据记载1309年

无锡一带运河结冰

公元1329年冬

太湖结冰数尺,人履冰如平地

连耐寒的桔树都冻死了

明朝初年严寒还在继续

地处岭南的广东沿海地区

都雪花纷飞

此时中国大地上的人民

是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朱元璋打下的天下

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江山

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一大难题

是如何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怎么巩固大明新王朝的统治

“移民”

成为了明初一项重要的政策

朱元璋起义时

亲眼目睹了家乡凤阳的惨淡景象

凤阳作为朱元璋的家乡

又是淮西集团的诞生地

朱元璋有意在家乡建中都

但是人力的匮乏已达到想象的极致

于是朱元璋开始着手移民大计

凤阳府大概范围为今天淮河两岸,包括宿州(除砀山、萧县)、淮北、淮南、蚌埠、阜阳、亳州、六安的霍邱、滁州的定远、明光、凤阳、天长,以及江苏的泗洪、盱眙。

最开始移民的是张士诚支持者和方国珍旧部

洪武七年

朱元璋又策划一次更大规模的移民

那就是迁江南移民14万至中都

这些人基本来自苏南和浙江一带

作为大明朝的中都

军籍移民也是明初移民类别之一

朱元璋创立了卫所制度

5600人为一卫

1120人为一千户所

军士全部别立户籍

称为“军户”

要求军人家属必须随军

从明朝洪武时期移民类别可以看出

凤阳府军籍移民是最多的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8)

(洪武时期安徽移民类别,制图@上骑艺林,参考《中国移民史》)

此外

来凤阳府营建中都的工匠和

大批被流放的罪犯、官员

以及来自北方的降民和战俘

都是凤阳府重要的移民类别

其中山西移民主要分布在宿州地区

宿州、怀远以西有大量的山东移民

淮河两岸地区移民来源复杂

以江南地区、山东以及山西的移民为主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9)

(凤阳中都城遗址,图片@google地图)

位于江淮中部的

庐州府、滁州、和州

具有鲜明南北混移特色

该地区主要是今天的六安市(除霍邱)、合肥市(除长丰北部)以及无为、来安、全椒、含山、和县、湖北英山等县

这一带移民相对均衡

其移民主要来自

应天府(南京)、徽州、宁国

以及江西和北方地区

江西和皖南移民占比最高

滁州、和州与应天府相邻

除了江西大量的移民以外

苏南及附近地区移民也占比很重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10)

(位于巢湖边的长临河镇,很多氏族都自江西瓦屑坝,摄影师@上骑艺林)

安徽北部移民类别多

皖江两岸移民则比较单一

基本来自江西和本省的徽州

皖江两岸主要移民地是今天的安庆市、池州市以及铜陵的枞阳县

在安庆很多氏族族谱中都有记载

先人来自江西瓦屑坝

这瓦屑坝是明朝初期

中国南方重要移民集散地

是鄱阳湖边的一个古老渡口

因年代久远,移民后代随着传说的递减

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

将记忆的思路定格于“瓦屑坝”

似乎“瓦屑坝”成了原居地

这是一种思乡情结的归宿

就像华东等省区只记得“大槐树”一样

实际上瓦屑坝移民原居地分布在

江西饶州(鄱阳)、九江两府各县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11)

(瓦屑坝移民遗址,图片@google地图)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12)

(江西瓦屑坝,图片源自@网络)

“江西老表”的称呼

源于江西的大移民

安庆和池州地区

来自江西移民最多

安庆府42万居民就有

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

典型的例子就是

皖西南地区的方言

它们基本属于赣语系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13)

(赣语方言发音)

安徽人从哪里移民过来的最多(明初大移民80的安徽人)(14)

(安徽移民分布图,制图@上骑艺林,参考《中国移民史》)

对于安徽的移民多样性

这里无法全部写出

只能从整体上来述说

历朝历代安徽都有移民

但明初的移民是最具有代表性

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

你的祖上是从哪里移民来到呢?更多神州地理历史探秘知识,欢迎关注“神州探秘局”!在这里,一起探秘神州!

参考资料: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