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多省联考已经结束了,

在这先祝各位考生都可以取得好成绩!

联考开始后

#福建省考##四川省考##天津市考#等

都相继上了微博热搜,

点进热搜小编发现:

这次725联考难度提高了吗?

公务员联考怎么复习?公务员725联考难度太高(1)

图片来源微博

公务员联考怎么复习?公务员725联考难度太高(2)

图片来源微博

公务员联考怎么复习?公务员725联考难度太高(3)

图片来源微博

从小伙伴们的口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次联考,资料分析题材料虽然还是很长,但是简单,行测较难,还有就是时间根本不够用;

822联考的考生们,现阶段,如果还有小伙伴也遇到了上述的那些问题,现在就要抓紧时间,找到方法去一一攻破掉。

行测答题技巧

一、资料分析阅读速度如何提高

1、养成先浏览材料再做题的习惯,“先读题再去材料里找数据”会浪费时间。

2、浏览时注意数据是不可取的,要根据材料类型的不同有侧重点的浏览材料。

3、在做题前花大约一分钟时间先浏览下材料的时间和主要统计指标,阅读题干时主抓时间和主干信息明确考点,来提高阅读速度。

二、常识判断

只能积累!!!同学们平时还是要多读书看报呢;

三、逻辑填空如何突破“终极二选一”迷局

大家都知道逻辑填空主要考查内容是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那么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始终也要记得从这些维度入手。

即先从宏观把握语境,然后从微观入手去辨析区别,最终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四、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应该由浅及深地去探索。

刷题的过程应该是先专项训练,再做模拟题,最后试题演练。

看答案的时候要仔细思考答案的思想,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题目的考点,觉得比较灵活的题目要做好错题整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多看一看。

五、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是行测各题型中,难度最小的一个题型。此类题型也没有高深的技巧和方法,只需将选项与题干的定义关键词一一对应即可。

类比推理中除了考查常识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类比推理题目都是考查逻辑关系的,所以如果想要做好类比推理的题目,应该先了解并熟悉各种逻辑关系的含义。

逻辑判断涉及到非常多不同的题型,我们首先必须掌握解答各种不同题型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六、考试做题时间

1、先做言语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主观性特别强,行测是考试的第一科目,先做言语理解与表达可以增强考生的自信心,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发挥。

2、判推、数量看优势

对于不同考生,擅长的方面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先做自己擅长的。

3、资料分析优先做

资料分析绝对不能放在最后,更不能放弃做。资料分析也是短期内可以快速提升的题目,可控性比较强,高压高强度的答题,把资料放最后,会影响正确度。

4、常识判断放最后

靠常识判断来拉开与对手的差距不是很高,因此建议大家放在最后做。

申论答题技巧

一、申论是客观性考试而非主观性科目

如果我们用过往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经验来应对申论学习,我们往往会“预先失败”。申论虽然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考试,但是它却是一门客观性学科,因为百万考生参加的考试,必须有客观评判的参考标准,统一的尺度把控,才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客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作答要点是客观的。

观点依据:翻开我们的真题本,在作答要求上,都会有“准确”的要求,请思考何为“准确”?汉语言本身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灵活丰富,如何才能契合这个要求?

答案就是,忠实材料的原词原短语原句,只有原汁原味的,才是最精准的。作答申论,不要总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拔高材料的内容,把该写的要点都列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阅卷老师是非常机械的,他就是找点赋分,有点得分,没有写到观点,纵使写的天花乱坠,零分毫不客气。

大家可能会说,你说的就是让大家学会抄材料,没错,申论高分都是抄出来的,但是如何抄,抄什么内容,则需要通过练习思考总结才能精准把握,后面会分享如何精准锁定要点。

2.作答逻辑层次是客观的。

说到逻辑层次,可能觉得有点玄乎,其实就是题本上关于“条理”“层次”的要求,为什么说逻辑层次是客观的?

因为答案要点的条理,来自于材料本身,所以逻辑层次是唯一的,而非可选择的。

3.大作文最佳立意之总分论点同样是客观的。

申论大作文,与以往高考语文作文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考语文是话题作文,围绕一个话题自由发挥即可,而申论大作文则是主题确定的材料作文。

说主题确定,是因为有大作文题干,题干往往是让我们根据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谈思考体会行文。如果是一句话命题,就需要把这句话放在对应材料中,结合上下语境,确定主题。

如果是一个词命题,当然需要围绕这个词展开,主题词就更加明确。

主题确定了,我们就可以肆意发挥了吗,不是!你可以结合主题“随便”写,阅卷人可以根据阅卷参考标准“随便”给分数,阅卷过程中,是有最佳立意的。

何为最佳立意?就是文章的框架布局,即作文总分论点有优劣之分。

如何“客观的”判断优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总论点=主题 切入角度。主题不难理解,切入角度,是指阐述主题的哪个方面,文章笔墨重点围绕特点主题是写“是什么”,还是“为什么”,亦或是“怎么办”,主题和切入角度在命题人在题干和材料中实际上都预设好了。

切入角度=具体角度1 具体角度2 具体角度3。服务支撑总论点的具体思路需要根据材料来挖掘提炼总结,因此说是“材料作文”。比如,文章重点确立在写“是什么”上,那么“是什么1,是什么2,是什么3”就构成了具体角度。

二、申论是一场开卷考试

申论从小题到大作文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客观的,那如果我们在能知道阅卷参考答案的情况下,复盘答案的提炼过程,学习申论的正确方法就定能总结出来。

然而,官方从不公开发布内部阅卷标准,有些所谓的内部信息,真实性待考证。

更重要的是,不管官方答案是否发布,其实它就公开在大家眼前,因为答案就嵌在题干和材料中!要点从材料中来,逻辑源自材料,只不过,我们缺乏根据题干、忠实材料精准挖掘提炼整理答案的能力

大家翻阅近些年省考真题卷,明明题本都放在那里,但是老师们在“无限宽裕的时间下”作出的答案差异仍然很大,没有比这个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即使不同老师撰写的答案,百分之七十的思路要点是一致的,那么剩下百分之三十才是我们提高的关键所在,因为一道题目丢失一个要点,4题可能就丢了10分以上。这一点也是提醒我们注意答题过程中在细节上得狠下功夫。

如果你在学习一段时间申论之后,仔细去推敲一些答案,会发现居然时间不限的开卷考试,我们还是没有作出理想答案,或者说答案仍然有明显的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