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1)

战国红属于红缟玛瑙的一种,以产地命名可叫“北票红缟玛瑙”。之所以在民间叫做战国红,是因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中,有一些饰物和北票红缟玛瑙近似,民间因此把此种玛瑙叫做战国红。

在战国时代,战国红玛瑙多用于贵族饰物、剑柄、珠串、环佩等。得益于玛瑙化学性质稳定,出土的战国红玛瑙依旧保持绚丽的色彩,土沁不多。而2011年辽宁葫芦岛市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 地发掘出土的玛瑙环,更是向世人证明了红缟玛瑙与几千年前战国饰物的渊源。限于战国红矿藏稀少和当时的开采能力,在战国末期和汉初,此种红缟玛瑙饰物基本绝迹。直到今天,人们又再找到战国红矿脉,让我们重见战国时期贵族饰品的风采。

雪花向人类展示了水气凝结时的曼妙多姿,战国红则向我们呈现了岩浆涌入岩石缝隙时的无穷变化。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2)

战国红岩浆在凝结时,多以类水晶质为核心,此种核心质地松软,密度低,民间俗称矾心。玛瑙原石多有矾心,无论马达加斯加玛瑙还是巴西玛瑙中均有矾心,有些还能形成晶洞战国红中也存在透明的玛瑙,此种玛瑙颜色有偏黑、偏白的,俗称冻料或青肉。

冻料玛瑙层可透光,在改变视线角度时,产生透光差异,视觉效果好像丝在动。动丝效果在其他类缠丝玛瑙中也有,如雨花石和凉山南红中也有出现,北票战国红动丝料更是具有颜色鲜艳,观感奇特。因动丝料较少,更显珍贵。战国红中还有一种横断的色纹,俗称水线,石线,疑似经过二次地址变迁,已形成的玛瑙再次震裂,岩浆又涌入,冷却后形成水线。水线通常将战国红的丝、色隔断,在用手电为器物打光的时候,水线能将光阻隔,在器物中形成两个光感的世界。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3)

北票早期采挖的战国红矿石冻料较少,红黄颜色艳丽,缠丝明显,北票战国红中的上品多于这一时期出产。中期冻料出现较多,红黄色艳丽度下降,但缠丝增多,中期偏后出现了土黄料、深红料,料性也趋干,透润度下降。各个时期都有好料次料的出现,只是好坏比例不同而已。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4)

北票战国红复杂的缠丝和色带,随着人为切割时的不同角度,呈现出更趋多样的纹理。同一块缠丝料,加工成牌子或加工成珠子,成品会有完全不同的呈现。有些完全由丝组成的珠子,每观察一个部位,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也是北票战国红的另一个魅力所在。把玩北票战国红,必须购买的设备是手电和高倍放大镜,手电可以看清一些物件内部的色彩和结构,放大镜下,才能更好地看清一些极细动丝的分层。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5)

北票战国红出材率低,十斤以上的大料不多,原石多呈放射型色带状分布于杂石之中,所以有“战国红无大件”的俗语。加工方面,在战国红知名度还不高的那段时期,基本就是做圆珠,大料做大珠,小料做小珠,极品的大料出手镯、大方章等。随着知名度渐高好原石越来越少,出品率低的珠子逐渐被桶珠、勒子、牌子、吊胆取代。北票战国红雕件不多,因战国红的丝色繁复,不容易设计出好的巧雕,而北工也不如南工精细。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6)

每一块战国红都充满自然界的瑰丽气息,它带着地球用亿万年时间累积的艳丽、交错、奇异与绚烂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品鉴、收藏、交流和把玩。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7)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8)

高古战国红玛瑙的特征(战国红玛瑙每一块都充斥着自然界的瑰丽气息)(9)

关注作者个人13127666225, 请勿关注相关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