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1)

走进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艾斯勒库勒村的残疾儿童服务中心“母亲之家”,一幅幅感人画面映入眼帘,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深深触动着心灵。

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2)

这些脑瘫患儿是不幸的,但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2011年,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毕业后,在多来特巴格塔吾古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阿依努尔·哈力克,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这个乡竟然有200多名脑瘫患者。

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3)

由于自己的妹妹也是脑瘫患者,阿依努尔·哈力克对脑瘫儿童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妹妹今年20岁了,仍需要母亲夜以继日地悉心照料,阿依努尔·哈力克经常帮着母亲一起照顾,深知这其中的艰辛。

她时常会想:“妹妹玛依努尔生下来就是脑瘫,13岁时还不会说话不能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难道脑瘫孩子就要一辈子这样吗?难道他们不能通过治疗康复吗?”

自此,帮助脑瘫儿童的想法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开始在网上查询脑瘫儿童康复的信息和资料。

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4)

2013年4月,她与广西安琪之家脑瘫康复中心创办人王芳取得了联系。王芳知道她的想法后,为她提供了去广西安琪之家脑瘫康复中心免费学习的机会。

经过两个月的系统学习、一个月的实习后,她回到喀什,在工作单位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成立了喀什首家为3-14岁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民办机构——喀什市母亲之家残疾儿童服务中心。随后,她把妹妹和附近三个脑瘫儿童一起接来,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些孩子做脑瘫康复训练。

阿依努尔·哈力克工作的塔吾古孜村里有个3岁的脑瘫儿童亚克甫江,不但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就连左右扭头这个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说都非常困难。阿依努尔·哈力克就按照学习来的方法开始训练,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亚库甫江的头基本可以自由转动了。有一天,亚克甫江竟然开口喊了一声:“妈妈!”她感动地流下眼泪,这可是亚克甫江的人生第一句啊!

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5)

为了全身心帮助更多脑瘫儿童,2015年5月她辞去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在,妹妹玛依努尔在平衡医疗的训练下,也开始学着走路和照顾自己,其他脑瘫儿童的情况也在逐渐好转。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在抖音、探克等网络社交软件上利用直播的形式把康复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还专门建了康复训练微信群,每天除了线上给孩子们讲授康复训练课外,还对家长进行培训。

很快,“母亲之家”的事迹广泛传开,也得到政府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如今,“母亲之家”已经成立七年了,有1127名脑瘫患儿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

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这条路上,阿依努尔•哈力克哭过、怨过、动摇过,但她仍坚守着自己“努力帮助更多的脑瘫儿童康复”的初心,克服种种困难,在政府部门、广大群众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她坚信“母亲之家”这棵“小树”会给脑瘫患儿的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

阿依努尔·哈力克说:“最初进入康复中心的四个孩子去年9月都已经上了特殊学校,其中一个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小学了,他们虽然自理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从这些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今后我想扩大规模,建成系统化、专业化的康复中心,为更多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6)

对于这些“折翼天使”来说,生活给他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他们开启另一扇窗。阿依努尔·哈力克的这种奉献精神像一粒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无限拓展,爱心在延伸、奉献在延伸......(来源:小疆有话说 记者:努尔麦麦提、吴立群)

用爱为困境撑起一片天(她用爱为折翼天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