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我就是演员》中,曾在《伪装者》中出演于曼丽的宋轶与曾在《爱情公寓》中出演展博的金世佳挑战了徐峥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两人旗鼓相当,表现都不错,大家给出的也多是好评。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1)

虽然很遗憾,宋轶最终未能晋级,但是还好,这个舞台让大家又看到了久违的她。

1989年出生的宋轶,曾在李少红版《红楼梦》里饰演香菱,不过她最为人熟知的角色,是2015年在与胡歌合作的谍战剧《伪装者》中饰演令人心疼、为爱牺牲的女特工于曼丽。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2)

只是从伪装者之后,她就没什么比较受关注的作品了,相对有存在感一点的戏,与张翰合作的《传奇大亨》、与泰国演员Push合作的《逆袭之星途璀璨》不仅剧情烂,而且她的造型也因为眉形粗得太夸张而被吐槽蜡笔小新。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3)

那个清纯又美艳的于曼丽,似乎再也见不到了。

而在这期《我就是演员》中,宋轶提到,《伪装者》之后,来找她的角色基本都是特工,差不多都是同类型,导致她很抵触。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4)

也就难怪,她接着拍的《小楼又东风》也是谍战剧。翻来覆去都出不了那种类型和套路,剧本和班底又都比不过《伪装者》,自然也就难以再有能像于曼丽那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5)

这并不是她的错。

这个行业实在太爱跟风了。一种类型的戏火了,大家就纷纷都去拍同一种类型的剧,比如《伪装者》火了之后大家纷纷去拍偶像谍战剧,而且还都喜欢起名字叫“xx者”,《甄嬛传》火了之后大家纷纷都去拍宫斗剧……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6)

剧组选演员也是。一个演员因为某一类型的角色走红,所有的剧组考虑请他/她来出演的就都是这同一种类型。

还是拿《伪装者》来举例,主演中胡歌最开始演吊儿郎当的李逍遥走红,于是接着几年演的都是这种“小痞子”风格的古装剧,靳东靠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明楼走红,于是后面的几个角色都是这类爱说教的老干部风格。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7)

倒也不能硬说是不好。因为总演同一类型的角色,演员本身技巧会特别娴熟,甚至很多时候,观众看到他的脸就已经立刻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可以很快入戏。

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观众来说,总看同一个人演同样的角色,是会腻的。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8)

对于演员来说,总演同样的角色,是对热情的极大消磨,久而久之,技巧取代了感情,演戏也如同套路化生产一般,自己可能都腻了,更别提观众了。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9)

正如胡歌在某次采访中说的,有一次他自己在家看电视,看到自己主演的仙剑奇侠传一和三同时在播,他对比了一下,发现还是一演得好。可明明,那个时候的他大学都还没毕业,根本谈不上演技有多么出神入化。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10)

演技演技,本身就是演戏的技巧,技巧当然重要,可是感情也很重要。演员最初饰演一个从未演过的角色类型,他/她会对此感到新奇、会调动身心全情投入,发挥最佳效果。后来那些雷同的角色,大多都只是复制那种技巧而已。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11)

制片方根据演员以往塑造的角色来选演员,固然是一种稳妥,可同样也是一种冒险,因为同一种类型的角色,一般演员都很难超越第一次出演时塑造的形象。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12)

道理很简单,无论何时,想着投机取巧,往往都会事与愿违。就像跟风去拍剧,大家记住的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会去关注那些跟风的人?

伪装者幕后故事宋轶眨眼(伪装者中演完于曼丽就消失不见)(13)

所以,给演员递剧本时,别总想着以前演什么这次就演什么,递一些跟他/她以往形象反差比较大的角色,反而可能会有惊喜,因为,演员演着新鲜,观众看着也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