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1929 年大萧条,人类现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1929 年股市大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衰退,4300万人找不到工作。有人在华盛顿州的森林里放火,只为了得到一份灭火的工作。路上遍地都是流浪汉,汉堡五分钱两个。然而人们愿意为一小时挣一角钱工作,而雇主从他们的劳动中赚不到利润。

要想知道这场大萧条是怎么发生的,我们首先得了解美国 20 年代的繁荣是如何形成的。

大萧条利好什么行业(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产生与恢复)(1)

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忙于打仗,无心生产,美国向欧洲出口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军火。同时美国还向各国提供短期借贷。在一战快要打完的时候,美国又加入了胜利的阵营,瓜分了赔款。这些都使得美国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国家。战后新技术应用的热潮推动了各种机器设备的发展,如汽车收音机等。而且泰罗制、福特制的应用又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装配一辆汽车底盘从 14 人/小时降到2人/小时以下。

大萧条利好什么行业(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产生与恢复)(2)

随着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很快产能过剩。虽然此时汽车的价格已经够低了,但是富人都拥有了,穷人还是买不起,商品卖不出去,就会导致工人失业,他们的消费能力减弱,进一步导致更多的商品卖不出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刺激消费,银行不仅向居民提供信贷,还提供了分期付款的方案。这个景象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有了钱,穷人也开始买买买!有了更多消费者,企业又开始大规模地生产,企业生产需要雇佣工人,工人拿到了工资又可以去消费社会经济,表面上一片欣欣向荣。

截至 1927 年,美国人消费中的 75% 的汽车、80%的留声机、75%的洗衣机都是以信贷消费形式购买的。但是要注意民众的消费需求是真实增长的吗?老百姓花的这部分钱不是真实拥有的,是借来的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反过来使得本就过剩的产能进一步雪上加霜。因此第一次的经济衰退表面上被虚假的繁荣暂时掩盖,实际上却被激化了,战后企业赚取了高额利润,股市也不断上涨。

银行的低利率贷款和保证金形式的杠杆行为促进了投机热潮的发生,杠杆最高的时候高达 10 倍,也就是你拿 1 美元出来可以购买 10 美元的股票,股市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沫。当时全美国有一半人口都在炒股,人们怀揣着财富自由的美梦,并相信美股会一直涨下去。

股市在 9 月 3 日触顶,道琼斯指数收于 381 的高峰。由于投机性贷款疯狂增长,美联储看到了其中的风险,希望减缓投机性贷款。 1928 年 8 月,美联储提高贴现率到6%,这一政策刺破了股市的泡沫。美联储加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加息后借钱的成本就上升了,持有现金比证券等风险资产更有吸引力,于是大批资金从股市撤出。

大萧条利好什么行业(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产生与恢复)(3)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股大跌。为了救市,一群主要银行家在著名金融家摩根公司的办公室会面,并商定了一项市场稳定计划,承诺购买 1.25 亿美元的股票。这次救市虽然短暂的稳定了几天的股价,却没能阻止股市的下跌趋势。 1929 年 10 月 29 日,美国股市发生雪崩,道琼斯指数从 9 月 3 日的最高点 381 点跌到 230 点,跌幅达40%,史称黑色星期二,十一位著名人物自杀。那么经济危机是如何从股市传到实体经济呢?我们透过四个方面了解当时的情况。银行、企业、建筑业、农业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大萧条的典型行业了。首先是银行业危机,股市雪崩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民众害怕银行无法偿还存款,排队挤兑银行。当时美国最大的合众国银行倒闭后爆发了银行倒闭的浪潮。 1929 至 1933 年间共有 5000 多家银行倒闭。事实上,当时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并不高,但是银行的负债,也就是客户的存款和银行的资产及长期贷款和证券等之间存在时间上的错配,地方银行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短期内无法还清客户的存款,就会破产。

企业方面,银行倒闭浪潮后,生存下来的银行在借贷时十分谨慎,造成了信贷收缩,个人和企业的信贷问题都变得困难,靠个人借贷维持的消费经济自然无法延续,生产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加上信贷困难,很多企业陷入困境或破产,企业破产数目创进路将近 3.2 万起,大量的企业破产,又造成了大量工人的失业,失业率从 1929 年的 2.9% 上升到 1932 年的22.9%。建筑行业在 1925 至 1927 年达到巅峰,并在股市崩盘之前开始衰退,到 20 年代中期建造的房屋数量已经超过了需求的数量。 1928 年之后,建筑业开始缓慢衰退。农业方面,随着欧洲恢复生产,美国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为了稳定农业,美国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关税壁垒的提高遭到了欧洲的报复。 1929 至 1930 年,美国的食品出口下降了66%,农产品价格严重下跌。

从以上的四个方面,我们发现股市崩塌是引发银行倒闭浪潮的导火索,而不是大萧条的直接原因。银行倒闭的浪潮造成金融业危机,并逐渐蔓延到实体经济,并且在股市崩塌之前,经济就发出衰退的信号了。企业的生产过剩被信贷消费掩盖了,建筑业的衰退是周期性质的,农业的衰退在一战后就开始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当政的是胡佛总统。胡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降税、增加公共建设开支、禁止减少工人工资等。但是当时经济危机的难题就是生产过剩,企业的商品卖不出去就没有利润,如果还要维持工人的工资水平,那就只能裁员了。随着经济大萧条愈演愈烈,胡佛也成为了美国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1933 年,罗斯福总统上台颁布了新政,美国经济开始艰难的恢复。罗斯福新政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两条政策就是废除金本位和直接救济。废除金本位是美国经济的转折点。当时的美国使用金本位,金本位下,客户可以拿着美元去银行兑换黄金,这就要求银行的黄金储备和美元数量是对应成比例的,这使得中央银行不能超发货币。之前银行倒闭的浪潮也和金本位有关。由于实行金本位,中央银行无法多印美元,没有能力向地方银行提供足够多的美元。 1933 年紧急银行法废除了金本位制,让美联储得以印钞,向银行提供急需的流动性。 3 月 13 日,第一批银行重新开业,不仅民众不再挤兑银行,反而银行存款增加了逾 10 亿美元。废除金本位后,失业率逐渐降低,产能利用率不断攀升。之前通货紧缩,现在通胀率上升了,工业生产也在渐渐恢复。四个月里,道琼斯指数上涨近100%。同时,新政还对民众直接救济,通过政府的公共工程,给近千万的人直接提供了工作岗位,保障了民众的生活。

大萧条利好什么行业(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产生与恢复)(4)

罗斯福发布新政

那么罗斯福新政真的结束了大萧条吗?从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势来看,废除金本位之后,经济确实从下行变为了上行。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大萧条并没有结束。在经济复苏的前期,富人比穷人更受益,而普通人的处境并没有平均数据显示的那么好。 1938 年,美国的失业率仍然是萧条时期的水平。直到二战爆发时,美国经济才再度起飞。二战期间,军队吸收了巨量的失业人口,巨额的军事订单也使工厂满血复活。战争才是大萧条恢复的强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