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机食物吃不起?专家们争论三周,总算有点眉目了!
心•田计划的使命是“以有机食物为媒介,促进城乡互通和乡村振兴”,愿景是“让人人都能吃得起、吃得上有机食物”。目前已邀请各方面专家分享80多堂专题课,涵盖土壤改良、有机生产、病虫害管理、有机社群运营等多个领域。课程可在小程序上免费观看。
在有机食物价格问题上,一方面是消费者觉得有机食物贵,一方面是生产者觉得有机食物定价并不高。如何破局?心•田计划发起人之一萧淑贞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倡议发起专题研讨。连续用三周时间,分三次主题,延请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方面的专家、学者、消费者、实战派进行观点交锋。
现将各位老师发言精华归纳整理出来,陆续刊发,以飨读者。发言由心•田计划志愿者曹明海、程争妍、张家瑞、崔兰、冀莉娟、韩林根、黄雪霜、徐润钰、刘宇,赵明宇、赵博整理,由王虎编辑整理。
想加入心•田计划、观看课程的小伙伴,可加心•田志愿者xintianjihua2021
本篇文章大约950字,阅读需要3分钟
主讲嘉宾简介:侯荣艳,中学教师,可持续生态种养殖探索者,自然教育探索者,生态生活践行者,推动者。
各位老师好:
我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因为我在做生态养殖(主要是养鸡)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一是我的产品价格并不像市面上的有机产品一样,有高昂的价格,仅仅只比比普通产品价格高出一点;二是我的产品品质比较好,通常是卖给我身边的人。所以我并没有太多经营上的压力,不需要打广告或者想尽办法将产品卖出去。而且我在做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产品卖出去了。比如我的那片农场—在荒山上包了十几亩地,养了几百只鸡—这些鸡产出的鸡蛋和鸡肉都被我身边的朋友或同事提前预定掉了,有时还不够呢,大家还要排着队预定。
我今年的计划,是准备把周边一起做生态种养殖的人们联合起来,把更多的有机食材推广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此外,我和几个老师也正计划着开一个价格亲民的有机餐厅,一方面为咱们生产的有机食材提供一个呈现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把食材的文化深入挖掘一下,让餐厅不仅是一个用餐的地方,更是一个宣传、传播、供大家学习有机文化的场所。
从农场到餐桌打造出的有机餐厅(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关于农产品价格这一方面,刚才赖老师的话让我很有感触。一旦我们把农民变成了农民工,会极大地降低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如我曾试着雇佣农民来我的山上从事种养殖工作,连续好几次更换雇工,都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因为一旦不是种自己的地,农民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多。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农民心中的小农意识是很强的,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靠教育来改变这种意识,而是应该试着去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那么,用怎样的方式去激发劳动热情呢,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再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因为我的哥哥弟弟们大多是农民,所以我每次回娘家去,都去和他们聊天,询问他们,怎样才能放弃农药化肥种植?怎样才能放弃饲料,转用生态方式养殖?在探讨这些问题时,我获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信息。我的一位哥哥,家里有七八头牛、两个蔬菜大棚,还种了十几亩地和二十亩山。这看似如此大规模的工作,只用他们夫妻俩就能做完。所以他说,如果不使用农药,光是除草都干不过来;如果不让在大棚里使用农药化肥,根本无法保障收成。而且他还说,那些生态种养技术他是真的不会。虽然我说会有人来教你,但他还是表示,大田可以用,但大棚不行。大棚的无农化种植我们这里也有人试验了好几次,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除非不用大棚,在露天环境下种植。但是对于北方,蔬菜大棚是很难取替的。
相关链接:
沈裕坤:我的产品还没上市,就被订购一空
葛文光:有机产品重点不是降低价格,而要教育和引导消费者
卿有钱:通过集采集送,把农产品离开农民后的成本控制下来
石嫣:我认为未来十年生态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不会降低
陈荣三:在台湾有句话,如果你不把钱给有机农民,那你以后必定要加倍给医生
张良河:社区店,就是做一个城市和乡村的纽带
方永兵:影响和决定有机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大概有十条
赖毓华老师:让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开展生产,才能让生产端的成本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