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他已年逾花甲,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前两句道尽悲凉,后两句以自嘲的口吻来调侃自己的坎坷的一生,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黄州、惠州、儋州,,从湖北到广东再到海南岛,越走越偏僻荒凉,越走越远离权力中心-----河南开封。

苏轼是为什么被贬到这三个地方的呢?他在这里又过得怎么样呢?

  1.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施变法。新法触及了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自然遭到某些大臣的反对。于是朝廷分为两党: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几十年的新旧两党之争,贯穿并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一生。

苏轼被贬儋州顿悟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

苏轼是站在旧党这个阵营里,一开始,他反对变法。于是被新党中某些人,抓住了小辫子。他们从苏轼的诗作中挑刺儿,于是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幸好有多方营救,连王安石都出来替他说话。苏轼死罪免过,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括弧,“不得签署公务“。也就是闲官一个,还被监视居住。一时,他的人生这时跌入了谷底。

苏轼被贬儋州顿悟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2)

大江东去

就是在这最倒霉最凄凉的几年里,他写下了著名的”三赤“名篇。-------《念如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可以说,黄州被贬,成就了苏轼的不朽,从此他的思想和诗作都别开生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回首向来萧瑟处,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哲宗亲政,被贬惠州

在黄州四年后,神宗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苏东坡时来运转,一度升为正三品的官员。但是好景不长,高太后过世后,18岁的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章惇入朝为相,重启改革。因为苏东坡以前反对过变法,章惇便毫不手软地将苏东坡贬至惠州。惠州远在广东,古代所谓的蛮荒之地。

惠州就惠州,苏轼依然很乐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直把他乡当故乡,把痛苦变成了诗意和超然。

苏轼被贬儋州顿悟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3)

苏轼画像

他在白鹤峰下买了几亩地,盖了20间房,栽种果木,凿井取水,让他的子孙们都来惠州居住。可是房子该刚刚盖好,他又被贬到了海南。

3、六旬老翁,被贬儋州

苏轼被贬儋州顿悟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

儋州东坡书院

虽然已经远离了政治中心,但曾经的好友兼政敌------章惇,仍然不肯放过他。

苏轼在惠州写《纵笔》诗,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描写自己在春风中酣美的睡眠。章惇看到那两句诗说:“原来苏东坡过得这么舒服!”于是颁发了新的贬谪令。

此时,苏轼年已62岁,他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苏轼很快就过惯了海岛的生活,又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好像自己本来就是儋州人,只是偶然的因素,才在西蜀出生。他在这里带头挖井、开坛讲学、传道授业。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跟从苏轼学习。

当他要结束海岛生活时,仍然用诗句作了这样的总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意思是说:这个地方太好了,不虚此行啊,就算死在这儿也没有没遗憾的。

苏轼的一生三起三落,最高曾官至龙图阁大学士、杭州太守、吏部尚书,而他却把自己平生的功业归于三个被贬的地方。虽是自嘲,亦有自得。可以说:正是这三个地方成就了他文学的巅峰,伟大的人格,超然的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