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觉(vestibular)也称平衡觉,静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负责传达视听嗅味等讯息,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核。
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理前庭讯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称为前庭体系。
前庭觉的成熟与否和平衡感关系密切。平衡感不良,造成身体操作不稳定,会形成好动不安的现象。多动的孩子,前庭觉的发展普遍不佳。
那前庭系统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从生长发育角度来讲,每个儿童都有五次前庭系统成长的黄金时机。这五个时间点,父母必须要牢记!
1、孕五个月,适度运动
前庭系统的发育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受精卵形成的第8至9周.等到胎儿五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可以在母体中感受到妈妈的身体活动。在此后的一个月,胎儿的前庭器官——半规管将达到成人的尺寸。
所以,这个阶段母体的运动对于胎儿前庭的发育至关重要。
而刺激前庭觉最好的运动之一,就是线性的活动。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建议孕妈妈不要长期静坐,适当起身走动,可以有意识地去折返走或者S形走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去上下楼梯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刺激胎儿前庭内耳接受器的发展。
2、三个月宝宝翻身
观察一下,宝宝在翻身之前,是不是都要先做一个抬头的动作?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抬头的过程就是在训练宝宝的颈部抗重力肌肉群。
颈部作为大脑和身体的衔接部位,它的发展和稳定,同时关系到头部前庭系统和视觉系统的稳定。
只有颈部抗重力肌肉群稳定了,才能为前庭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去侦测地心引力,为视觉提供稳定的视野保证视觉信息输入的准确性。
很多学龄期的孩子,在阅读写字的过程中有错行漏字的现象,这些都和前庭系统有关。
3、七八月爬行敏感期
孩子在爬行的时候,由于身体位置比较低,如果想要获得更加宽阔的视野,就必须把头高高抬起。
而前庭神经核就位于大脑后下方,也就是后颈部稍微往上的位置。所以,爬行的动作,就能很好地刺激前庭觉,促进前庭系统的发展。
同时,在爬行过程中,各个前庭器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器官)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比如,爬行时需要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转动来观察环境,而这样的转动自然可以锻炼眼肌,帮助孩子发展起较好的视觉聚焦、视觉追踪等能力,避免日后出现写反字等情况。
4、一岁时学习走路
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总是先扶住一个支撑物,再慢慢站起。
起初,他们总是走得摇摇晃晃,渐渐地能够让身体保持平衡,不摔倒。
在这里,前庭系统就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学走路的过程中,前庭系统需要时刻主动去关注儿童身体速度和角度的变化,控制眼球运用,以便保持身体姿势,维持身体平衡。
当身体发生倾斜的时候,淋巴液体就会激活半规管,帮助我们调整身体回到直立的位置。
但是如果儿童长期待在学步车里,身体无需关注身体姿势的维持,那么前庭系统也就不再发挥作用。久而久之,儿童的平衡感也就被破坏了。
5、三岁左右多跑跳
到宝宝两三岁时,他开始变得活泼好动,这里跑跑,那里跳跳,这其实是宝宝在进行自我的前庭刺激。
孩子在跑步时,他会动用眼球察看行进方向,同时可以感受到身体及头部的速度和位置的变化,从而锻炼空间感和方向感。
所以在孩子三岁左右,家长可以带宝宝多去户外活动,比如滑滑梯、跷跷板、荡秋千之类的游戏,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促进前庭觉发展!
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行为和表现,都有他背后的道理,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自身感统理论的缺乏,就疏忽了对孩子的培养。
我们要遵循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而不是束缚和限制,让孩子多尝试、多运动、多锻炼,去获得足够的感觉刺激,孩子的感统能力才能获得充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