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微茫致曲全,由来学术诬先贤。

陈言岂尽如真理,开卷倘留一笑缘。

——南怀瑾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国学必读论语学而)(1)

拾书记

樵娘私以为,《论语》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一本成书距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翻出来赋予新意,作出勘正。

如今的时代,《论语》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会将《论语》束之高阁,凭它吃灰;我们或是会将《论语》时不时搬出来,来印证自己是个文化人。

樵娘并不能在各位国学大师与考据专家的基础上,赋予《论语》新的解释。只是,樵娘认为儒学是入世之学,讲的是人间事,《论语》亦是俗世书。

因此樵娘开张书户一间,取几家注释解析,结合自己的经历,完成《论语》系列。一为抛砖引玉,引友人论语;二为书户点灯,为大家提供点点的古哲光闪。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国学必读论语学而)(2)

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诵,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

旧说: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即领悟之前没有领悟的。朱熹:“学之为言效也。”

辜批:学不应当作效解,学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效有失真义。如果学只是“依葫芦画瓢”,不得精髓,不参悟其中因果道理,也是学而无用。

关于学的内容,依孔子年代应是五经六艺,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涵盖一个人的礼仪、音乐、骑射、书法、文学、历史、易学以及理数等方面的知识。学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丰富,而非仅仅只是书本,还包括书本之外的为人处世。

一作副词,即“以时”,是“在一定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如《文王世子》云:“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又如,冬雪暖炉,熏香点茶,我们一读《红楼梦》。

一作“时常”,我们如今的课本取此意,这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虽有本末倒置,但又有新解。

一作“温习”,我们课本取此义。

一作“演习”,如《礼记》的“习射”,有演习、操练、实践之感。

同“”,欣喜,愉快之义。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国学必读论语学而)(3)

学而不悦


通俗意,孔子说:“学习,然后时常温习它,(我们)不也高兴吗?”

另一意,孔子说:“学习,然后在恰当的时间去实践它,(我们)不也欣喜吗?”

辜鸿铭先生英文版:Confucius remarked,"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值得注意的是,辜鸿铭先生“时”取“时常”义,为“go on”, “习”取“演习”义,为“practice”。

两个“习”的意思,虽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理解和实践,但是对于今人来说,我们做到其中一项,便也是很好了。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国学必读论语学而)(4)

理论与实践

南怀瑾先生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或许就是汉字的魅力。

今天的晚自习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后台反馈。小樵在想要不要加入自己的经历进去,但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难免会误导大家,如果大家需要的话,小樵后续补上。


参考文献:

1.《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辜鸿铭讲论语》,辜鸿铭著,金城出版社。

3.《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4.《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5.《论语别裁》,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


樵樵子说

@月户樵,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多多点赞转发,你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什么样的想法呢?评论区见吧。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