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两阶段与三阶段及建筑模数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单位工程等。

建筑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设计工作必须按照其设计程序和设计要求做好设计的全过程工作。建筑设计的依据是做好建筑设计的关键,主要有使用功能和自然条件两方面因素。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设计任务:建设单位必须具有上级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城市建设部门同意设计的批文,方可向设计单位办理委托设计手续。

(2)熟悉设计任务书 :首先需要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有: 1)建设项目总的要求和建造目的的说明; 2)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建筑面积以及各类用途房间之间的面积分配; 3)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并说明原有建筑、道路等室外设施费用情况; 4)建设基地范围、大小,原有建筑、道路、地段环境的描述,并附地形测量图; 5)供电、供水和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水源、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6)设计期限和项目的建设进程要求。

(3)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需要收集下列有关原始数据和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以及冻土深度等; 2)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基地地形及标高,土壤种类及承载力,地下水位以及地震烈度等; 3)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基地地下的给水、排水、电缆等管线布置,以及基地上的架空线等供电线路情况; 4)设计项目的有关定额指标:国家或所在省市地区有关设计项目的定额指标,例如住宅的每户面积或每人面积定额,学校教室的面积定额,以及建筑用地、用材等指标。

(4)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设计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2)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 3)基地踏勘; 4)当地建筑传统经验和生活习惯。

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即在已定的基地范围内,按照设计任务书所拟的房屋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方面的各方面要求,提出可行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有:

建筑总平面

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立面

说明书

建筑概算书等

3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工种的图纸标明与技术工种有关的详细尺寸,并编制建筑部分的技术说明书,结构工种应有房屋结构布置方案图,并附初步计算说明,设备工种也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及说明书。

技术设计是三阶段建筑设计时的中间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房屋各工种和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

对于不太复杂的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可以省略,把这个阶段的一部分工作纳入初步设计阶段,称“扩大初步设计;另一部分工作则留待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

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

它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施工要求,即在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相互交底、核实核对,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图纸中,做到整套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

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

绘制建筑、结构、设备等全部施工图纸,编制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和预算书。

施工图设计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有:

建筑总平面比例尺1:500(建筑基地范围较大时,也可用1:1000,1:2000应详细标明基地上建筑物、道路、设施等所在位置的尺寸、标高,并附说明)。

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比例尺1:100~1:200。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根据需要可采用1:1,1:5,1:10,1:20等比例尺(主要为檐口、墙身和各构件的连接点,楼梯、门窗以及各部分的装饰大样等)。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

。如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楼板及屋顶平面和详图,结构构造节点详图等结构施工图。

给排水、电器照明以及暖气或空气调节等设备施工图。

建筑、结构及设备等的说明书。

结构及设备的计算书。

工程预算书。

建筑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及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建筑物中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

高度,门洞、走廊、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至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直接或间接有关,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窗台的高度主要根据室内的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和家具或设备的高度来确定。

2温度、温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设计有较大影响。例如湿热地区,房屋设计要很好考虑隔热、通风和遮阳等问题;干泠地区,通常又希望把房屋的体型尽可能设计得紧凑一些,以减少外围护面的散热,有利于室内采暖、保温。

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在设计前,须要收集当地上述有关的气象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3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因素

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壤特性和地耐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都有明显的影响。

坡度较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合地形错屋建造,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房屋的构成和基础的设置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意义和目的

为了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等方面的尺寸协调,从而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降低造价并提高房屋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和速度,建筑设计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建筑统计统一模数制。

其目的是:减少构配件的尺度变化,并使设计者在排列构配件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建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增值单位。根据国家制订的《建筑统一模数制》,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 M =100mm。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模数数列以及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建筑模数有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 M 。基本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

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分水平扩大模数和竖向扩大模数。扩大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构配件截面尺寸及门窗洞口等处。

分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主要为1/10M、1/5M、1/2M。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和构配件截面等处。

与建筑构件有关的尺寸

标志尺寸

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开间、柱距、进深、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界限的尺寸。

标志尺寸:定位轴线(面)之间的界限尺寸;

主要用于设备定位的位置界限尺寸;构造尺寸用于制作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有偏差,要符合公差规定,否则不能投入使用。

构造尺寸:建筑制品、构配件的设计尺寸

构造尺寸=标志尺寸一缝隙

实际尺寸

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后的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大小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按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建筑设计的两阶段与三阶段及建筑模数)(1)

建筑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