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生角基本动作(京剧角儿是如何炼成的)(1)

(转自《冰弦的博客》)

按照哲学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内因起决定作用。所以本篇讨论的前提是这个演员热爱戏曲,想成角儿(指真正的艺术家)。在树立为戏曲事业奋斗终生的宏伟志向后,第一步,我们要来认识戏曲圈的残酷性,为今后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一、 戏曲圈的残酷性

1、祖师爷赏饭

无论哪儿行,天赋其实都挺重要的。虽然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但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就是百分之百的努力也没用。

戏曲对演员天赋条件的要求尤为苛刻。嗓子、扮相、身段、悟性……缺一不可。这样的人才恐怕要万里挑一,可遇不可求。有条件的还不一定干这一行,干了这一行也不一定用功,爱这行干这行又用功的却不一定有先天的好条件。所以出个真正的角儿太难了!立志做一名戏曲演员的同学,请先客观地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儿料,并根据自己的条件设置合适的目标。

2、一将功成万骨枯

任何行业站在宝塔尖上的人都是少数。但绝大多数行业的空间很大。多数人会在塔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层级,在那里有足够的空间供自己施展。而戏曲这个圈子太小,所有的事情只能围着塔尖上的角儿进行,下面的人能实现自我的机会很小。举个例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有五位“梅花奖”演员,但举全院之力打造作品时都只围着李梅一人。没错,在艺术上综合而言李梅就是最好的。但其他人的艺术才华却要因此而被束缚了。“既生瑜,何生亮”就是这么气人。

名将成长的路是无数人用生命铺成的。名角儿那令人仰慕的位置也是底下无数人用肩膀擎起的。因此,不忍心踩别人的人通常爬不到顶峰。应该各个行业都如此,太过善良的人成不了大事。

3、功夫在戏外

艺术是靠感觉而不是数据来衡量的,而感觉是人为的东西。这一人为猫腻就多了。因此环境的客观无奈也成了很多演员成角儿之路上的障碍。克服路障有两种方法:一是牺牲道德换取通行证;二是用智慧化解或绕过。真正的角儿应当是德艺双馨的。如何道德地做好戏外功夫后面我会写点我的思考。这里我只是想说,面对客观无奈的大环境,我们一定要想得开。我们无力改变大环境,但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影响自己周围的小环境。毕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的自我。

二、 修行在自身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依然想往戏曲这个“火坑”里跳的演员将开始他们“水深火热”的修行。戏曲这行没有速成的。以前学艺是七年坐科,现在上艺校至少也要三年。且辛苦学艺还不能一劳永逸。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就看出来了。因此,想要成角儿,必须勤奋刻苦。不信你看,每个角儿在说自己的从艺经历时,都要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如何如何辛苦练功,一身伤病。

当然,勤奋也是要注意方法的。首先要跟好老师学艺。现在很多演员拜师冲着的是老师的名气和政治地位。这样的老师事务繁忙、桃李满天下,哪儿顾得上啊。名利归名利,要学本事还是要找艺术上的名师。当代舞台上我最喜欢的两位演员谢涛与齐爱云。她们的传统功底都很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们的师傅李月仙和马兰鱼。这两位老师都是深受戏迷喜爱而政治地位一般般的人。

其次与高手相提并论。常听到演员之间相互排挤的故事。一些无聊的戏迷也总是喜欢压着别人捧自己的偶像。我经常对自己喜欢的一些演员说:“你是国家级选手的水平,不要和省里面那些无聊的人计较。”同行是注定的冤家。在狭小的戏曲舞台上,磕磕碰碰、恩恩怨怨总是难免。与其计较,还不如跳出小圈子到更广阔的世界遨游。比如参加“梅花奖艺术团”、比如参加多剧种联合的晚会、比如多上中央电视台:)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演员都是本剧种的代表。一个经常与其它剧种名角儿同台的演员自然也会被认为是这个剧种的名角儿。除了名誉上的满足感之外,与高手切磋会掌握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东西。见过好的才知道什么是不好。见过顶尖级的才知道自己的定位究竟在哪里。并且面对更多是外行的观众(指非熟悉本剧种的戏迷观众),演员更容易获得一种客观的评价。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得到外行观众的认可,才说明它有生命力。

自信与坚强对演员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舞台上那么多的演员,角儿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因为他的气场强过其他人。这种气质源于他在舞台上的自信。而这份自信一方面来自得到的肯定,另一方面则是在打击中学会的坚强。演员作为公众人物经常要被人评头论足,其间不乏不留情面的批评甚至恶言恶语。越是有名的、关注度高的被骂的可能性越大、激烈程度越高。因此做角儿就要修炼自己强健的内心。首先自己要挺得住,其次还要微笑着面对,以示风度。

一般来说演员都自我感觉挺良好的。相比自信来说自知更加难能可贵。我觉得自知有两方面。一方面,不要过分的要求自己。过分的欲望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另一方面,明白自己几斤几两,谨防自我膨胀及被捧杀。吴素英是我接触到的活的最开心的演员之一。她说:“我年轻的时候努力过了,我没有遗憾。并且以我的条件能有今天的荣誉我很知足。”但我接触的更多的演员都把自己夸的像花儿一样,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肯定。戏迷也本着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则对自己的偶像极度赞美。名过其实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被捧得太高,又缺少实实在在支撑,一旦摔下来……

三、 一个好汉三个帮

经过第二步对自己技艺与心态的双重修炼,应该说这个演员已经具备了角儿的素质。但角儿是要获得公众认可的。因此他的身边应该有这样两个团队——戏迷与班子。

戏迷:

差不多的演员都或多或少的拥有喜欢自己的戏迷。戏迷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群体。可能演员的一个微笑、一个签名就能让他们激动好久。戏迷也似乎永远不会满足。他们总是想一次又一次的签名合影,想和演员走得更近。演员都喜欢被戏迷簇拥追捧的感觉,但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应付戏迷。所以,一个聪明的角儿应该知道怎样经营和应对自己的戏迷群体。

我把戏迷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型,一类是花痴型。理智型的通常素质较高,懂戏或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这类戏迷绝对是对演员形象的提升。花痴型的戏迷素质有高有低(有不少有才有貌又有钱但花痴起来很疯狂的戏迷),激情是他们的可爱之处。这类戏迷听话又能造势。因此这两类戏迷对演员来说都很重要。只有花痴型戏迷的演员是肤浅的,只有理智型戏迷的演员是寂寞的。花痴型戏迷大都对演员的兴趣大于对戏曲本身的兴趣,这类戏迷较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所以加强对自己的宣传是扩大自己戏迷队伍的有效方式。理智型戏迷在选择偶像时看重演员的素质。所以想拉拢这类戏迷就要努力做好自己。总之,物以类聚。什么样的演员吸引什么样的戏迷。大多数人接触演员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从这个演员的戏迷中感觉。所以,戏迷是为演员传名的人,要对他们好些。没有时间应对越来越多的戏迷,那就挑选几个素质高的做自己戏迷组织的管理员。同为戏迷的他们比演员更知道戏迷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他们会帮演员管理好戏迷群的。

角儿通常有一些有钱有势有名的朋友。有的就会以这些人来标榜喜欢自己的人的素质有多高。我觉得那是个人的社交圈,非纯粹的戏迷。戏迷是发自内心关心演员的人,而非利益上的结合。

班子:

按道理角儿应该是挑班的,因此角儿应该有傍自己演出的班底。但现在不敢说有班底的就是角儿,角儿一定有班底。我这里说到的班子指围绕在角儿身边的核心团队。这个团队最好涵盖以下的人才:

(1) 熟悉自己风格的创作团队

无论毛泽东思想还是梅兰芳艺术都是一个团队智慧的结晶。所以再牛的角儿也不可能仅凭自己就能将艺术提升到某个高度。角儿的身边应该有一个好的作曲。我个人觉得作曲是主创队伍中最重要的。因为戏要流传最重要的是脍炙人口唱段的流传。若干年后大家可能不再记得导演是谁,看不到这个演员的表演,能够留下的只有经典的唱段。比如茅威涛,早年总唱《浪迹天涯》,现在总唱《回十八》,唱段留下了,戏就留下了。其次我觉得编剧很重要。以前老先生身边都有文人为其量身打造剧本。在当代,秦腔的李梅三部代表作《留下真情》、《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都是陈彦的剧本;梨园戏的曾静萍两部备受好评的作品《节妇吟》、《董生与李氏》都是王仁杰的本子。编剧对剧种对演员的熟悉为一剧之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导演我倒觉得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好的演员应该作不同风格的尝试,且戏曲的玩意儿基本相通。懂戏的导演应该能做到将程式化的表演融入到自己独特的风格当中。另外,戏曲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电影等形式展示给观众,这种近距离的观演模式尤其是高清的日益普及对演员妆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角儿对化妆师的依赖会越来越大。

(2) 有市场资源的人

挣钱和挣名对演员来说是很实际的两件事儿。真正的角儿应该专注于艺术,把这类事情交由专门的人去打理。虽然各个剧团基本都有演出推广以及宣传的部门或人,但类似娱乐圈中经纪人的角色在戏曲圈中还是十分罕见。所以我们的角儿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知名度自行联络很多事情。

(3) 帮自己做琐事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工作生活中琐事所烦的经历。角儿面对的琐事就更多了。因此角儿应该配备帮自己处理这些琐事的“秘书”们。虽然琐事不要求智商,但要求细心有耐性且还要是靠得住的自己人。最好还能帮自己唱黑脸,比如替自己挡住疯狂的戏迷。不是每个角儿都能真正配个有工资的秘书,所以找到这样的人也不容易。如果已经拥有,要记得感激。

作品:

除了傍角儿的团队外,一个角儿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我觉得现在演员能做一部属于自己的大戏很不容易。戏又能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演员做出了好的作品就一定要将其留下,不要又迫不及待地投入新戏的创作。一个角儿一辈子能留下一部传世的作品就值了。让人一提到这个题材或剧中主人公就会想到这个剧种、这部戏、这个演员。就像茅威涛之于陆游、张生,沈铁梅之于金子,谢涛之于傅山……相比很多名气更响、身价更高的京剧名家倒没有一部叫得响的代表作。观众认可的依然是老先生留下的作品。这就比较悲哀了。

一部戏要留下,我觉得要做这么几件事。

(1) 拍成电影

演员总有老去退出舞台的一天,为了让后人也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风采,就多做一些影像资料的留存吧。随着数字电影的普及,拍电影的成本降低了很多。不过戏曲表演如何与电影蒙太奇结合是目前戏曲电影拍摄中不好解决的一个难点。要么拍成和切大戏没什么区别的舞台艺术片,要么拍成完全生活化表演的带唱电影。慢慢探索吧。

(2) 有学生传承

经典的作品不能只停留在影像资料上,一定要活在舞台上。演员总会老去,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传承。这点茅威涛做得很好。她的戏基本上学生们都有演。包括沈铁梅的《金子》。日常的演出由B角来演,既让这个戏一直活跃在舞台,又把主演沈铁梅解放了出来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而提到《金子》,永远都是沈铁梅的代表作。谢涛的《傅山进京》就存在一个问题——难度太大,别人演不了。这就会制约这出戏的流传。

(3) 遴选出代表性唱段在戏迷中广为流传

戏迷喜欢看熟悉的戏。恨不得演员在台上唱,他在台下唱。所以演员应该多出卡拉OK带、CD,或将一些自己的经典段子放在网上,方便戏迷学唱。其中卡拉OK带最好,有伴奏,方便戏迷演出用,而戏迷的演出也是对该戏的宣传。

不信,你对照一下各个剧种的代表作,基本上符合以上三点。

当初脑袋一热写了这样一个系列的博文,后因在现实中疲于奔命而退却了理想的狂热。当工作越来越脱离实际的程式化之后,当我回首青春发现留在博客的思考比播出的片子更有价值时,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一届“梅花奖”评选“蠢蠢欲动”时,我决定还是应该把它完成。

四.戏外功夫

现实总是残酷地告诉我们戏台上的东西那只是戏,是用自己的眼泪演绎的别人的故事,而戏台下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因此现实的人更注重台下。反正台上的水准集体衰退,台下的看客越发业余。专家可以被买通,舆论可以被引导。在皇帝的新装面前,成熟的人都会选择赞美,至少也是默认。于是,演员拿着老板甚至政府的钱给评委,为领导换回代表政绩的奖项。自己则空手套白狼名利双收,真是比中介还中介。虽然权钱交易下佳作难觅、好角儿难寻,但至少在面上繁荣了戏剧。

所有人都在抱怨戏曲圈黑暗,却又主动或被动地遵循了令人无奈的潜规则。既然无法改变这个圈子,那就归去来兮。即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至少在精神上超脱吧。

不过我也不认为戏外功夫都是歪门邪道。那些自以为极其单纯的人其实也是活的十分自我的人。他们过分推崇个人力量,对周围的有利资源不屑一顾、或觉得别人的给予是理所应当。长此以往,再善良再正直的人也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

就我的经验和道德水平,我只对一条戏外功夫比较擅长,那就是重视宣传的力量。行里有句不太上台面的话:“成功与否在于安全,影响大小在于宣传。”这个宣传啊,确实应该实事求是。但正如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一样,媒体对文艺作品的宣传有时也是高于作品的。听说一部电影的宣传成本几乎占到了整个电影投资额的一半!而我们的戏曲则在几百万上千万的制作和砸奖经费中给宣传留了多少呢?不重视宣传就是不重视观众,不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多少大奖连连的剧作我们都还无缘一观,甚至对于很多戏迷来说连剧名都几乎没有印象。

我说的宣传经费并不是指给记者的红包。相反我不认为记者们拿了红包然后照着通稿节选的毫无情感的东西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力。感情投资有时比利益驱动更给力。因此请尊重记者的智商而不仅仅是他背后的媒体。一个称职的记者应该能帮你寻找宣传的卖点。只在做宣传时才想起记者背后媒体的人,其实是对记者才能的一种浪费。不要忽略任何“小”媒体,因为各媒体记者间其实是有联系的。不要觉得CCTV-11有多么高不可攀,其实戏曲频道就是为戏曲宣传做服务的。也不要觉得能上CCTV-1就对11不屑一顾,混一个圈子还是首先要得到圈内人的认可。不要觉得报道的时长越长越好,字数越多越好。细水长流的生意好过一锤子买卖。

官方媒体的正面报道是必须的,也多多益善。但不要忽略戏迷中的口碑相传和网络的力量。这就像僵尸中的小蘑菇,虽然个体力量弱小,但不花阳光,成长速度又快。这年头上哪儿找免费的午餐,还足量供应?网络时代是一个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所以我总是强调:演员要对戏迷好一点,戏迷也应自觉地为戏曲的宣传做点什么。

除了依靠外在宣传的力量,演员和剧团更应自己做好资料的留存和整理工作,包括影像资料。以便为媒体的报道提供丰富深入的素材。对于平面媒体来说,清晰的图片比文字更抓眼球;对于电视来说,现场镜头的记录远比当事人回忆的采访或解说词真实可靠;对于网络而言,则是信息量越大越好喽。

总之,角儿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曝光率!

五.剩者为王

这点说得有些消极。但确实是你前面修炼得再好,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最终也会功亏一篑的。很多“角儿”在接受采访时都感慨:“其实比我条件好的演员多多了,只是他们没有在戏曲的舞台上坚守下来。”离开的自有他的理由,坚守的也不能标榜伟大,其实大家都是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已。我只是想对那些热爱戏曲却无奈想离开的好演员们说:“坚持到底才有胜利的可能!”

六.完结篇“做一名纯粹的艺术家

放眼现在的戏曲名家,大都是有官衔和政治荣誉的。不是院团长的也至少挂个业务副团(院)长或艺术总监之名。至少都是当地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省级或全国的也大有人在。每个演员简历的第一段一定是罗列他的头衔⋯⋯还有一种现象。很多戏曲名家一年演不了几出大戏,而是频频走穴于各种晚会或堂会。且在一台荟萃的演出中,越是有名的演员越不扮戏而是便装清唱。

太多的戏曲演员自称为艺术家了。但我们看到的他们似乎达不到艺术家的水准却颇具政治家和商人范儿。我觉得活动家这个名词更适合他们。对艺术家和活动家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家要有一颗孤独的心,而活动家一定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艺术家活得很清高,而活动家会尽可能地妥协自己适应世俗⋯⋯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不认为有人能精神分裂并精力充沛到两者兼顾。

演员担任院团长,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无奈。因为对于戏曲院团的管理者来说,既有戏曲专业性的要求,又有工资待遇的局限,所以这样的人才很难找。且由于舞台资源的稀缺,导致演员必须占有资源掌握话语权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演员走穴赚钱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工资和演出费就那么点,要维持体面甚至光鲜的生活必须靠外快。其实大多数的戏曲演员都是以唱戏为手段,目的是谋求更好的收入和地位。就像我们绝大多数人工作就是赚钱养家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什么。但是,这样的人不应称为艺术家。因为他没有“家”的气度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而已。想成角儿成家的还是要分清主次,搞清楚那些行政职务和政治荣誉都是附加的,演员的主营业务是在舞台上演好戏,演员最根本的头衔是演员。一个没有佳作传世的演员终究会被历史遗忘,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角儿了。

成角儿之路是艰辛的也是寂寞的,是身与心的双重修炼。孤独对于一个属于舞台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心理屏障。它既隔离着外界世俗的污染,让演员纯粹地走进每一个戏里的角色。同时也禁锢着演员内在的情感,让它们聚积,只在舞台上绚丽地释放。放掉一些名利的束缚,也许就离成角儿更进了一步。

想了很久都不知道该如何结尾,也不知道自己这些零散的认识是否形成了逻辑。想来我们的认识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那就这样淡淡地暂时结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