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备受关注的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于6月14日竣工验收,目前馆内已布展完毕。有哪些宝藏馆藏将惊喜亮相?记者提前进行了探访。

国内最新发现的恐龙化石(亚洲最大恐龙化石将在这里亮相)(1)

亮点频出 “高仿”太阳系最吸睛

迈步进入位于博物馆一层的“地质环境厅”,最最吸睛的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地球”,在深蓝色的夜空背景下,地球上的纹理分毫毕现。顶层用微型灯组成的“星空”时不时有流星划过,照亮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整个太阳系被高仿真还原,带光环的土星、赤红色的火星、体积最大的木星……据场馆负责人介绍,这一场景是成都自然博物馆一楼最大的亮点之一。

国内最新发现的恐龙化石(亚洲最大恐龙化石将在这里亮相)(2)

而高7层、面积约962平方米的地质环境厅,使用了许多立体模型、彩色图解甚至沙盘分别对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四川地区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系统等进行详细解说,在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中,观众可清晰窥见地球的奥秘。

国内最新发现的恐龙化石(亚洲最大恐龙化石将在这里亮相)(3)

恐龙“出没” 个头儿亚洲第一大

“‘龙行川渝厅’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是我们成都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整体搭建需要20多个工人耗费大半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走上博物馆二楼,项目的工作人员自豪地对这个长达24米的、真化石含量达80%以上的“大家伙”进行着介绍。

国内最新发现的恐龙化石(亚洲最大恐龙化石将在这里亮相)(4)

抬头望向这具巍峨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它长长的脖颈仿佛快要触及天花板。这也是马门溪龙的特点之一,作为蜥脚类恐龙的一个属,马门溪龙以其非常长的脖子而闻名,而其几乎占身体总长度的一半。

除了四川盆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博物馆二楼的“恐龙探秘厅”还展出了来自全球的恐龙化石,并通过骨架呈现、局部骨骼、模型、模拟场景、互动等方式试图向观众还原恐龙生前的形态和模样。

值得注意的是,在“恐龙探秘厅”的展厅中间还有一个神秘的“玻璃池”,其中一颗颗呈椭圆状的灰色“石头”就是千万年前孕育恐龙的“温室”——恐龙蛋;而在另一旁的展柜里,一具幼小的恐龙骨骼化石伏在一堆泥土上,“这只恐龙刚刚破壳就被淤泥埋住了”,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这具恐龙化石形成的偶然性才让我们得以窥见恐龙诞生时的神奇景象。

国内最新发现的恐龙化石(亚洲最大恐龙化石将在这里亮相)(5)

“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策划、筹备、建设的一个文化地标项目。”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建成将填补西南地区综合类自然博物馆的空白,为市民提供一个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实践性与观赏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今天竣工验收后,场馆正式开放也将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