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没有被破坏的时候,布谷鸟每年四五月间要从山里出来,到川西平原顾看当地人,它们站在门上往里瞧,口里叫着“bubububu,bubububu,快点苞谷,快点苞谷。” 这就是“顾”字,一个字里面满满的人与自然亲密互重,田园山光相生相应

古人将布谷归为鸠的一种,叫四声,还有叫三声的杜鹃,学者流沙河先生能模仿好几种鸠的叫法,他听得多,学得用心。研究先民造字,要对天地万物都有体察,听流沙河摆汉字的龙门阵,就像听一台超级电脑哗啦哗啦地翻阅百科全书,千古谜题应声而解。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

流沙河 摄影:唐吉科德

不过布谷鸟可不是来顾看人的,更不会站到门上,都是人的美好想象。先生说,是因为农历四月间,平原上的松毛虫正好吃,布谷鸟来,吃饱了松毛虫好回去繁殖后代,完全是另一种生生不息的情景。

但是人类他有这种想象,他有这种移情,他有这种本能,所以就构成了艺术。所以艺术发自人性,他用他自己的心去揣测那一只鸟,认为鸟是怀着善良的意愿,对我们有感情,每年这个季节,像看亲戚朋友一样要来顾看我们一下,站在我们门上,要看我们正在里面吃饭。”

与流沙河先生刚见面,我们慌张地要介绍自己,先生说不急不急,把你们的名字一个一个写下来。照办。后来果然被一一解字。解字如此郑重,我们由此能重新认识指向自己的符号,推测祖先造它们时的思虑和心情。

昔者苍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有东汉人说出现此象是因文字乃诈伪萌生之源,但流沙河先生更相信这是富足和光明之始。

但毕竟造字之事久远难考,现在的人难免因此失所。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2)

比如“井”,我的生活中已少有水井,但幼时在“米井街”住了十多年,见这个字也颇亲切,但已少有人知道它最早的面貌。

《说文解字》说“井”是象形字,象构翰形,翰就是井上木栏,可哪有人在井边架围栏的呢。直到1977年,考古队在甘肃发掘出一口古代的井,“嗨呀,恍然大悟!”流沙河先生感叹,仿佛发现这口井就是刚才的事。

原来中华民族发源于西北,但此处土壤松散,打井方式也须与众不同,要先在水源周围挖一个宽阔的坑,防止流沙下落,然后用木条包围水源,搭成井字,并用粘土填满木条间的空隙,直至与地表同高,最后回填挖开的大坑,才有了个成形的井。

囧可不是一脸苦逼的意思,“你们乱把字理解了,这个明明就是窗嘛。”流沙河先生说囧象窗形,月照东窗即为明

造这个字的古人,是记录了一种特殊的感受:他们没有电灯,夜晚屋里黢黑,有时月亮出来照到东窗,屋里突然一下就明亮了,那感觉之强烈,于是写下“明”——这根本就是艺术创造的身心过程!

而至于白天这样明亮,至于日月很亮地挂在天上,那自不待言的,反而不值得古人为之创造了。

“明”是月照东窗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3)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4)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5)

先生又见我们那么爱艺术,就带我们看艺术的起源。

“艺”最初是画的一个人在耕种,培育植物,不过草头到是后来加的,后来还加了土,还加了云。云是说话的意思,因为孔夫子开设了六门课,叫六艺,孔夫子的时代说话也已经是一门技艺了,那时的古希腊人也在专门学它。

所以“艺”一开始只有农艺,发展了手工业又有了“工艺”,后来又有“武艺”、“曲艺”,直到最近,“艺”才和“术”结合,成了美而无用之物。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光明与美之源。

“艺”是种植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6)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7)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8)

一套符号,包涵了我们的祖先如何日常生活,如何认识世界,如何相互交往,几乎就是我们的心智起源

汉字诞生之后的几千年中,它们又与中国人共同经历了许多更迭与变迁,许多读音与意义也多次被打散和重组,这之中许多是难以考证的演化,也有一些难以挽回的扭曲。

“我看他们那些电视剧里头说‘尔等’。”先生哂笑,“这个字古人不读er,读ni,就是你,就是英文You。读er可能都是明代以后了。比如后蜀的花蕊夫人的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儿’要读ni,成都人到现在都还读ni,男ni女ni,就是男儿女儿。”多数方言都比普通话的音韵更有古意。

‘尔’字本来是一个穷人穿着草裙,嘿嘿,这个是我的这个解释。”流沙河先生对一些字总有自己的解释。

“尔”是穷人穿草裙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9)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0)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1)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2)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很多已经面目全非。他走到茶几旁,提笔写“儿”,这是今天最可怜的一个字,好好的小儿,眼眉清晰,囟门未满,在简化的时候却被削去脑袋。先生说:“丑的很!”

小儿怎能没有头呢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3)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4)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5)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6)

还有“进”,古体那么美,有飞翔之感,因为它不是从井,是从隹,是一只鸟。

先生说这是古人在运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因为他们观察万物,发现唯有鸟的飞行只能向前不能后退,所以“进”就会了“鸟”和“走之”的意,就是说古时“进”只有前进没有进入之义

“但现在简化成这样子,是什么意思?哦,进,就是一口井,往前面走,轰!就落到那个井里头,太滑稽了。”

只是简化字根基已深,“早在延安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造简化字,一九四九年建国就定下来,当初定的是要废除汉字,全部用拼音文字,要废除汉字……”先生说道这里沉默半响。

"进"是鸟只能往前飞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7)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8)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19)

流沙河先生确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体验到汉字中的美,及至从心所欲不逾己之后才来谈起。

学龄前的流沙河,在家中的匾额和楹联上见了好些字,也见了好些字体:从“国恩家庆”到“山海年长”,从苍劲的草书到规整的馆阁体,他都铭记于心,此间又萌发出种种感受,后来随岁月日渐丰盛。

“那个时候一个小孩子没有接触任何艺术学,但是已经感受到,第一,艺术就有多样性,光是写这些字的笔画,就有的硬、有的柔、有的扁、有的圆,都不同,但是都很美;有些字它是行书,还缺了很多笔,当然小娃娃看到就觉得非常陌生了,行书的趣味是要人比较成熟以后才能够接受的,但是这些字,看久了也还是觉得美。这一些感受,一个小孩子说不出来,但是他心头明白了。第二,小娃娃知道这些不仅是字,还组成文,文中间还有某种意思,当时还不懂。以后懂了这些意思,再来结合这些字,就更是美。”

几十年以后,流沙河到了山海关,远远地又看到了“山海年长”,这四个字也曾在家中匾额上,是流沙河的汉字启蒙材料之一,“后来到那个环境再看,嚯,就觉得,太好了。原来这个字是人家刻在那个崖石的,非常雄气,山海年长,哦,恍然大悟。而且同时也就感谢起我的童年,还没有读书就把这四个字谙熟于心了,我几十年后走到这里,恍然大悟,这四个字是这样来的。感觉十分强烈。”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20)

流沙河印象极深的还有祖辈留下的一副楹联,用规矩的馆阁体书写,挂于正厅,勉励后人。上联是“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下联是“创业难,收成难,知难不难”,就是最普通的士绅阶级对后代的期望,但它又是那么好。

流沙河说:“这一副楹联,内容很平常,字也写的很老实,他就用古代写公文的那种、也是很多人最看不起的那种馆阁体。小的时候就想,这个字也不丑,但是看着不像有些匾写的那么好,不懂这中间的道理。后来老了大了就晓得,他根本不是教你来欣赏这个书法,是教你来领会内容的,那么就不能够去追求艺术,把人的注意力往旁引了。这就构成内容跟形式的一种协和。这个是美。所以现在有些人说书法是一种笔墨形式上的趣味,与所书写的内容无关,我不赞成,因为我的经历、我所受的教育都不是这样,所以哪怕那个主张很有道理,但对我来说是很难接受了。”

说到美,“很多人说美,但是很多人不晓得,没有一个东西能单独抽出来,拿给你说,这就叫美。美是拿不出来的。比如苏东坡的某一副书法,写得很好看,但如果单独把中间某一个字抽出来欣赏,说这个字了不起啊,这个是苏东坡的,人家觉得你的话也对,但不心服,因为单独看,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一个名堂。就有些人把苏东坡某一个字拿出来,来详细教你这一个字该怎样写,我反正觉得,这都不是艺术。只有当那一个字放到整幅字里面,你再看,哎呀你就觉得你理解了:当初在写这些的时候啊,他心头有这样的感情波动。”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21)

先生家中亦挂有书法,但很少,也都不大,其实最具人情和趣味的书法,都被垫在了流沙河家的餐桌上,有的还浸了油渍。

曾听说过认为字纸有灵而敬重至不敢用它包裹或铺垫的人,甚至专门设炉焚毁,甚至要时时供奉。相比之下,这样子被流沙河写下,又吸足油水而去,那些骨子里以羊肉好吃为“美”的中国字们更乐得安息吧。哈哈哈,先生只说自己从旧时代过来,节俭惯了。不好随便丢弃什么的。

流沙河经历过民国、建国和革命的时代,眼见官方又为“国学”唱起了高调子,他说不必这样,说成国学太严重了,他们小学背了诗经孟子,初中就学《古文观止》,都不称之为国学的。

旧时代的整个四川只有成都有一个国学院,聚了些长袍马褂的老夫子,教四书五经,学生就两三百,已经足够。因为国学在清代只指两种学问,一个是经史子集,另外一个就是音韵之学、文字之学、训诂之学,又叫小学。是当时的治国之本和习文之本。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22)

“现在政府要恢复这些很好,但是还要从踏实的地方做起,要从从前的小学入手,这个是进入中国古代典籍的门槛。”

他喜欢给年轻人讲文字的造化故事,他要引起我们对汉字的兴趣:“第一,我们要知道古文字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二,我们应该尊重它,第三,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得要研究古文字。”

先生说,一个字中间就有历史、社会、科学、艺术,还有千变万化,宛如人生。

前些天流沙河约了几位研究庄子的朋友,整整四个小时都讨论什么叫逍遥,结论是,庄子的逍遥太苦了。

很多人没有读懂,庄子的逍遥是后退,“《逍遥游》,前面说了那么多,没有用逍遥两个字,到快要结束了,才用了一次,他要把那一棵大树移到乌何有之乡,‘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就是到了一种非现实的境界,这里有种想象出来的东西叫逍遥。”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23)

之所以想象,是因为庄子其实活得辛苦,官职卑微,生计艰辛,后来甚至要自己打草鞋卖,断不能整天愉快逍遥。

所以他写,凡是活在痛苦中的人都描写快乐,庄子的理想就是这样,他知道人做到这样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所以他写解脱,他获得精神胜利——正是鲁迅等革命作家所不齿的精神胜利。

“但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力量下,如果个人要寻求精神上的超越,您觉得可行吗?”

“可行,可行。”流沙河回答得肯定,但不必照搬庄子写下的生存指南,这些不是规则,只是理想,只是指明一种境界。

包括孔子的教诲,诸子百家的著述,及至西方的理想国,也多是理想。后来偏有人要生搬硬套地实施,全不顾及人性,“完全照它模拟太可笑了!”谈及此,先生有些无奈。

让大家爱上汉字的句子(流沙河说说汉字的美)(24)

回答那个时代与个人精神超越的问题,他用了烤鸭的故事:“为了避免把鸭子一面烤焦,要用铁叉串着它在炉子里不停地旋转是不是。但是有一个傻瓜说,这样旋转不行,要固定铁叉和鸭子,让整个炉子旋转。哈哈,我们就是烤鸭,只能够自己去旋转,无法叫整个社会秩序按照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去旋转。那么你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你就只有顺应它。”

但是我可以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