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张爱玲的笔下,总是带着一丝宿命与无奈的气息。再圆满的月色,于她看来,都是带着岁月逝去的荒凉与不可言说的心酸,正如她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二十出头的年纪就风靡上海滩,充满才华让人敬仰。谁又能料到她会凄凉老死于美国的公寓中?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1)

到底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细思之下,未免让人惶恐不已,一切仿佛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任你如何挣扎,都不免踏入早已安排好的那条辛苦路。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命运也正是如此,每一次看似改天换命的举动,却终究免不了成为被命运钉住翅膀的那只蝴蝶,扑棱棱也只是掀起一阵灰尘,终究还只能做了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2)

一、贪婪与反贪婪是人性的永恒主题,也是曹七巧悲剧生活的根源

曹七巧是个麻油西施,小巷子里男人们的梦中情人。泼辣爽利,游刃有余地生活在市井之间。

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跟她开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

安于现状的话,她尽可以做个恣意生活的市井小民,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能吃饱穿暖,守着一个健康的男人过过普通日子。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3)

无奈她不满足于现有状况,恰巧她的哥嫂也妄图凭借她跃上龙门。于是,抓住机会,嫁入大户人家,做正头奶奶,几乎成了那时候不可多得的好运道。权衡利弊后,曹七巧转变了生活轨道,一举踏入另一番新天地。

她也知道,世上没有白得的好处。于是,青春、爱情、熟悉的生活,皆可用来交换。放弃这一切后,却又不甘心,嫁给残疾丈夫终究是人生憾事。得陇望蜀本就是人类本性。金钱、地位、阶层的跃升实现后,对爱情和正常的性的渴望又占据了她的头脑,成为她怨怼的根源。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4)

人的一切行为都源于自己的认知。因为自己贪婪,因此更加防范别人的贪婪。一旦有人接近,无论送的是温暖还是漠然,曹七巧总会联想到别人贪图她什么。人老珠黄后,能依仗的无非就是手里的那点钱,于是别人的任何行为,在她看来,都是直直地奔着她的钱而来。

无论是儿子长白的婚姻还是女儿长安的恋爱,曹七巧的眼睛看到的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在盘算她的资产。以至于心态越发扭曲,将自己的人生悲剧延续到儿女的身上。

二、曹七巧与三少爷的情爱,无非是一个图身子,一个图钱

在这个家里,三少爷与曹七巧年龄合适,人又轻佻好接近。最让她艳羡的是三少爷健康的身体,这样平常的东西,却是她的丈夫没有的。也是她为了地位、金钱而放弃的最重要的东西。曹七巧对三少爷有些心动,这心动源于她对他身子的渴望。

她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只搭着他的椅子的一角,她将手贴在他腿上,道:“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季泽脸上也变了色,然而他仍旧轻佻地笑了一声,俯下腰,伸手去捏她的脚道:“倒要瞧瞧你的脚现在麻不麻!”七巧道:“天哪,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

这种渴望,让精明的她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三少爷也是喜欢她的。单纯的身体的渴望总是让人羞耻的,加上一点点情爱在里面,这种渴望似乎就变得圣洁和可以理解了。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5)

就像现实生活中,谁会说我爱上他只是因为他长得帅,多半会说我爱上他是因为他有内涵。将自己的欲望盖上闪着金光的外衣,通常是人们乐此不疲的事。

三少爷季泽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仗着家里有几个钱,每日花街柳巷,东游西逛。在外拈花惹草不算,在家里也要不时撩拨一下二嫂曹七巧。这只是习惯,与爱无关。

三少爷是个聪明人,在他对曹七巧没有所图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行为有着百分百的把控,分寸掌握的恰如其分。

季泽看着她,心里也动了一动。可是那不行,玩尽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一时的兴致过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何况七巧的嘴这样敞,脾气这样躁,如何瞒得了人?何况她的人缘这样坏,上上下下谁肯代她包涵一点?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6)

分家后,三少爷由于整日挥霍,手头很紧。这个终日流连花丛之人,终于要打破自己的分寸,因为有更大的诱惑值得他去冒险,那就是曹七巧手里的家产。

想想真是悲哀,人和人之间真情只是点缀,利益才是牵引彼此的那条绳索。张爱玲眼中的人性是深灰色的,拨开那层掩盖在表面的华丽面纱,露出的总是丑陋和狰狞。尽管如此,张爱玲却也还是接受了胡兰成的爱,或许是飞蛾扑火般的不顾一切,或许只是她也不能免俗的认为自己是上天特别眷顾的那个特殊的人。

三、从曹七巧的蠢,看小人物的抗争失败之源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曹七巧大概深深地相信这样的理论,为了避免倒在更低的地方,她一直在奋力还击。她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软弱的人,也不是一个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妥协者。她是一个斗士,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斗天斗地斗人。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7)

只不过她的抗争非常愚蠢,不仅没有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反而四面树敌,众叛亲离。

她的抗争没有目的,她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抗争。

有时候只是为了争得一时的口舌之利,她会在妯娌之间的言语交锋中,毫不退让,口不择言,直到让人羞愤欲死,今后不再与她有任何面对面的交流。

有时候是为了发泄心中怨气,儿子长白取了芝寿后,她孜孜不倦探听儿子儿媳的闺中秘事,并当作笑话讲给亲家听,这样的行为仅仅是因为嫉妒儿子与儿媳亲热,亲家落荒而逃,从此再无往来。

她的抗争没有方法,曹七巧的抗争大多是以奚落和挖苦别人为乐,刻薄的言语让人极度难堪。甚至不择手段揭人伤疤,说她儿媳芝寿嘴唇厚,“切切一大碟子。”在女儿的未婚夫面前揭出女儿是个十几年的鸦片瘾君子。这种毫无方法的抵抗行为,只能让人避她如蛇蝎。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8)

她的抗争不分对象,曹七巧以一己之力与全世界抗衡,丝毫不在乎是否建立了统一阵线联盟。源于极度扭曲的反贪婪心理,她总认为别人在贪图她的东西,因此对所有人都有变态的防备之心。

防备妯娌们、丈夫的兄弟们、自己的大哥大嫂、儿媳、亲家、女儿的男朋友,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是她抗争的对象。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孤独终老是她最终宿命。

四、知足常乐,虽然颓废,却是人生快乐的至理名言

对于命运带来的挫折,大抵上有两类应对方法,

一是不断抗争,人生永远处在不自在和不满足当中。抗争得当,或许会获得理想中的生活。抗争不得当,大概率会受到命运更沉重的打击。

二是改变心态,调整自己融入环境,所谓知足常乐。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张爱玲的金锁记简介(二嫂和三弟的情爱博弈中)(9)

很多时候,小人物的抗争往往徒劳无功,从曹七巧的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对生活的不满常常诉诸于言语,试图改变却未能如愿。受限于自身的生长环境和阅历,很多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却往往成为别人的笑柄。

或许,让自己变得圆润和迟钝,更多地关注命运给予我们的那些,而不是命运让我们失去的那些。毕竟幸福不幸福只是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满足于现状的人,应该会更加快乐一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