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闺蜜聊天有聊到关于个税扣除的问题,说不知到咋回事现在她老公扣的个税好多,担心他们公司财务扣多了,于是我给她简单的介绍了下个税扣除的相关计算方法。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上班族而言,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就职公司的工资薪金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就职公司每个月会按照累计预扣预缴的计算方法代收代缴个税,所以说我们实际到手的工资就是税后金额。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没有给到公司那边进行扣除也没关系,到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登录个税APP进行填报扣除,此阶段也是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期间。对于个税的汇算清缴,我国遵循的相关原则就是多退少补,所以也不用担心公司给你多扣了,同样,汇算清缴算下来少缴的个税也是要补缴的,逾期不缴纳会影响个人信用哦。

接下来就以综合所得只有工资薪金所得为例,展开计算过程。假如A员工的每月工资薪金为17000元(含社保及公积金个人部分总计为2000元),在甲市有唯一 一套自住贷款购买的商品房,有一女儿现在在读小学,父母均未达到60岁,A夫妻双方商定专项附加扣除由A全额扣除。

则A员工1月份预扣预缴个税金额为:

(17000*1-5000*1-2000*1-1500*1-1000*1)*3%-0=225

其中标红字体为查表所得,因为个人所得额为7500,查询下方给出的居民个人预扣预缴税率表得出,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因此得出1月的个税预扣金额为225

2月份预扣预缴个税金额为:

(17000*2-5000*2-2000*2-1500*2-1000*2)*3%-0-225=225

因为是采用累计预扣预缴计算方法,所以我们算出的所得是累计的所得及累计应纳个税,须得扣除前几个月的已预缴个税金额才能得出本期预扣预缴金额。

以此类似我们不难得出,工资薪金当期预扣预缴公式=【累计工资薪金-5000*累计月份-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大病医疗除外)】*预扣率-速算扣除数-以前期间已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合计。

听完我的简单介绍之后,闺蜜也听了个七七八八,说到原来如此,因为是累计预扣预缴,随着累计金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预扣率会随之上升的,扣的金额自然也会比之前多。我说,对的,是这么理解的,这下你不用担心扣错扣多了吧,你也学会怎么算了。闺蜜之间难得的闲聊就以个税扣缴问题的解决结束了。

其实,说实话,我还是挺喜欢这种感觉的,觉得我们之间的聊天双方都是有收获的、有价值的。于她而言,她掌握了一些个税扣缴的算法,是一种知识的输入;于我而言,则是一种知识的输出,是温故而知新,把书本学的知识真正的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当然上述文中所述的情况是很简单的一种,实际生活中并不只是这么简单,还有其他各种情况,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如有不对之处,还请指正。

个税扣除最简单的公式方法(做到个税扣除心中有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