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感叹:港片已死。

那个时代是回不来了。

正因如此,现在每当偶尔出现一部带港味或纯港片时,都会引得影迷欢呼:

看了这样的片子,我确信港片未死。

这其中除了情怀,也是因为纯港片如今太少,所以显得突出。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

以前那种港片,我们在院线基本看不到了。

纯正的赌片,没了;僵尸片,别想了;《倩女幽魂》那样的鬼片,没了;

黑帮片,以前那种的,这些年咱在院线看到几部?

而且,如今还坚持拍港片的影人,也越来越少了。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

就更不用说港式文艺片了。

这个市场,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空间让出来给这类电影。

这些年,在市场上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文艺片,也就那样几部,例如《桃姐》,《岁月神偷》。

还有影人。

像许鞍华这种,坚守港产文艺片的,这些年除了《桃姐》,其它的票房表现均是叫好不叫座。

可那些年,经典的香港文艺片可是层出不穷啊。

《秋天的童话》,《阮玲玉》,《胭脂扣》,《南海十三郎》,《甜蜜蜜》,《玻璃之城》。。。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3)

上面讲的这些文艺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名的。

就这一题,小丑今个要跟您聊一部相对来说,知道的人较少的香港文艺片。

这样的片子,依然要划入越来越少人拍的港片系列中。

它讲的,是一个驰骋舞台30余年的粤剧名伶的故事。

《虎度门》

(豆瓣8.3分,仅有3000多人评价)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4)

片名虎度门,指的是广东大戏中,演员们出场的台口。

而虎度门更深一层的意义,则是对于演员的要求: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5)

这里大概说下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在6,70年代,极为红火。

曾几何时,香港人把听粤剧看成是高级文化产物。

那个时代,粤语歌是不入流的,这样的情况,直到许冠杰和宝丽金开创了粤语歌曲的黄金时代后才改变。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6)

以前的粤剧,是在大剧院上演的。

那时候的粤剧名伶,那受欢迎程度堪比我们现在的天皇巨星。

比如名噪一时,人称任白组合的任剑辉,白雪仙两人。

到了今天,她们依然是香港文化的一个象征。

相差15岁的两人,自一相逢后,就是半个世纪在舞台上的相依相随。

别的组合是总归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任白组合却是人称“一见任剑辉,总有白雪仙”。

2001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授予了白雪仙,其时,任剑辉已逝。

而上台领奖的仙姐,依然说道:

世事真是好奇妙,往往不是来得来迟,就是来得太早。

今晚这个奖一半是属于我的,一半是我替人拿的。

正是因为我可以替她拿这半个奖,我觉得好荣幸,同埋我永远都会铭记。

这个奖来得不迟不早,成就了我和她一生在伶影界的事业。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7)

《虎度门》里的角色,就是任白这样的人物。

有人说,萧芳芳在片中扮演的冷剑心,是以任剑辉为原型。

因片中的冷剑心,和任剑辉一样,都是女文武生。

注:文武生,即台上能打能演的演员,他们既要能扮演能打的武松这类武角,也要能扮演张生这类生角。

一开始,文武生是男演员出演。

但后来,女性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女文武生在台上扮演的角色,均是反串男角。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8)

由于对文武生的要求非常高,声,色,唱,念,做,打要求均异常严格。

因此,能成角的人,均是这一行的顶尖人物。

现实中的任剑辉自不用说了。

电影中的冷剑心是怎么样?

有女戏迷疯狂地爱上冷剑心的舞台角色,甚至一直追着冷剑心,想要嫁给她。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9)

冷剑心也是一个好演员(艺德兼备),她的戏迷,为之疯狂。

看看这样的一个电影情节:

下了戏,上老公的车之前,她会帮戏迷边签名边坐上前座。

车开到下一条街,换了方向,她则换到后座,与守在那里的戏迷进行第二轮互动。

这种事,每天发生。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0)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1)

虽然同样是讲戏曲演员的故事,《虎度门》和《霸王别姬》完全是两个概念。

《霸王别姬》格局大,关乎时代,以及时代变迁下个人命运的改变。

而《虎度门》却是小的,它更为市井,差不多可以说,本片戏台下的生活部分,更偏向于萧芳芳与许鞍华合作的另一部作品《女人四十》。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2)

萧芳芳的演技,着实厉害。

冷剑心在戏台下的生活,她可以平凡且市井。

她会在英语班上,用不咸不淡的英语和外籍教师对答,和同学互动。

会天天买奖券,做着中奖的美梦。

对于戏班里的人,又能扮演好大姐大的角色,旁人的矛盾,她能在看似不经意的三言两语中化解于无形。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3)

台上,萧芳芳的表演,也可以完全经受住长镜头的考验。

冷剑心的一举一动,一个身形,一个唱腔,尽显大家风范。

扮演沉香,耍刀弄身形,有板有眼;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4)

也可以这样跪着走台步: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5)

扮演傻女婿,则是眉目间尽显其那神髓。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6)

您说萧芳芳练了多久?

她自小就练过!

这人,本身就是个传奇。

童星出身的她,小时候就被誉为中国的秀兰邓波儿。

8岁与李小龙合作电影《孤星血泪》。

身为童星的她,甚至还是一首经典歌曲的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7)

除了是电影演员,萧芳芳还曾拜京剧武旦粉菊花为师,也曾与陈宝珠同台演出过京剧。

所以,《虎度门》中的那些功架,并不是花架子,而是萧芳芳的真功夫。

说到这里,不禁想多说两句。

萧芳芳合作过的大牌,早期有李小龙(虽然当时李还没不是后来的李),也有当时已经是巨星的林黛。

还有民国时候的巨星,人称“电影皇后”的胡蝶(两人58年合作的《苦儿流浪记》,就是胡蝶息影多年后复出之作,《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本片主题曲)。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8)

六七十年代,香港艺人流行结拜。

因同为童星且粤语片出身,于是萧芳芳与冯素波、沈芝华、陈宝珠、薛家燕、王爱明及冯宝宝结拜为“七公主”。

萧芳芳为玫瑰公主。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19)

到了九十年代,她合作的大牌,就有李连杰,周星驰。

港片迷都忘不了《方世玉》中,她扮演的风头不输李连杰的苗翠花。

萧芳芳的人生很彪悍。

王家卫这么说:

除了萧芳芳,大约没有其他人,能似她那样活泼轻松地对待世间的浮华烟名。

黄霑这么说:

萧芳芳是奇女子,可以绚烂,可以平淡,幅度之广,友人之中,以她为第一。

很多人都知道萧芳芳有耳疾,90年代,她在失聪严重的情况下,还在美国学习4年后,她拿到了美国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这期间,她曾经给她的家庭医生写过信,里面说道:

……昨天是我多年来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有整整一小时没有耳鸣……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0)

《女人四十》让她拿到柏林影后,金马和金像奖影后。

《虎度门》又让她成为金马影后。

这不算猛的。

最猛的那次,我觉得是2004年,萧芳芳成立的护苗基金慈善筹款晚会上,耳疾严重到基本难以听到伴奏的情况,萧芳芳竟能与郭富城一起跳了一段探戈。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1)

豆瓣上有人这么说道:

也许有一天也会有人来拍萧芳芳的传奇。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2)

所以,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来演这样一部《虎度门》,太站得住脚了。

《虎度门》中,给萧芳芳做配的,有当时如日中天的袁咏仪,还有当年在歌坛红得发紫的偶像陈晓东。

其它配件,也都是李子雄,吴大维,李香琴这些港片中的老熟脸。

但是,不得不说,萧芳芳绝对是这部戏的中心台柱。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3)

《虎度门》讲的,是冷剑心功成名就后,到退出舞台的这个过程。

至于她过往的事,观众都是在旁人的述说中间接知悉。

但萧芳芳的表演,结合剧情,帮那些旁白式的过往叙述,立下了立体的具象表述。

例如当年曾经欺负过冷剑心的头牌,多年后,对方的女弟子(袁咏仪)来拜入冷剑心门下,冷剑心却是不动声色地提携对方。

做人,她让人觉得舒服。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4)

对儿子(陈晓东),她愧疚。

当年为了事业,她把儿子寄给朋友养大,并告诉朋友,这就是你的儿子,我终生不会告诉他我的真实身份。

这个前提下,这一幕就显得尤为感人。

不明身世的儿子来到香港,称呼她为心姐。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恰好说起那舞台的功力。

冷剑心说她可以很快就哭出来,并当场示范。

看看萧芳芳表演的这一幕: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5)

这场戏,儿子在对面由衷地佩服着心姐的演戏功底。

而只有心姐才知道,其实她是借着做戏之名,留下心底积压多年的眼泪。

这眼泪的意义,或许儿子永远也不会知道。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6)

戏台,是她的一生。

三十多年风风雨雨,一朝退,就从舞台上谢幕。

谢幕之时,心姐说的是:

我,冷剑心,今生无悔!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7)

她这一生,即戏如人生。

两者间,却是那句:

怕一出台你当我做戏,讲真心话你当我流水南音。

她这一生,又人戏两分。

那分开戏台与现实的,是两扇虎度门。

戏台上那扇,是看得到的;戏台下那扇,却是无形的。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8)

戏台上,说哭,就哭;

戏台下,说了不哭,就不哭。

戏台风风雨雨三十年,人生这出戏,却也还要走到戏台下继续演上。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29)

这样的一台好戏,更多的,留待您慢慢品。

时至今日,还有人唱着粤剧。

如果晚上您走在庙街,街上还有些小小的茶室或餐厅,店门口挂着粤剧演员的照片和介绍。

里面传来的,则是演员唱出的粤剧。

或许香港电影,有一天也会像粤剧这样。

它不会消失殆尽,但也不会再复当时的辉煌。

在某些角落,总会有人依然怀念,喜欢着那些港片。

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当年和港片一起走过黄金岁月的影迷,也会像当年喜欢粤剧的戏迷一样,成为台下头发稀疏的老头老太太了。

而当这代人再过去,也许港片就会和默片一样,从此走入历史,再鲜少有人翻出来看了。

越拍越烂越好看的港片(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拍了)(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