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经文:以身观身。河上公注:“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存孰亡也。”把修道者与不修道者对比,那个存那个亡?结果是修道者存不修道者亡。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不修道者的心早已死了,只有修道者的心是活的,因为修道者知道这个身体只是显形,不是恒久的,身体的背后有一个本真。不修道者心中只有这个身体,人生就是老病死的不归路。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1)

观不仅是观察,而且是观修观修到有证量了,不会再被假我所迷惑。以己身之真观修,即知不修道者陷入幻觉,只见肉身,不见真体。把己身的真体观修到极高的证量,肉眼的身体只是气之显现(气本论)按知子守母教理来说,肉身是子,真体是母。玄照此身,有子母之分。亡者是子,不亡者是母。眼观肉身,玄照真体,孰存孰亡,即刻判别。

所以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真就是玄照不生不灭之真体。这个不生不灭的真体就是那个神秘的玄照者,即绝对观察者。不修道者最大的人生困惑就是人生没有归宿,认为人生的归宿是黑暗的,但修道者认为人生的归宿是光明的,因为已经证悟了本真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2)

有了这样的证量,就能够转化世人,解除世人的最大痛苦。证悟了不生不灭的真体,就发现欲望不是真体所求,而是来自于假我的“命令”。一旦真体(真我)成为主宰,打败了假我,则战胜欲望就轻而易举了。战胜欲望是真正的强者,所以老子说“自胜者强”(三十三章),一旦玄照真体,真我就显现出来,真我显现出来,欲望的魔鬼就无处遁形。

世人总是认为人无法战胜欲望,甚至说欲望是人的本质,一旦玄照真体,真我显现,欲望就无立足之地,这样欲望就被彻底战胜了。欲望被彻底战胜了,人与人之间就恢复了天然的祥和之气,人间不再有争斗。这是老子在玄同大定中实证的。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3)

经文:以家观家。河上公注:“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什么是修道之家呢?这是老子的密法。在家中修道最容易,家是修行最好的道场。为什么?

第一,生生不息为家,只有家才能够实现生生不息的大德。没有家,生生不息的大德就无从实现。第二,家是得一,男人和女人都是只是半。从气本论讲,阴阳二气化为男人和女人。从大成若缺论讲,阴和阳都是缺,阴缺阳,阳缺阴。阴和阳都是“半”,不是得一。男人和女人是阴阳二气的化身,都是缺男人女人组成家才是得一,得一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4)

第三,家是男人和女人的玄同玄同则超越彼此,爱是超越彼此的,因此爱是家的自然之果第四,家是超越自我(假我)的道场,只有在家中,男人和女人,还有他们的孩子都是“混而为一”,维护家的统一性(抱一)是家庭成员的责任。

第五,家是神圣结合,血脉是神圣结合的果,不是生物学和化学反应。因此说家是最佳的修行道场,所以老子说“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又说“以家观家”。第二段经文是修行,第三段经文是修行的德行流行。“以家观家”,已修之家可“观”未修之家危机重重,未修之家可“观”已修之家得一圆满,祭祀不辍。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5)

经文: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河上公注:“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也;以修道之国(即邦),观不修道之国;以修道之主,观不修道之主也。”老子在玄同大定中观不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邦,观不修道之天下,是假我这个魔鬼横行之地,必须以道力恢复真性,镇服假我,然后才能获得不争之德

第四段经文::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在玄同大定中玄照人间,知道修道是天下获得“安平泰”的理想国的唯一途径。现实地的天下污秽不堪,不管如何标榜都不能洗去污秽。只有修道的究竟地的国度才是安身之地。这是老子的断然结论。此句再次重申修道是唯一正途。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6)

观是此章的法眼。释德清说:“《老子》一书,向来解者例以虚无为宗,及其求其入道工夫,茫然不知下手出。故予于首篇,将观无观有一‘观’字为入道之要,使学人易入。”(《老子道德经解》第6页)“观”是老子入道之要。

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7)

第一章老子说“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万物一如,世人以眼观只见其徼,圣人以无心观才证其妙。观是修道士对待这个世界的独特密法,世界之妙,全在观的己身之真已夫。观的工夫就是入道之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