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训蒙骈句》十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笠翁对韵带拼音全文完整版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平水韵常用字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笠翁对韵带拼音全文完整版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平水韵常用字表

笠翁对韵带拼音全文完整版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平水韵常用字表

《训蒙骈句》十灰:

巡五岳,望三台。绿橙是叟,红叶为媒。寒深银粟起,醉重玉山颓。树杪风停声未息,花梢月上影成堆。篱下菊开,陶令对花时一醉;庭前枣熟,杜陵上树日千回。

培晚菊,探寒梅。出墙红杏,夹道绿槐。朱陈联戚党,刘阮到天台。解冻暖风医病草,及时甘雨润枯荄。蜂采菜花,脚带黄金飞不起;雀争梅蕊,口衔白玉叫难开。

栽五柳,植三槐。咸思青箬,渴望绿梅。齑成劳咄啐,诗就作敲推。捉月骚人凌波浪,乘云仙子上蓬莱。灯点木油,红日光中消冻雪;弓弹绵絮,白云堆里响晴雷。

【注】红叶为媒:唐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后泛指男女定情之物。

银粟:此喻雪花。

玉山:《晋书·裴楷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后因以“玉山”喻俊美的仪容。

树杪:树梢。

陶令:陶渊明曾为彭泽令。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杜陵:此指杜甫。杜甫祖籍杜陵,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故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并改杜县为杜陵县。晋曰杜城县,北魏曰杜县, 北周废。《三辅黄图·陵墓》:“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

杜甫《百忧集行》:“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戚党:亲族。

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君。”

刘义庆《幽明录》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饥乏殆死。见大桃树,各食数枚,而饥止体充。循流而出,见一大溪,遇二女子,姿质绝妙,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因邀还家,食以胡麻饭等。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天,刘阮乐游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后复入天台山寻访,旧踪渺然。后遂以“刘阮天台”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病草:萎黄了的草。李中《春日野望怀故人》:“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

甘雨:适时好雨。《诗经·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孔颖达疏:“甘雨者,以长物则为甘,害物则为苦。”

枯荄:干枯的草根。

黄金:此喻黄色的菜花。

白玉:此喻白色的梅蕊。

三槐: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亦指宋代王祐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 。见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八。世因以“三槐”为王氏之代称。

青箬(音若):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亦指青箬笠。张志和 《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渴望绿梅:此指曹操望梅止渴。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齑(音击):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咄啐(音多脆):呵斥;犹咄嗟。形容迅速。

敲推:犹推敲。谓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何光远 《鉴戒录·贾忤旨》:“(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 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动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骚人:诗人,文人。此指李白。

仙子:仙人。亦用以尊称修道或隐居的人。亦指美女。

《平水韵常用字表》十灰:

灰诙恢隗瑰槐魁嵬堆推崔催摧魋蓷才材财该垓陔咳孩赅颏荄来徕崃莱台抬胎骀鲐苔炱隈偎煨回徊洄茴裁栽哉媒煤陪培醅赔唉埃梅酶莓杯抔胚腮鳃枚玫开呆哀灾雷盔猜虺尵颓裴皑桅钗悝罍

音义:

隗:音逵。姓氏。

魋:音颓。神兽;兽名,似小熊,毛浅而赤黄。

蓷:音推。益母草,又称“茺蔚”。

垓:音该。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域;界限;古代数名,指一万万。

陔:音该。台阶的层次;田埂;八极,极远的地方。

咳:音嗨。叹词。

赅:音该。完备;概括,包括。

颏:音科。下颌下方或下颌支之间的表面,通称“下巴”;鸟名用字,根据鸟或哺乳动物颏下的一块异色羽毛或毛皮分类定名。

徕:音来。到来,与“往”相对;招来;使之来。

崃:音来。山名,亦名邛崃山。在今四川西部岷江和大渡河之间。

胎:音tāi。未生的幼体,胚胎;怀孕或生育的次数;环绕并装到轮箍上的实心或充气的橡胶垫;器物的坯子;物体的初步而未修整的粗模;事物的根源或初基;植物幼芽;养育;孕育。

骀:音台。劣马;比喻庸才。

鲐:音台。鲐鱼,也称鲭、油筒鱼、青花鱼。见于大多数暖海区的小型鲭科鱼。背青腹白,体侧上部有深蓝色波状条纹。生活在海中,黄海、渤海盛产;代称老年人。

炱:音台。烟尘。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俗称烟子;黑色。

偎:音威。亲近;依傍,紧靠着。

煨:音威。火盆中的火;用文火烧熟或加热; 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里慢慢烤熟。

徊:音怀。回环。徘徊。

洄:音回。逆流而上;追溯往昔;水回旋而流;回旋的水,作圆周运动的水流。

抔:音póu。用手捧;量词,相当于“捧”、“把”、“握”。

虺:音灰。虺尵:疲劳生病(多用于马)。

尵:音颓。

裴:音赔。长衣下垂貌;姓氏。

皑:音癌。霜雪洁白。

悝:音窥。嘲笑。通“诙”。

罍:音雷。酒樽,也可用来盛水。同“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