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浩一妈妈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到了放学的时间晓莹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这是她一天中最盼望,但是也最有压力的时候。

因为马上就可以看到一天没见的孩子了,同时的压力是因,为孩子的同班同学们基本都可以跟家长讲出今天发生的事,可自家的孩子还是不愿张嘴说话。

晓莹家的孩子今年快四岁了,语言表达能力跟一二岁的孩子差不多。

除了吐字能稍微清晰一点,没有什么区别经常词不达意,晓莹看别的家长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孩子都能流利的说出来,而问到自己孩子的时候,经常支支吾吾。

晓莹跟丈夫经营一家服装店,夫妻二人每天忙着店里,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除了接送孩子时间,其余时间都是老人在照顾,晓莹通常接孩子回家之后再立刻回到服装店。

周末是店最忙的时候,周末也很少带他去游乐场,平时忙完回到家孩子跟老人早已熟睡,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

当父母意识到孩子话少的时候,还是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反映情况的时候了解的。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和后果(可能是家长的原因)(1)

老师说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回答问题的时候词不达意,平时也不愿意与人交流,晓莹夫妇留意了一下别的孩子,才发现自家宝宝的表达能力是个问题!

晓莹看着周围嘻嘻哈哈的孩子们,仔细回想,孩子好像连个朋友都没有。

晓莹问:“宝宝,幼儿园里有你特别喜欢的同学吗?”孩子摇了摇头,晓莹又问:“哪有人喜欢我们宝宝么?愿意跟你交朋友的”孩子依旧是摇头不爱说话。

“你今天都学啥了,幼儿园今天干嘛了?!”晓莹的声音稍微高了一点,可孩子依然不准备张嘴说话。

这一天晓莹问孩子学业的事情,孩子支支吾吾。“你说话这么难么!你看别人说的那么流利!怎么这么让人操心!”孩子看妈妈着急的样子,害怕的哭了起来。

晓莹很着急,不知所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到底应该怎么办?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和后果(可能是家长的原因)(2)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可能是家长的原因

1)家长事事包办,让孩子没有表达能力

家长对孩子照顾太过周到,以至于任何大事小情都不用孩子亲力亲为。

孩子一个表情,一个行为家长就明白什么意思,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不用语言沟通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孩子,没有语言表达的机会,逐渐也失去了语言表达的欲望。

所以家长不要惯着孩子,如果是他力所能及的我们就不要伸手帮他,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2~3岁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越长,语言的表达能力越差。

长时间的看电视会剥夺孩子的思考能力,对电视的关注度太过,就会忽略小朋友和周遭的事务,从而不愿跟别人说话,表达能力会变差。

电视跟书是不一样的,电影电视剧不用思考用眼睛看就能猜出大概。

而看书则不然,看书的时候里面的情节都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其中的细节可以用脑子想象出来,不仅丰富了思考还会提高语言逻辑组织能力!

3)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平时工作太忙,很少带孩子出去接触新鲜事物,跟同龄孩子的沟通时间过少导致孩子缺乏语言环境,想交流也找不到对象。

父母回家也不沟通经常“心有灵犀一点通”,孩子听不到对话沟通,这对他的表达能力必然会有影响的。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和后果(可能是家长的原因)(3)

语言表达能力差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 自卑

当孩子说话不清楚的时候,亲朋好友可能会因此忍俊不禁。

可孩子不这样认为,他会觉得那些都是嘲笑,当孩子觉得语言表达能力是自己的短板,而且经常让人笑话,因此会形成自卑的心理,以至于抗拒说话。

▶ 性格孤僻

因为孩子讲话不准确,有的小朋友们会学他的说话方式,然后的哄堂大笑,让孩子觉得不友好,所以孩子会越来越封闭自己,就算语言表达能力解决了,但是孤僻的性格也形成了,不愿跟人交流的习惯也养成了,无法再跟同龄人融合在一起。

▶ 逻辑思维不清晰

孩子讲话天马行空,让人摸不清头脑,一会东一会西,语言表达能力一部分是受逻辑思维的影响,孩子讲话没有条理,思路也是极容易混乱的。

▶ 学习不积极

最简单的说话沟通,孩子都不愿意去努力,那么以后的学习生活呢?孩子的思维本就跳跃,将来的应试教育孩子会很吃力的,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想问老师的问题,着急讲不出重点,最后老师没动自己也没动的尴尬局面。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和后果(可能是家长的原因)(4)

怎样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成功宝妈的5大方法,干货分享

1) 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多跟孩子玩成语接龙,也可以让孩子做“信使”,一个在卧室一个在客厅,让孩子帮忙传话,丰富孩子的词汇增强表达能力,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多听多说,少看一些电视带孩子看看书,丰富孩子词语的储备量。

2)家长适时引导,帮助孩子找到语言逻辑

当孩子说话太跳跃时,可以采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要说的重点,并且提示孩子哪里是重点,然后在帮助孩子重新组织一下语言,让他感受到逻辑,下次讲话就会更顺畅了。

也可以在孩子放松的时候引导他比如“这个动画片好看吗?今天的饭好吃吗?”引导孩子说话。

3) 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当孩子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说清楚在给他。

不要在孩子说不清楚的时候家长就满足了他的需求,父母之间也要多交流多沟通,孩子在这个语言环境熏陶下,也会让表达能力有所提升。

4)循序渐进,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

孩子改变一个习惯是缓慢的过程,爸妈们要遵循孩子自身的发育规律,在不给孩子施压的条件下鼓励孩子多说话,帮助孩子组织语言,慢慢的孩子就会“词能打意。”

5)父母之间的沟通可以帮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父母的语言可为孩子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

让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和后果(可能是家长的原因)(5)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很多细节

✔要有足够的 耐心

有的孩子心理好多话想要说出来,可是碍于表达能力的问题。

从来不愿意多说话,当有一天孩子突然跟家长表述一间事情的时候,孩子词不达意,顾左右而言他,可能在中国家长会觉得丢人,免不了爱打。

有的家长经常会打断孩子:“行了,别说了,说啥都没用”孩子可能被家长鹅冒然打断吓到,哇哇大哭不说,还有抵制讲话的可能。

✔多多鼓励孩小孩子

孩子内心很脆弱,一旦学不好或者慢了一点,自己就可能信心丧失,不原意去学习,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在从旁给孩子打气,让孩子有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所以说,如果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家长们也不要心急。这都是可以通过对孩子锻炼进行解决的。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陪孩子一起解决,孩子的表达会越来越好的。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词不达意,说话抓不住重点,表述一件事情拖拖乱乱,一定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就帮孩子把问题改好。

学习道路更加坚信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我是浩一妈妈,如果您在带娃的过程中,遇到疑惑、开心、难忘的事情都可以发私信分享给我~同为新手妈妈,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