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爱心织物送到周至楼观台九年制学校

“大雪”领到“温暖包”

孩子们感到“针”温暖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之后,寒冬来临,天气也越来越冷。为了给山区的孩子们“戴”去温暖,12月7日一大早,150套“温暖包”装车后,行驶了近100公里路,终于送到孩子们的手中。一条条围巾,戴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宛若彩虹,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许多温暖。

为困难儿童送去冬日暖阳(大雪领到温暖包)(1)

爱心志愿者给每个孩子的礼物里都写了祝福寄语,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山区孩子:

“戴着围巾一点不觉得冷了”

上午10时许,150个“温暖包”到达周至县楼观台九年制学校。课间操后,孩子们集中在学校两座教学楼中间的空地上。一条条五颜六色手工编织的围巾,围系在孩子们的脖颈间,孩子们个个爱不释手。

“谢谢奶奶,谢谢阿姨,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条手打围巾”,一年级学生王昱焮开心地说,“我很喜欢。围巾好暖和呀,戴着一点不觉得冷了。”大眼睛女孩池鑫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告诉记者:“过生日的时候,妈妈才会送给我围巾。”当她看到“温暖包”里还放着一个粉色的米老鼠图案文具盒时,池鑫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我现在用的文具盒是我上大班的时候买的,已经用两年了。这个新文具盒真漂亮,我都舍不得用了。”她说。

在一群孩子中,一位小男孩戴着厚厚的围巾和帽子,但他依然缩着肩膀,低着头不怎么说话。记者了解到,小男孩名叫许建清,6岁。他的妈妈是位聋哑人,爸爸在广州打工,他还有一位正读四年级的哥哥。由于家庭贫困,小清脚上穿的鞋早已破烂不堪,鞋底都磨掉了,脚底裸露在外,踩在冰凉的地上走路。老师看到后,联系不上小清的家人,只好先拿双面胶把鞋底粘住。副校长张轲问亲戚家的孩子要来了一双鞋,小清这才有了一双像样的鞋穿。“娃们家里的情况都比较困难,今天天气很冷,但是孩子们的心很温暖。”张轲说。

为困难儿童送去冬日暖阳(大雪领到温暖包)(2)

12月7日,爱心志愿者们来到周至楼观台九年制学校给孩子们送礼物。

志愿者:

“他们的笑容是最大的回报”

“这些孩子小小年纪非常懂事,看着他们围着大家亲手织的围巾,他们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爱心志愿者刘女士说,这次参加“针心针意”的活动,她领线时间比较晚,拿到毛线后,用了一晚上时间,织出来了一条围巾。她说,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也没来得及织帽子、手套,如果明年还有这样的活动,她一定早早地报名参加。

“来之前,我专门到家跟前的超市买了奶片、铜锣烧、果冻等零食,送给孩子们,希望他们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开开心心。”刘女士说。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一条围巾、一顶帽子可能是装饰品,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大山里的孩子在收到奶奶、阿姨们手织的围巾、手套和帽子,穿戴在身上都舍不得摘下来。

爱心志愿者编织的各种款式的织物中,很多细节都体现了他们对孩子的关爱。不管是围巾上的流苏,还是帽子上的毛球,或者围脖上一个精致的扣子,这些小细节,也让爱美的山区孩子感到春风拂面般的温暖。“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冬天,能够为他们送一份温暖,让孩子们的冬天多一些阳光,我们心里也感到暖暖的。”西仪社区主任杜光彩说,“针心针意”活动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让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祝福。

为困难儿童送去冬日暖阳(大雪领到温暖包)(3)

阿里正能量点赞古城志愿者

“益举暖冬,你们暖心”

虽然未能与西安晚报及志愿者一起发放爱心物资,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特地告诉记者,一定要向爱心志愿者们传达阿里的敬意。

“虽然隔着一千多公里,隔着屏幕,我们也能感受到大家一针一线织就的织品的温暖。那份温暖,不是流水线上的成品能比拟的。这里面,有你们的热忱和关爱。谢谢你们和我们一起完成这件温暖冬天的益举。”阿里正能量表示,针心针意活动,让大家看到古城西安人深藏于心的仁爱“。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收到物资的孩子们,将来一定也会把大家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同时,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好人好事及公益点子。现金奖励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我们都在路上。

西安晚报记者 刘晓云 摄影记者 翟小雪为您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