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最新工艺(民间工匠织毯匠)(1)

早在元代时,元大都就已有专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到明清时期,则已大为发展。清雍正元年,在北京织染局里有9名织毯匠专门为皇帝编织地毯。清咸丰年间,大批西藏织毯匠进京,手工地毯在北京更加兴盛繁荣。

手工织毯过去曾是皇宫专用的御用品,叫宫毯,还有地毯、壁毯、卧毯等多个品种,原材料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宫毯则以传统图案著称,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等,图案讲究纹样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宫廷艺术挂毯也将中国画与西洋画融为一体,创作出中西合璧的韵味,其以工艺精细、样式美观、图案多彩、色调素雅而驰名世界,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织毯匠编织地毯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法,且多种多样:砍头织、钎子绕缠织;段染法,就是一段一段的,一个线挂上面出现两个以上的色相,织出的地毯毯面呈现木纹状,自然柔和;环染法,是表面染色与线心颜色不同,外面不论染什么样的颜色,线心主要以黄色调为主,织出的地毯毯面呈五颜六色,光彩眩目;毛加丝、绒加丝法,原来的纯羊毛增加了高附加值的绵羊绒、牛绒、驼绒和柞蚕丝织成,不但内在品质高贵,外观更加细腻典雅。

织毯匠运用专用的手工工具,使用棉毛纱等材料,按照图案和规格质量要求、工艺规程和技术操作方法,改变原材料的形态,编织地毯半成品或艺术挂毯。

织毯匠的工艺流程是:上经、绽经、引经、打底子、画样。拴头、撩边、过粗纬、砸平、过细纬、砸实、剪荒毛、打底子完活。机回梁、剪经下活、卷活、穿修、交验。要经过13道大工序,86道小工序,才算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的绝活和技巧,通过86道小工序的精工细作,一块地毯才告完成。

织毯匠在设计上移植了中国传统书法、雕塑、国画的技法和西方油画的风格特点,并通过绘画形式对国内外摄影名作进行再创作。在色彩上,以柔和色为主,以细腻的色彩过渡和明暗对比的手法见长。

手工地毯受到机制地毯的冲击,经营环境日渐窘迫,已被迫从中国经济的主流淡出。织毯行业有句俗语,“三分做七分铰。”学三年未必学出一个技师来,年轻人不愿学,眼下出现“有师傅没徒弟”的尴尬局面。策划/运斋 庆堂 文/彭忠 图/妍言 永革 世江 丽敏 来源牡丹晚报

编辑:沐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