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只解沙场为国死)(1)

但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只解沙场为国死)(2)

本文选自《后汉书•马援列传》。文中通过故人迎贺及与孟冀的对话,突出表现了马援的性格及远大志向。从写作技巧来讲,文章以孟冀的俗鄙反衬了马援的高尚。

原文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①,裁②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wěi)飨(xiǎng)②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④为烈士⑤,当如此矣。”

但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只解沙场为国死)(3)

但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只解沙场为国死)(4)

注释

①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汉武帝时南越王相吕嘉叛乱,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进行讨伐,平定南越,分置南海、合浦、珠崖、儋(dān)耳、苍梧、桂林、九真、日南、交趾等九郡。

②裁:通“才”。

③猥飨:猥(wěi)多;飨,通“享”,享受。

④谅:确实。

⑤烈士:古时泛指有志于功业或重义轻生的人。

但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只解沙场为国死)(5)

译文

当初,马援的军队凯旋,将到时,许多老朋友都来迎接慰劳他,平陵人孟冀有谋略,在席位上祝贺马援胜利回师。马援对大家说:“我看你有好的谋略,怎么反倒和众人一样呢?当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设了七个郡,才不过封给他几百户人家;现在我有了一点小功劳,却承蒙赏给了一个大县的封地,功劳少而封赏多,怎么能长久呢?请问先生用什么来帮助我呢?”孟冀惭愧地说:“我没有想到这一点。”马援说:“现在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部地区,我要请求前去抵抗。男子汉应当为国战死边野,用马革裹尸归葬,怎么能睡在温柔的床上,在儿女手中度过一生呢?”孟冀感叹地说:“真正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就应当这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