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实际上是一种鸟类的总称,但是当提起猫头鹰时,总能想象到猫头鹰的歪头杀,它的憨态可掬。然而猫头鹰远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温顺,相反猫头鹰属于凶猛禽类,而且猫头鹰的名字一开始并不叫做猫头鹰,因为猫这种动物来自于汉朝时期的引进,故而猫头鹰最早的时候被称之为是鸮。同时猫头鹰在众多文人墨客的眼中都不是什么好动物,反而属于是污秽的代名词。假如说神奇鸟类凤凰是正面,那么负面就必然是鸮了。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1)

庄子

正如同有关庄子的一个故事,就能看到鸮在历史之中的地位。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更是心心相惜的故人。但是庄子去梁国的时候有人就告诉惠子说,庄子的才华并不低于足下,恐怕足下的地位不保啊。惠子听了之后也很担心,一直都惶惶不安。而庄子听说了之后却是给惠子说了一个故事,《庄子·惠子相梁》中记载:“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2)

猫头鹰

其中所提到的鹓鶵就是神鸟凤凰,是实际中并不存在的动物,而鸱说的便是猫头鹰。庄子的意思很简单,也就是我自己属于鹓鶵,所吃的所用的都很挑剔,非干净纯洁的不要。志向远大切孤身清白,不像是猫头鹰一样,吃腐烂的食物和老鼠,却还要担心鹓鶵来抢自己的食物。庄子一番之中即是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也透露出了古人对于鸱鸮的厌恶。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3)

猫头鹰

同样在历史之中还能够找到很多类似贬低猫头鹰的记载和案例,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无外乎和猫头鹰的习性有关。猫头鹰总是在夜间出没,也喜欢深藏在荒郊野外的大树上,以一些腐烂的食物或者鼠类为生。而且猫头鹰所发出的怪声也总是让人不寒而栗,声音嘶哑凄厉又极具穿透力,这也难怪猫头鹰不讨喜了。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4)

陶鹰尊

然而猫头鹰的形象蜕变并不是从一而终的,比如说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层发现过以猫头鹰作为崇拜图腾的记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陶鹰尊,在1958年时被发掘问世。同时外形上就是一直蓄势待发的猫头鹰,而这一文物的作用为盛酒器皿,之所以采取这种外形也是因为古人们崇拜猫头鹰的迅捷和凶猛,属于一种对自然动物的敬畏。而在其它的文明之中也并不缺少对于猫头鹰的崇拜,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其肩上站着的就是一只猫头鹰。也就是说猫头鹰一度被认为是智慧和勇士的化身,更是迅捷、凶猛的代表,那么是经历了什么使得形象上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5)

周公旦

商朝在历史之中一直以来都属于血腥的时代,武力镇压以及活人的殉葬制度,都在商朝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周人推翻了商朝的时候,更是对商人恨之入骨。所以作为商人的图腾和信仰自然也会被完全推翻,这一点在历史之中是能够寻找到答案的。比如说在周公的《豳风·鸱鸮》之中就有所体现,当时周公面对管蔡之乱只能是亲自平定,之后在对周成王的倾诉之中就说“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其中周公将自己比作失去了孩子的母鸟,而那些乱臣贼子则是鸱鸮。可想而知,这时候的人们已经不把鸱鸮当成什么好东西了。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6)

许慎

在发展至汉朝时期,鸱鸮则是进一步发展成为了肮脏不已的动物。比如猫头鹰又被称为是枭,这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汉朝时期倡导孝道,而猫头鹰因此也背负上了不孝的名义。其中汉朝的许慎就认为猫头鹰是一种长大后会食其母的动物,因此属于不孝顺的动物之一。而且汉朝时期为了能够铲除猫头鹰,皇帝还曾下令让众人去抓猫头鹰用来吃。所以枭本质上就是猫头鹰的脑袋在木上,所代表的正是死亡以及人们对猫头鹰的憎恨。

古代有猫头鹰吗(历史中的猫头鹰)(7)

猫头鹰

但猫头鹰背负如此沉重的骂名和浩劫实属不该,动物的生活天性无法自己选择,况且也并非白天和阳光就属于任何一种动物。反而是那些放弃了阳光的动物,总是在为自然和人类默默付出。而且猫头鹰在白天飞行时会呈现出醉酒状态,跌跌撞撞太过艰难。同时一只猫头鹰一年能够消灭一千多只老鼠,而老鼠一直一来都是农业的重要灾难,在《诗经》当中就出现了“硕鼠硕鼠,无伤我菽”的记载,而这一点也是猫头鹰所不能抹杀的功劳。同时在很多国家之中猫头鹰都是有着吉祥寓意的鸟类,比如日本人就认为猫头鹰是福鸟,还认为猫头鹰可以驱除邪恶。而在加拿大也同样被视为是远古图腾,还留下了与猫头鹰有关的传统舞蹈。

所以古人对于猫头鹰的误解来自于对自然观察的偏差,但无可否认猫头鹰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更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