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涯四十年,留下毕业照数十张,每一张都有许多故事。最难忘的还是这张摄于1978年的小学毕业照。手拿旧照,许多往事犹如放电影般又在脑海中浮现……

1969年后,我县落实侯振民、王庆余“关于把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建议(简称“侯王建议”),掀起“村村办小学,管区办联中”的办学热潮。

1970年春,我村小学升格为五年制完全小学。因缺乏教师,村领导找我谈话,要求我辞去生产队会计,到学校去担任民办教师。由于受上学时各位恩师的熏陶,以及家庭影响,我自幼爱好读书,崇拜教育职业,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领导的安排,到本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当时,学校教学条件异常艰苦。我们四名教师要教五个年级的学生,五个年级编为四个教学班(其中一个两级复施班)。教师全天上课,没有空堂,备课只能利用课间,学生作业只能带回家批改。教室则是借用两处民房,每间教室只有一张木桌作为讲桌,兼做办公桌。讲台是教师自己动手用泥垒的名副其实的“土台子”。课桌凳是学生自己带的,七高八低,五花八门,各式各样都有。

我想,为了搞好教学,必须改变这些落后面貌,逐步创造适应教学的条件。

后来经与村领导多次协商,村里买了几棵大杨树,解成木板,每间教室放上几块,每块木板垒两个砖垛子支着,做为课桌。凳子还需学生自己带。这种泥垒的砖垛子,一天不知要倒几个,都要及时垒好,以免影响上课。这种活,都是我和崔老师两个男老师干,大点儿的学生也争着帮忙。

1977年春天,村里在北关大街路东,新建玻璃门窗的土坯瓦房12间,作为学校校舍。从此结束了我村小学借用民房作校舍的历史。学生有了较正规的教室,教师也有了办公室。美中不足的是课桌凳还不齐备。

当年秋假期间,我听心灵手巧的姐夫说,他给一处学校设计制作了几套水泥课桌凳的模具,那个学校已经用上了整齐划一的水泥纸浆课桌凳。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即告诉村领导。在征得村领导的大力支持后,我去借来这些模具,并详细询问了使用方法。于是利用假期和老师们一起,自己动手制作水泥纸浆课桌凳36套,给四、五年级学生使用,替换了作课桌的木板土台子。

这些水泥课桌凳,两头用水泥桌腿支撑,腿上安放长条木板做为座位。桌腿上面是水泥桌面,桌面仿照木制课桌,设有两个放书本的抽屉洞。我们又收集了一些报纸、作业本等废旧纸张,沤烂后加水胶、浆糊做成纸浆。把纸浆在桌面上涂上薄薄的一层,并仔细抹平。水泥纸浆课桌凳就制作完成了。

秋假过后,学生们第一次用上桌凳时,都非常高兴。这些桌凳比以前的“土台子”要正规一些,但是不够光滑,许多学生的衣服,特别是棉裤的膝盖处都曾被磨破过。我们自制的课桌凳虽然不够理想,但是仍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村民们的赞誉。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和老师们依然全心全意地教学。

因为家庭困难,我是在恩师和人民助学金的资助,以及街坊邻居的帮助下才得以上完初中。我也深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供子女上学的不易;所以,任教伊始,即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深知,教师责任重大,倘若误人子弟,害人不浅。然而,我只有初中学历,知识浅薄。深知,为了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避免误人子弟,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因此,在任教之初的几年里,我有针对性地复习了初中知识,学习了亲戚孩子用过的一本大学语文课本及部分高中课本。一本《汉语词典》成为我的老师,平时当做宝物放在身边,有空就随手翻阅,来补充自己浅薄的知识,并运用的教学中。几年后,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已经对教材融会贯通,对任教学科游刃有余。

1976年8月,我送走一个毕业班,又接过一个四年级班的课程,并兼任班主任。直至1978年7月,这个班五年级毕业。就是这个班留下了这张珍贵的毕业照。

难忘的毕业照作文(难忘的毕业照王金岭)(1)

我对这个班倾尽心血。首先结合当时班级情况,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为了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曾用课余时间,以与学生谈话互动的形式教学生“明日歌”等歌谣,既使学生受到教育,又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后来,全班学生都能做到当天作业当天完成。有的学生遇到难题,还经常在放学后找我解答。无论白天晚上,我都耐心指导,并鼓励他们勤学好问,举一反三,争取好成绩。

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学生安全也不容忽视。

到了夏天,经常听到附近有学生溺亡的消息。我村村外有两个水湾,成为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还经常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到这两个水湾去查看。每天下午上学后,先检查有无学生下湾。由于湾水浑浊,下湾的学生身上,用手一划会出现一道白印。学生们照此方法互相检查,杜绝了学生偷偷下湾现象。前年,在一次师生聚会时,有几个已经五十余岁的当年的学生,回忆起当年互相划胳膊,验证是否下湾的情景,纷纷对我表示感谢。有个同学动情地说:“老师,小时候除了您和自己的爹娘外,哪有这么关心俺的。”由于教师重视,措施得力,多年来,我校无一安全事故发生。

难忘的毕业照作文(难忘的毕业照王金岭)(2)

作者简介:王金岭,男,山东省广饶县人。中共党员,退休教师。爱好文学,尤喜诗词联赋,痴迷文史考论,闲暇时以敲键码字为乐。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及微刊。

壹点号博山区作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