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257年10月),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十卷、乐府一卷。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

▲遗山古寺(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许有人会问元好问号遗山,遗山是座山吗?为什么要起遗山为号呢?遗山真是一座山,只不过海拔很低,只有750米,位于忻州定襄神山村,山上有一座寺叫遗山寺。元好问的生母是定襄人,他在幼年常和母亲回定襄省亲,和外祖父在神山“留月轩”读书。由于战乱在外颠沛游离24载,年老返乡后,又寓居于此。元好问对此处有很深的感情。几百年的岁月侵蚀,遗山寺早已破败不堪,房屋倒塌。前些年当地重建了古刹,同时修建了元好问祠堂和遗山书院。目前已成为当地一大热门景点,为定襄十景之一,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虽然元好问的诗作成就最高,流传至今的即有1360多首。但大多数知道他的人是从看到他写的《摸鱼儿· 雁丘词》开始。即使不知道他这个人,不知道这首词的人,一定听过这段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段话出现在许多赞美爱情、抒发感情的文章或歌曲中,每个人都可以信口吟唱,耳熟能详。它就出自元好问写的《摸鱼儿· 雁丘词》中。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

▲双雁(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还有一个故事: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词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能够对爱情产生如此沉重的疑问和感想,写出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诗篇,不愧为有“神童”之誉。

金庸先生对元好问《 雁丘词》里写的故事格外欣赏。在其著作《神雕侠侣》里,郭靖夫妇饲养的两只金雕,一只雄雕死后,另一只雌雕坠空自杀而亡,就是取自这个故事。此外,文中以李莫愁为代表的几个人常常以吟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段话出场,则是更直接的证明。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

▲汾河公园雁丘石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4)

▲雁丘石背面《雁丘词》全文

在太原汾河畔南内环桥北不远有两大一小三块石头,前面那块上写有“雁丘”二字,后面那块背面写有《摸鱼儿· 雁丘词》全文。据专家论证,当年元好问就是在此处埋葬的双雁。相对于知名度如此高的一首词,这个不算景点的景点只有三块石头着实有点简单。汾河景区介绍里没有提它,在百度和高德地图里也搜不到它。我也是在问了公园工作人员,费了一翻功夫后才找到。曾经有学者建议扩大规模,增加宣传,在此处建一个雁丘文化园。建议很好,不知为何,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响应。

因为是忻州老乡,元好问的大名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目前在他故乡忻州市韩岩村留存的历史遗迹只有他的墓地了。元好问墓于196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忻州十景之一。去元墓探拜的想法早就有了,前段时间去过一次,重修了,现在叫遗山园,园门紧闭,吃了一个闭门羹。回来后发朋友圈,有人留言说他以前去过也是不开门,看来闭园是常态化了。报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上个月月底的一个周日上午,我独立一人驾车从忻州市出发再次向韩岩村驶去。路上心里盘算:如果这次园门还不开的话我就去村里找人,就是去家里也一定要把保管钥匙的人找到,一定要进去看看。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5)

离村子不远的路上有一座颜色鲜艳的门楼,上书“遗山故里”。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6)

▲遗山园园门

因为以前来过一次,这次轻车熟路,不长时间就到了园门前。怕什么来什么,和上次一样,写有“遗山园”三字的园门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上前依次推了推三扇大门,都纹丝不动。毫不犹豫,立刻调转车头向前方不远处的村子里驶去。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7)

▲韩岩村村口(图片左侧路边正在建元好问雕像)

进入村里看到一位大婶带着孩子在路边玩,报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她打听,“墓园钥匙在谁手里,想进去看看”。她回我说,“里面有人,在大门西边还有一个小门,应该开着,你过去看看”。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8)

按照大婶所说顺着围墙向西走,果然不远处有一个半敞着的小门。心中一阵窃喜,把车停门口,朝院子里走去。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9)

院子里有几个人在收拾花草,其中这位光头大哥估计是管事的。我问道,“可以进去看看吗?”他说,“文保单位,不让进”。看来真是不对外开放,文保单位怎么就不让参观了?故宫是不是文保单位?不是照样欢迎全世界人民参观?虽然知道他说的理由不充分,但我不能和他争辩,只可智取,不可强攻,硬的不行来软的。我半真半假告诉他:我是从太原专程而来,一个月前已经来过一趟了,门关着没有进去,我参观的目的主要是要写文章给咱们做宣传,来一趟不容易,你就通融一下让我进去看看吧!进去转一圈马上就走,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也许大哥本来就是个心软善良之人,也许是被我的巧言和诚意打动。大哥说,“领导不在,进去吧!我们也是打工的,不要让领导知道就行”。我边说谢谢边向外走,准备把车锁上,旁边大婶以为我去开车,冲我喊到,“车不能进去”。多么纯朴的乡亲,让人进去已经是万分感谢了,怎么会把车也开进去呢?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0)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所题

从小门进去左手边是一座碑廊,由姚奠中、陈巨锁、沈鹏等三十多位书法名家采用不同字体,将元好问著名的诗作《论诗三十首》刻在石板上并镶嵌在长廊墙上。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1)

▲摘出其中几篇请欣赏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2)

▲园区中央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3)

▲元好问雕像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4)

在园区东南角同样是一座长廊与西边对称,也是由书法名家采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元好问诗词,只是采用的是碑刻模式。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5)

▲摘出其中几篇请欣赏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6)

▲野史亭大门

在碑廊的北边是著名的野史亭。野史亭又名青来轩,位于遗山园的东北角,座北朝南,创建于元代,为元好问五十一岁时为修《金史》而建,“朱门万户凄凉尽,惟有元家野史亭”。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7)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1965年公布)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8)

▲野史亭远景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19)

▲野史亭近景(野史亭三字为徐继畲所题)

野史亭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高三丈六尺,为交角攒尖顶形,构筑精巧、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八百年间,多次有人前来凭吊或修缮。亭内有金、元、明、清以来大量的名家诗文石刻、碑记。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0)

▲野史亭正中墙上镶嵌着元好问石刻画像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1)

▲野史亭后的“青来轩”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2)

▲青来轩内的元好问坐姿铜像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3)

▲墓地远景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4)

▲墓地大门(上书元墓二字,为清乾隆忻州知州汪本真手迹)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5)

元好问墓地位于整个园区西北角,与野史亭相对。墓冢封土高3米,直径6米,墓前设有卷棚顶享堂三间,享堂内有明代诗人访元好问之墓残碑以及明清两代元好问家族碑刻。享堂前有元代石虎、石羊、石翁仲各一对。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6)

▲正中为姚奠中书写的元好问墓碑,右边为墓志铭

在元好问墓前,怀着崇敬的心情三鞠躬,然后绕墓堆走了一圈,算是祭拜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7)

▲家簇碑刻(东)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8)

▲历朝墓碑及家簇碑刻(西)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29)

▲园区北边中央,野史亭和墓地之间新建的建筑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0)

▲遗山园门口挂的两个牌子

至此整个园区已全部参观完毕。遗山园是在原野史亭和元墓的基础上,于2013年重修扩建的。正如重修碑记里所说,重修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国学、传承先贤人文、淳化一方风气。而且墓园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中华曲文化教育基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建议遗山园应该日常开放才对,这样才不会违背重修的初衷。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1)

在返程途中,路边看到一个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貂蝉陵园”四个字,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貂蝉的故乡---木芝村。既然路过了就进去看看吧,从牌楼方向往前走不远就到了所谓的貂蝉陵园。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2)

▲貂蝉陵园门面

陵园的门头设计如同古代神话电影中的道具一般,同时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大门旁的小窗户上写着售票处,看来以前还是比较热闹的。现在却大门紧闭,从窗户朝里望去,院子里杂草丛生,一个水池中央有一座美女雕塑,缺胳膊少腿,有几间房屋只剩残垣断壁。整个院子给人一种凄凉阴冷的感觉。

与遗山寺和遗山园的重建相比,貂蝉陵园却日渐衰败。一盛一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或事一定会长盛不衰,而虚无缥缈的东西即使它曾经有多么华丽的外表也会被逐渐遗忘,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3)

▲位于忻州北城门内的元好问祠堂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4)

▲祠堂近景

济南十二座元代古墓在什么地方(探古迹知史实之)(35)

▲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2007年公布)

元好问祠堂就在市区里面,经常路过,但是每次都是大门紧闭。最近忻州市古城改造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北城门里要建北小城,祠堂周边全部拆除了,只有祠堂保留下来。等古城改造工程结束,祠堂重新开放后再去参观吧!

附《摸鱼儿· 雁丘词》全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本文为健好身去游行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