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段位极低的「摇滚少女」,《缝纫机乐队》一上映,无论如何还挺想去支持一下的。

我没转身一直走一直梦吉他(摇滚不死我依旧没有大吉他)(1)

(图源网络)

然而与其说是观影,不如说是假想一下梦的实现。自打披头士闯入我们的静土,无数年轻人的热血被瞬间点燃,像是为人世间降下的第二粒火种。终于我们不再把「循规蹈矩」作为人生信条,反而在重金属的背景音中肆无忌惮地撞向这个世界,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沉睡多年的乱世英雄。

特别是这些不安分的少年呐,一心只想背把吉他,流浪天涯。

看得我这个乖巧了十八年的小姑娘也内心痒痒,待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如愿到手后,却因为F和弦太变态便重新把它稳稳地立在床边。

(图源网络)

不过还是有一些片段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是缝纫机乐队第一次排练,每个队员初次炫技时,突如其来的默契配合听得我全身麻酥酥的;二是影片结尾乐队演出时,台上台下上百人一同弹着电吉他,敲着架子鼓,唱着《不再犹豫》的场景,实在是说不出的震撼。

我没转身一直走一直梦吉他(摇滚不死我依旧没有大吉他)(2)

(图源网络)

我没转身一直走一直梦吉他(摇滚不死我依旧没有大吉他)(3)

(图源网络)

前者可谓导演兼主演大鹏自行建造的乌托邦,倒也令人爽快。后者则足以证明这部影片的确是「良心之作」,尤其是当看到影片结束时荧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长长的出演名单,别的不管,无数人的「摇滚梦」已经照进了现实。

我没转身一直走一直梦吉他(摇滚不死我依旧没有大吉他)(4)

(图源网络)

在剧情中,「缝纫机乐队」组建的初衷是为了在地产开发的风口,保住集安摇滚公园的「大吉他」建筑。其实,「大吉他」保没保住实在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乐队真的组建,演出如约而至,成功唤醒了集安人心底共同的「摇滚梦」。正如生活在荧幕之外的我们,「摇滚梦」有没有实现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找寻到最为隐秘的自己,让我们在听到金属音乐的声响的某一瞬间突然热血澎湃过。

在这易被点燃又不易实现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总需要一点物质媒介,恰巧吉他就承担了这个光荣的使命。

我没转身一直走一直梦吉他(摇滚不死我依旧没有大吉他)(5)

(图源网络)

可弹吉他的不一定就是玩摇滚,也可能是唱民谣。却都是平淡日子里的刺。抱起来的一刻被梦想的光环附体,放下去的瞬间回归柴米油盐。所谓的「梦想」悄悄搔动我们的羽翼,渴望飞翔,又张不开翅膀。

我没转身一直走一直梦吉他(摇滚不死我依旧没有大吉他)(6)

(图源网络)

当冷不丁得知一向以相声演员形象示众,并在影片中亦有戏份的于谦,竟是中国摇滚协会副会长。我们高呼「摇滚不死」,未来仍有希望。

当走出影院,满心激动地踏入理发店想就此改造成「摇滚少女」应有的样子,却被「发量太多不能烫」的理由好心拒绝,我的内心随着一声「呵呵」归于平静。热血慢慢熄火,我仍属于平凡生活。

平凡生活中的我依旧做着「摇滚不死」的英雄梦,就算没有「大吉他」,我也并不觉得难过。

如果非要说难过,可能也不是因为当不成「摇滚少女」,而是因为我发量太多。

,